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亮 劉少鋒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廣西·桂林 541004)
“00后”又稱“雙0后”,是指2000至2009年出生的新一代中國公民,其父母大部分為70后或80后的獨生子女。因此,“00后”一代有相當一部分是“421式家庭”,即四個老人,一對夫妻,一個孩子,孩子備受寵愛在所難免。在“00后”身上表現(xiàn)出對新鮮事物好奇、接受信息能力強、性格偏于孤僻自私等特征。“00后”一代相對父母輩來說普遍要早熟許多,從小自立和維權意識很強,不墨守成規(guī),但由于從小備受寵愛,養(yǎng)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缺乏與人平等相處和有效溝通的經(jīng)驗,缺乏換位思考,使得一個宿舍出現(xiàn)多個中心,舍友之間的沖突就在所難免了。
隨著我國高校實行學分制,原有“班級”概念逐漸被淡化,行政班級也慢慢地被課程班級所替代。課程班級的特點是學生組成不固定、流動性較大、相互之間缺少交流等,而大學宿舍成員流動性小、組成固定、相處時間長、交流機會多。因此,大學宿舍不僅是大學生休息、生活的重要場所,也是學生相互交流、學習相對集中的地方。[1]大學期間,宿舍同學都是來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個性、不同家庭的同齡人,展示不同的思想、經(jīng)驗、認識、情感和行為。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是人際關系中最基礎和最重要的部分。有研究證明,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與心理健康狀況具有較大的直接關系,學生在校期間發(fā)生心理適應障礙的原因有35%是和宿舍生活有關。[2]良性的宿舍人際關系有利于增進“00后”大學生之間的情感和信息交流,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提高自信心和人際關系水平。因此,“00后”大學生建立好良好的宿舍人際關系對學習、生活和心理健康都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高校與社會聯(lián)系日益密切,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和價值取向日益復雜化,社會不良風氣也滲入到大學校園中,個人主義、拜金主義、功利主義、利己主義等不斷滋生,這些不良觀念加重了部分“00后”大學生擇友時的功利心態(tài)。此外,網(wǎng)絡的虛擬世界使部分“00后”大學生沉迷于虛擬世界而脫離了現(xiàn)實生活,淡化與同學的交往,整日與游戲為伴,而荒廢了學業(yè)和大學的美好時光。同時,隨著社會競爭壓力的不斷增加,大學生由于評優(yōu)、評獎、入黨等在個人進步上因害怕落后或嫉妒他人而造成宿舍成員關系緊張。部分學生盲目崇拜強者,歧視弱者,在情緒和情感上自我控制能力較弱,遇到事情容易沖動,不能冷靜思考和制定合理的解決對策,缺乏和舍友之間的有效溝通。
目前,高校都是在全國范圍內(nèi)招生,使得同宿舍的同學基本上都是來自不同省份和區(qū)域,同學之間的地域、城鄉(xiāng)差異明顯,宿舍同學都是來自于不同的家庭,從小接受不一樣的家庭教育,所形成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也不一樣。經(jīng)過長期積淀形成的生活習慣和價值觀念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通常很難改變,而大學生在宿舍的生活和學習會由于這些差異而產(chǎn)生或多或少的矛盾和摩擦。家庭條件較好的大學生,一般都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在人際交往中更愿意與自身家庭條件相同或相似的同學交流,因為彼此之間比較容易有共同話語和追求。而家庭條件相對較差或困難的同學,同樣更愿意與自身家庭條件相似的同學交流。因此,在同一個宿舍就比較容易形成不同的小團體、交際圈子,不利于宿舍良好人際關系的形成。
由于“00后”大學生在家庭背景、生活習慣、個人愛好、個性特征等方面都存在差異,同時受到家庭環(huán)境、文化背景、父母教育方式、父母受教育程度、民族地域等因素影響,使得不同大學生擁有不同的生活習慣、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在宿舍這個共同的空間里彼此難免會不適應,甚至發(fā)生沖突的現(xiàn)象。部分學生習慣早睡早起,愛整潔,生活有規(guī)律,積極追求上進,但是部分學生喜歡挑燈夜戰(zhàn)打游戲,有時會完全不顧宿舍其他成員的感受,大聲唱歌或接打電話,在生活上不講究衛(wèi)生,邋遢凌亂,臭襪子、臟衣服亂丟亂放,部分同學隨意使用或者翻別人的私人物品,甚至從來不打掃宿舍衛(wèi)生,嚴重影響到宿舍同學的人際關系。同時,部分學生追求個性獨立和固守自我,不輕易改變自己的不良習慣以適應他人或集體,缺乏換位、包容和理解他人的能力,最終導致矛盾發(fā)生,甚至升級為人身傷害。
