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澤宇 黃良穎 陳 青 顏 平
([1]海南大學生態與環境學院 海南·海口 570228;[2]海南大學學生工作部 海南·海口 570228;[3]海南大學黨委組織部 海南·海口 570228;[4]海南大學熱帶作物學院 海南·海口 570228)
隨著互聯網的深入發展,人們的日常交流方式及話語習慣都發生了極大改變,傳統的大學生思政教育方式已經不再具備內生吸引力,不能調動大學生的學習興趣,阻礙了思政教育德育功能的實現。為了充分利用好網絡這把雙刃劍,發揮網絡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的積極作用,將以客戶為導向的阿爾巴德定理和以公共性為管理目標的公共管理引入大學生網絡思政教育中,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阿爾巴德定理,是全面質量管理中的重要內容,是由匈牙利全面質量管理國際有限公司顧問波爾加.韋雷什.阿爾巴德提出的。阿爾巴德定理主要由四大核心要素構成,分別是了解、需求、相信以及滿意,其主要是指在企業的經營過程中要以了解客戶需求為導向,讓客戶相信自己的產品和服務,進而達到滿意狀態,做到上述四點是一個企業獲取成功的關鍵所在。阿爾巴德定理堅持以客戶為導向,根據客戶的實際需求,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制定企業的生產、營銷模式,讓企業的運營緊貼客戶市場,進而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而阿爾巴德定理與我國教育領域中的生本理念有著相似之處,將其引入研究大學生網絡思政教育,將阿爾巴德定理中的堅持以客戶為導向的核心理念轉換為思政教育中堅持以學生為導向,不僅能夠創新大學生網絡思政教育方式,而且能夠改善大學生網絡思政教育現狀,有效提升大學生網絡思政教育水平。
公共管理,是一種新型的政府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是針對政府管理缺陷而產生的,其主要強調的是公共性,公共事務是其管理對象,也是其管理起點。公共管理包含眾多內容,既強調公共權力必須履行公共職能,又強調監督、制約和規范公共權力。大學生網絡思政教育與公共管理中的教育經濟管理內容密切相關,公共管理中所強調的公共性與網絡的特性不謀而合,從公共管理視角下研究大學生網絡思政教育不僅能夠提升大學生網絡思政教育的有效性,而且能夠進一步豐富公共管理理論內容,實現學科發展與教育實踐的雙贏。
隨著信息革命的蓬勃發展,網絡信息化技術已經成為了一種關鍵性的信息工具,在互聯網世界里,大學生所有的信息需求基本上都能夠得到滿足。隨著網絡教育平臺的進一步完善,大學生在網絡信息平臺上的信息交流更加便捷、通暢,并逐步掌握了選擇權,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大學生網絡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這是大學生思政教育在網絡時代下面臨的機遇。并且,從教育主體的教師角度來看,網絡化教學能夠讓大學生主動接受思政教育課程內容,深化學生的切身感悟,讓大學生的學習效果達到較佳狀態。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只需要從多樣化的信息中進行篩選,便能夠讓網絡化信息通過更加科學的形式滲透到學生內心,進而幫助思政教育工作取得重大進步。
但與此同時,大學生網絡思政教育也還面臨一定的挑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互聯網營銷體系的健全為社會上眾多企業和單位在網絡教育平臺上宣傳自身文化提供了便捷通道,各種各樣的文化信息迅速席卷網絡教育平臺,這就導致展現在大學生眼前的信息是沒有經過篩選的。而這些具有多樣性、復雜性和兼容性特征的文化信息對于大學生來說具備一定的篩選困難,在缺乏正確的信息選擇原則的指引情況下,大學生并不能夠有效的拓展自身的信息存儲量。并且在多元化的文化信息沖擊下,大學生的價值觀念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對社會主流價值觀會產生一定的疑惑,不利于思政教育目的的實現。
其次,網絡教育平臺會將網絡世界的情況直接放置在大學生眼前,信息化教學在插上飛翔翅膀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的身心,影響了思政教育工作的效果。信息的自主性是互聯網的顯著特征,其具備完全的自由平等屬性,能夠為大學生打造更加自由的交流環境,而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大學生習慣的建立,影響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健康發展。
為了有效減輕網絡化教育對大學生思政教育所產生的負面影響,發揮網絡教育平臺的積極作用,需要在大學生網絡思政教育中引入阿爾巴德定理和公共管理相關理論,以規避網絡環境對現行教育體制的不利影響,推動我國教育工作更好的發展。
