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燕平
(杭州市余杭區瓶窯鎮第一小學 浙江·杭州 311115)
三年級《臥鉤》是有難度的一節課。教材參考書中關于臥鉤的目標表述摘抄如下:(1)了解臥鉤的寫法。(2)通過練習掌握用臥鉤及帶臥鉤字的寫法。(3)培養學生耐心觀察,認真書寫的習慣。
臥鉤是非常獨特的筆畫,獨特的筆畫應有獨特的目標要求。但是上述目標可以用于一切筆畫的要求,缺乏獨特性。通過反復試教,制定了“臥鉤”這一筆畫的新目標:(1)體會臥鉤的用筆方法,比較與斜鉤的區別,掌握臥鉤的角度。(2)通過字模拼擺和教師示范,體驗臥鉤與其他點畫的組合特點,促進審美能力的提高。(3)培養認真觀察、探究學習的良好習慣。(4)感受心字底特征,通過拼擺、對比、交流等方式,提高分析和組合能力,為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
上述目標而言,梳理了類似筆畫的對比,增強了學生比較、發現的能力,明確了雙基目標(臥鉤的寫法與其他點畫搭配),突出了教學重點(字模拼擺和教師示范,體驗臥鉤與其他筆畫的組合,促進了審美能力提高),表述比原來教參目標更有可操作性,也更為科學。
教學目標具有導向、激勵、發展與評價等功能。要調動學生積極性,就要充分發揮教學目標的功能,制定目標必須明確、具體、可行。
例如《單人旁和雙人旁》的教學目標:(1)掌握單人旁和雙人旁的書寫要領,學會寫單人旁和雙人旁,并能在平時書寫中運用。(2)寫好“侍、得”,選寫“位、後(后)、保、從(從)”四個字,寫的端正、整潔。
此目標的表述就兩點:“(1)掌握……”“(2)寫好……的寫法”。
書法課首先應是有著深厚文化和悠久歷史的美育課,包羅萬象,博大精深。書法發展史,就是一部中華民族文明的發展史。重新設計了“單人旁和雙人旁”的學習目標:(1)了解單人旁和雙人旁的書寫要求,比較兩個偏旁的書寫異同。(2)通過比較和教師示范,體會左右結構安排方法,提升審美能力。(3)培養認真觀察、探究學習的良好習慣和書寫品質,滲透謙讓思想。(4)通過觀察、拼擺、書寫、交流等方式,提高觀察、記憶、分析等能力,為進一步學習左右結構漢字打好基礎。
為了避免在寢室裝飾和文化建設中形成簡單的復制、遷移,從而形成千篇一律的寢室風格,在工作室創意設計中,會引導各寢室成員結合專業、興趣愛好、優勢特征等因素,充分挖掘本寢室的特色,讓寢室成員參與到寢室文化創意與建設的全過程,表達他們的思想和情感。
上述目標的表述,有知識技能目標,有達成目標的過程手段,同時又聯系生活,滲透傳統禮讓等思想,讓書法體現出完整的育人價值。
目標的實效性是指有明確的指向,要有價值,還應該符合學生身心特點和學生發展的需要。這樣的目標是“有用的教學目標”。
例如《四點底和心字底》的教學目標:(1)初步掌握四點底和心字底這兩個偏旁的書寫要領。(2)了解帶有這兩個偏旁的字的一般書寫規律。(3)寫好“羔、志、杰、點、然、忍、忠、態”,寫得正確、端正、比例恰當。
本節課不僅要初步掌握四點底和心字底的書寫要領,了解帶有這些偏旁字的書寫規律,還要讓學生寫好八個帶有四點底和心字底的字。內容多要求高,這樣的目標顯然是不符合小學生身心特點,如此大量的書寫練習也不利于學生身心發展和書寫水平的提升。
從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對其書法訓練目標有效達成性來看,本課的四點底與心字底完全應作為兩節不同內容的課來上,二節課的目標分別如下。
《四點底》教學目標:(1)通過火字底的演變,了解四點底的來歷。(2)通過比較,理解四點的組合方法。(3)感受筆畫特征,通過觀察、組合、對比、交流等方式,明確帶有四點底字的普遍書寫要求,提高觀察力、分析力,為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
《心字底》教學目標:(1)了解心字底的書寫要求,比較與四點底的書寫異同。(2)通過拼擺,體會上下結構上緊下松的安排方法。(3)通過觀察、書寫、分析、交流等方式,提升上下結構漢字的處理能力。
通過四點底不僅學習書寫技法,還可以介紹篆書中“火字底”到四點底的轉變,介紹文字變遷歷史,激發對漢字研究的興趣,字帖中四點底的不同姿態可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品質。四點底的字一般是上下結構的字,具有上緊下松的特點,還可認識審美規律。心字底則可以精講多練,重點關注上下結構字心字安排及三點的處理方法。