“00后”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在家備受呵護和關注,養(yǎng)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習慣,缺乏與人有效溝通的經(jīng)驗,遇事往往缺乏換位思考和為他人著想,在人際溝通中往往以自我的直覺、情緒、價值觀和經(jīng)驗處理人際關系問題。“00后”學生在我國中小學教育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教師和家長忽視了其他能力的鍛煉和培養(yǎng),其交往活動會受到限制,導致部分“00后”學生缺乏必要的人際交往知識、經(jīng)驗和能力。同時,部分“00后”學生的脾氣又比較火爆,不愿意接受他人的意見和建議,更不愿意與人溝通,有的學生比較自卑,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不管做任何事都怕自己做不好會丟人,導致自我封閉,不敢與其他人交流。
和諧的宿舍人際關系是“00后”大學生學習、生活和健康成長基礎保障,更是和諧校園和社會穩(wěn)定的前提和必要條件。第一,宿舍是大學生學習、休息、溝通交流、增進友誼的地方,宿舍成員需要遵守國家、學校和寢室的相關法律、規(guī)定和制度;第二,室友同學之間要相互尊重、互助、理解和包容,共同營造良好的宿舍環(huán)境和人際關系;第三,宿舍內(nèi)部可以通過開展宿舍活動,以增進彼此之間的情誼,將宿舍建設成舒適、文明、積極和學習之家;第四,宿舍成員之間要開闊心胸,不恥笑他人,不搞小團體,能站在室友的立場思考問題,相互關心、體諒和幫助,能夠客觀公正地評價室友,并且不把自己的觀點強加他人和試圖改變他人,堅持己所不欲勿施與人;第五,要加強自我反省,碰到事情或問題時,要首先從自己找原因,虛心接受他人的批評和意見,不斷發(fā)揚自己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增強自我調(diào)節(jié)水平。
首先,學校要高度重視對大學生宿舍衛(wèi)生和紀律的管理,建設一支高素質(zhì)的宿舍管理隊伍,不斷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zhì)和水平;其次,輔導員、班主任、學業(yè)導師、助理班主任等學生工作人員要不斷深入學生宿舍,積極開展有效的教育和引導,及時把握宿舍成員的思想動態(tài),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宿舍觀和同學觀,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宿舍、班級、社團、學院和學校開展的各類活動和競賽,鼓勵宿舍成員努力學習,營造良好的宿舍氛圍和構建和諧宿舍關系;再次,要充分發(fā)揮寢室長、學生干部、黨員、樓層長、樓棟長的模范帶頭作用,調(diào)動同學們構建良好宿舍人際關系的積極性、自覺性和主動性;最后,學校要開展豐富多彩、特殊鮮明、主題突出、教育性強的宿舍文化活動,努力打造積極、文明、尊重、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如進行宿舍美化設計大賽、宿舍才藝展示、宿舍情景劇大賽等,使學生感到宿舍生活充實且有意義,以增強宿舍同學之間的感情,改善宿舍人際關系。
學校除了專門的心理咨詢、心理普測、定期心理摸排等心理干預手段外,還可以根據(jù)學生出現(xiàn)的宿舍人際關系問題,有針對性的開展團體心理輔導和心理行為訓練,幫助學生克服宿舍人際交往過程中出現(xiàn)的憤怒、抑郁、自卑、焦慮、苦悶等消極情緒,協(xié)助大學生成長成才和構建良好的宿舍人際關系。同時,對于存在特殊人際關系的學生,輔導員、班主任和學業(yè)導師可建立特殊學生檔案,并進行針對性的引導和教育,鼓勵其主動參與到宿舍、班級和學校的集體活動,以提高人際溝通的技巧和能力,改善與室友的人際關系。同時,高校要開設心理健康課程,使學生掌握人際溝通理論知識,掌握口頭交往、如何準確表達、非言語手段的運用、傾聽、積極反饋等人際交往技巧方面的知識,使學生將理論知識、經(jīng)驗技巧等遷移到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以提高學生的人際溝通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