網絡環境為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帶來了諸多好處,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但其引發的問題也不容忽視。為了進一步強化大學生的思想,讓大學生身心都得到健康發展,需要政府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出力,將不良信息與大學生進行隔離,為大學生創設良好的網絡思政教育學習環境。在我國現行的教育體制下,以網絡教育平臺為代表的互聯網教育工具不能夠違反社會的主流價值觀,不能夠違反政府的安全觀和發展觀。為了達到此目的,需要發揮公共管理的作用,需要政府職能部門及時履行公共職能,嚴格把控流傳于網絡教育平臺的文化信息,強化對網絡環境的監管,為大學生創設良好的網絡學習環境,規避不良信息對大學生身心的腐蝕,為大學生學習社會主流價值觀創設條件,進而提升大學生網絡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其次,社會公眾也要發揮自身力量,加強對公共權力的監管,對網絡教育平臺進行公共管理,發揮社會合力為大學生思政教育創設良好的網絡學習環境。尤其是負責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工作者在開展思政教育工作時,要明白自身也是公共管理中的一份子,有義務為學生創設良好學習環境。這就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在開展網絡思政教育時不能夠將網絡信息化作為唯一參考,要結合科學發展觀準確把握思政教育的方向,將網絡作為輔助教學工具,遵循教育的主旨,開展科學的教學,幫助大學生更好地學習社會主流價值觀,幫助大學生順利發展。
阿爾巴德定理認為充分了解并盡可能滿足客戶需求是企業實現成功的關鍵步驟。在阿爾巴德定理的指引下,開展大學生網絡思政教育工作首先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導向,充分了解大學生在網絡思政教育中的具體需求。在了解大學生實際需求的過程中,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大力借助網絡信息化工具。比如在微博或者是微信等常用社交軟件上進行微調研,或者是利用這些網絡化工具與學生進行積極的溝通和交流,了解大學生在思政學習中和生活中最為關心的問題,進而圍繞這些問題開展大學生網絡思政教育工作。為了更加有效的了解大學生的實際需求,還可以充分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對學生最為關心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以便能夠準確獲取頗受大學生歡迎和喜愛的思政教育內容,從而發揮網絡的優勢作用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思政教育活動,進一步強化思政教育的影響力。遵循阿爾巴德定理的核心指導,了解大學生的實際需求,不僅能夠有效創新大學生網絡思政教育方式,而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思政內容的興趣和主動性,讓學生利用網絡化工具主動參與到思政教育活動中,自覺接受思政教育內容。
相信是阿爾巴德定理的另一大核心要素,企業要想獲取成功,不僅需要充分掌握客戶的多樣化需求,還要相信企業能夠有效的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同理,從阿爾巴德定理視角下探究大學生網絡思政教育,高校需要幫助大學生堅定自身的內心信仰和理想信念,讓大學生相信自己能夠熟練的運用所學知識和所獲技能來解決學習和生活中所面臨的實際問題,并在這一過程中逐步形成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并且,高校自身也需要建立相信大學生的力量這一觀點,只有實現教學雙方的互信,才能夠在網絡思政教育中去更加貼合大學生的實際需求。在大學生網絡思政教育中主動培育并尊重大學生話語表達領袖地位,發現優秀大學生,并發揮其模范帶頭作用,讓其他大學生在共情的作用下,真正參與到網絡思政教育中,能夠進一步深化大學生自身的思想教育學習體驗。
其次,主動培育并尊重大學生話語表達領袖地位,還需要高校進一步強化對大學生在網絡信息技術學習方面的指導。指引大學生利用所學的網絡技術知識建立網絡平臺,鼓勵大學生在此平臺上表達自己的思政觀念,學習思政教育的方法,并合理的在此平臺上引入網絡輿情,用實際行動表明學校自身是相信本校大學生的,相信他們能夠憑借自身力量解決學習中和生活中的問題,相信他們能夠有選擇性的瀏覽網絡信息,能夠把握好網絡輿情。再者,高校需要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點新聞和國家的政策法規,讓學生彼此之間溝通交流,讓其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尊重學生的觀點和看法,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和相信的,以此來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價值觀,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此外,高校還需要運用阿爾巴德定理中的滿意要素來引導大學生進行自主創新,引導大學生創造出令自己滿意的網絡思政教育方式,以提升大學生網絡思政教育水平。
針對大學生網絡思政教育的現狀,在大學生網絡思政教育中引入阿爾巴德定理和公共管理相關理論,能夠有效規避大學生網絡思政教育的弊端。在具體的網絡思政教育中,要充分發揮公共管理的作用,創設良好的網絡學習環境,并結合阿爾巴德定理的核心要素,了解大學生的實際需求,培育并尊重大學生在話語中的表達領袖地位,引導大學生進行自主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