例如“點橫頭和寶蓋”一課教學目標為:(1)掌握點橫頭和寶蓋的書寫要領,學會寫點橫頭和寶蓋,并能在平時書寫中運用。(2)寫好“亭、官”兩個字,選寫“方、宣、率、家”四個字,寫得端正、整潔。
本課難點是橫鉤的寫法,點橫頭較易寫好,和寶蓋頭一起學習,點橫頭學生可自行掌握,對寶蓋頭則需先上好橫鉤的寫法,前者教學對于目標重點突破沒有任何作用。將“禿寶蓋”和“寶蓋頭”并在一起更為科學,在形態上更加接近,關鍵這些字都有橫鉤的寫法,在不同的字體中重復練習這一筆畫,將關聯的內容放在一起學習,對于學生體會其要點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三點水與四點底”的教學目標為:(1)掌握三點水與四點底的書寫要領,學會寫三點水與四點底,并能在平時書寫中運用。(2)寫好“清、無(無)”兩個字,選寫“池、烈、法、兼”四個字,寫得端正、整潔。
將三點水的字與四點底的編排在一起,這兩個偏旁的點的姿態寫法各不相同,缺少相互關系,所組合的字是左右結構和上下結構兩類不同類型。無論是點畫用筆還是結構方面都缺少了相互關系。而將兩點水的字和三點水的字編排在一起更加科學,也更容易在相近的筆畫練習中找到異同,更能夠從中體會左右結構字的書寫要領。
練習梯度一般指書寫練習從易到難,便于學生練習過程順暢,最終達成教學目標。
要體現練習梯度性,教學內容方面選擇是非常重要的。教材三年級練習的字有的很難,而到五六年級有好多字卻非常簡單,浙教版六年級上冊還專門列出了《獨體字》一課的練習,這些放在四年級為宜,到六年級應該寫合體字。還有些字如“人”“自” 等好多字三年級的時候在寫,到五六年級還是在重復地寫,雖然可能關注點不同,但作為教材內容,在文字選擇時還是應盡量避免簡單的重復。
教學目標需要通過教學活動達到的目標的預期,目標需要落實才能體現它的價值。
例如《捺》的目標:認識斜捺和平捺兩個筆畫的形態特征;寫好斜捺和平捺,并知道捺要寫的舒展大方;寫好“人、之”等字,體會捺的不同用法。
這節課教師講解,學生沒有思考表達機會。學習興趣和探究意識沒有得到發揮,沒有真正理解捺的用筆和形態。學生作業反映出來對捺的寫法特點還是沒有較好的把握。
課后,筆者和該教師認真探討了這堂課的問題,提出應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做了如下修改:
老師先展示了學生吃飯的“調羹”。讓學生找出這調羹與眾不同的地方:調羹的把手比較長,從側面望去,頂端向下彎,而且線條很流暢,而盛湯的部分則做得又大又深。然后把調羹側面對著同學們:“把調羹畫下來,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捺’”。同學們興趣十足,大家一陣涂鴉,結構卻形態萬千?!霸趺床拍馨艳鄬懞媚兀磕銈冇惺裁丛E竅嗎?”“開頭要稍微粗一點,還有點圓?!薄斑@叫起筆”。教師及時滲透了“起筆”的概念?!爸虚g行筆時要慢一點,到盛湯的這一部分的時要用力,寫得大一點,粗一點,但最后還是要慢慢細下來?!绷硪粋€學生站起來大聲說:“這個捺還很像我們小時候經常玩的滑梯,上面比較粗的地方是小朋友們等的地方,滑梯的最下面也像捺的最下面一樣比較平,比較大的?!薄昂?,還真像!”
本節課多了生活實物、觀察、探究、表達環節,學生對捺就有了直觀的認識,再來寫捺時,就能比較準確地把握。同時,培養了學生觀察力,發展了形象力,還初步感受到漢字的形態和與生活的聯系,激發了學生興趣。
教師字模拼擺和直觀演示教具,引導學生由平面靜止觀察轉向動態分析,對字體的點畫變化過程可充分的感知,體會書法點畫安排的美感。字?;顒咏叹呖蛇M行筆畫重組,可讓學生進行拼擺體驗,明確點畫位置與字的形態關系,及時發現問題,進行修改,比老師單純的說教要好得多。多媒體直觀教學、賞評互動,拆字組字、字模拼擺等一系列的方式,極大增強了當代書法基礎課的內涵,學生思維被充分挖掘,學生在討論、賞評、游戲中自主地尋找和總結寫好字的規律,體驗探究的快樂,大大激發孩子們對書法的興趣。也更加利于目標在課堂中的落實與達成。但當下在書法基礎教學中,不少教師往往會將漢字的構成法則作為定式,概念化的教給學生,造成學生生搬硬套,一味模仿,但不理解其中的緣由,導致了目標達成率偏低。
總之,小學書法基礎教育在目標的制定和達成上存在問題,也是書法基礎教學工作者可以不斷深入研究的方向。作為老師,必須要有較強的目標意識,在教學中不斷探索,總結出合理科學的目標,更好地落實在教學之中,更好地為教學服務,為學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