栗 波
(韓山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 廣東·潮州 521041)
焦點解決短期心理咨詢英文縮寫SFBT,作為一種短期心理治療技術其核心是找到解決心理問題的方法。SFBT起源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短期咨詢,是由Steve de Shazer與其夫人Innsoo King Berg在家庭咨詢中一同發現的。SFBT不同于傳統的心理治療方法,本身并不側重深究事物的因與果,而是引導訪問者利用自身的資源與能力,逐步實現改變問題的目標;SFBT認為問題本身具有正面性,不強調抗拒改變,而是堅定訪問者自身具備改變的能力。SFBT的基本理念主要包含以下五個方面:
(1)傳統心理治療遵循事出有因原則,認為解決問題的根本是找出原因,而焦點解決短期咨詢正好相反,它的本質理念認為沒有本質的因與果,因與果往復循環,難以界定,不能解決問題。焦點解決短期咨詢主張解決問題是使問題不再繼續,即不問緣由,找到使其停止的關鍵。
(2)焦點解決短期心理咨詢認為事物具有兩面性,問題本身也具有正向功能。治療者在心理治療中關注癥狀的正向功能,通過咨詢交流使訪問者發現問題的有利方面,施以正向引導,使其相信自己能力解決問題。
(3)焦點解決短期心理咨詢認為,任何復雜的問題都存在“例外”,包括在某些特定情況不再發生或是曾經被解決等等。咨詢師的任務就是與訪問者一起發現“例外”的存在,使問題得以解決,使訪問者恢復自信。
(4)焦點解決短期心理咨詢相信積少成多,集腋成裘,小的改變經歷時間的累積終將成為大變化。治療者應重視每個小改變的存在,引導訪問者不斷發生這種改變,使其發現自身具有對問題的控制能力,最終有自信能夠改變現狀。
(5)焦點解決短期心理咨詢強調,個案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咨詢者的目的是引導和帶領個案,使其發掘自身能力,運用自身資源,最終改變個案行為,實現對問題的解決。因此,咨詢者并不是解決心理問題的關鍵,個案才是。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遇到問題主要采用的處理思路是:事情產生都有原因,通過對事件的探索,發現事情出現的緣由,以該緣由為基礎和起點,探尋事情問題解決方案。但是事情產生都有原因這一思路并不是焦點解決短期心理咨詢采取的思路,起因不是尋找問題解決方式的關注重點。若只關心因果,問題反而不能順利解決。采用何種方式使得事件終止發展才是焦點解決短期心理咨詢的關鍵所在。簡單來說,不是拘泥于問題為什么出現,而是關注于問題應該如何解決。
焦點解決短期心理咨詢非常重視點滴改變,一些患者可能會因為很微小的改變,心理上會發生巨變,事情發展也可能會出現轉機。點滴改變就像一顆顆小雪球一樣,慢慢累積,最終甚至會對事情解決起到關鍵性作用。患者被心理咨詢師要求注重這些點滴改變,專注其中蘊含的價值,并不斷促進這些點滴改變發生,從而實現對患者的有效治療,持久堅持下去,給患者治療成功的希望。
工作人員與咨詢師要讓患者多挖掘與發現一些特例,這是焦點解決短期心理咨詢一直以來強調的重點。心理咨詢師通過對患者講述特例,讓患者相信特例,從而相信自己出現的心理問題也可以克服,也可以醫治,從而相信只要遵醫囑,相信工作人員的例行治療與咨詢,就一定能解決心理問題。
事情都有兩面性,我們通常采用一分為二的判斷方式判斷和分析生活中遇到的點滴問題。病癥也是如此,也需要我們一分為二來看待。心理問題在焦點解決短期心理咨詢中也具有兩面性,既有負面作用,也有正面指向。正面指向應該是心理咨詢師更為關注的功能,他們通常會與患者進行溝通與交流,間接讓患者了解病癥存在的一些正面指向,患者也能從中得到一些慰藉,在面對病癥時,也會變得更為自信。
(1)傳統學校心理咨詢與輔導存有弊端。咨詢師輔導員或老師采用的醫學模式通常以病理學為基礎,學生工作者在面對大學生中共同存在的心理問題,通常是通過思想道德來簡單對待的,這導致他們在工作中總是出現無力感。沒有形成良好心態,只是解決短暫問題,那之后還會出現類似的心理問題。
(2)SFBT與傳統高校心理咨詢的差別。第一,SFBT倡導積極學生觀的新觀念。SFBT將問題具備正向性看得非常重要。輔導教師在這中模式下,會主導尋找例外與特例,積極學生觀油然而生,對學生充滿信心,從而給他們幫助與鼓勵,促使心理輔導達成預期效果。第二,SFBT核心為發展。學生有心理咨詢需要的很多,但走進咨詢室的很少。在SFBT模式下,輔導員或其他工作人員可以在學生走進咨詢室前就幫助他們。第三,SFBT問題觀焦點為解決問題。傳統模式中學生需求與教師數量之間存在較大差距,時效性成為校園心理咨詢的重要問題。
(1)SFBT模式契合學校環境性質。校園環境存在特殊性,但SFBT模式很好的契合了這一點。第一,學生是主要來訪者,發展性問題是主要問題,這些學生大部分不是自己主動來的,是抗拒和被動的。但在SFBT模式中存在的正向功能,因其人性化、建構性特點,更適合解決這些發展性問題,學生自我效能感得到有效增強。第二,社會對學生來訪者非常支持。家庭關系、師生關系都是SFBT模式中比較重視和關注的內容。學生在產生、解決心理問題時,家庭在其中起著重要作用。所以,在學校心理輔導中納入家庭咨詢,是非常必要的。這種需要也因為孩子從家庭得到的愛而成為可能。此外,學生平時的同學、師生關系對心理健康也有重要影響。
(2)SFBT在應用中的特點。在應用中,SFBT主要具備以下三個特點:首先,SFBT模式簡單易學、層次明了,即使老師不具備專業背景,也可以在實踐中掌握它,對于學校老師與其他工作人員,非常合適。其次,該模式不需要很長時間。因為它不追根溯源,宗旨為解決問題,所以并不會多次召開會談,會談時間也不會超過40分鐘。高校老師面對眾多咨詢需要,也應該用更少時間服務更多學生。最后,該模式的導向是解決問題,咨詢師能保持積極心態面向學生、幫助學生、引導學生,有利于建立良好師生氛圍。
對于有咨詢需求的學生,邀請他們展開會談。鼓勵他們確定自己的咨詢目標。目標既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目標過高可能會導致完不成目標,學生心理可能會進一步受挫;目標過低可能會對學生自信心產生影響。因此應該在自身能力之內設定目標,確保咨詢目標具有可行性。
各種情況都有可能出現在目標執行過程中,如在遇到某些學生覺得壓力過大等問題時,應該通過他確定的目標給他動力、引導他走出來,而不是直接問他壓力過大的原因。其次,還應該指出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進步,使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從而動力十足。
在會談、交流和溝通中,與咨詢學生共同假設:問題解決時,自己與目前有何種區別,會發生哪些改變。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沉浸在問題解決的喜悅之中,變得非常自信和樂觀,這種心態在這些學生身上很少出現,所以咨詢師必須對學生進行勸說,讓他堅持,告訴他目標就快要實現了。學生受到鼓舞,也會心無旁騖,朝目標奔去。
咨詢師應該給學生創造思考空間,讓學生考慮事情會在什么情況下發生,解決方法是否早就存在。若方法早已存在,應該采用什么方式保持它;若方法不存在,我們應該通過什么努力讓它出現。學生還需要對自身這一階段進行評價和分析,評價不好,學生就應該分析之后應該如何調整自己;評價還好,學生就應該分析自己哪些行為好,有哪些進步,并一直保持,只有從細節心理、行為變化抓起,進步才會更加明顯。
比起傳統心理咨詢,焦點解決短期心理咨詢更為科學、先進。將這種模式引入大學學校,過去高校心理咨詢模式存在的多個問題都能得到有效化解,大學生存在的眾多共性心理問題也能得到解決。學生從中能提高自信、穩定情緒,朝自己的人生目標邁進。但是在實際生活中,焦點解決短期心理咨詢在執行中,因為先進性從而存在許多問題,大部分高校還沒有使用這種心理咨詢模式。在大學生心理輔導中如何運用焦點解決短期心理咨詢存在著挑戰,也存在著機遇。希望未來不久,看到焦點解決短期心理咨詢這種模式在大學校園里得到合理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