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
摘要:旅游經濟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部分,需予以重視,并結合旅游產業發展特征實現旅游經濟與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在此基礎上,本文簡要分析了旅游經濟與區域經濟發展的機理關系,并通過加強旅游設施建設、促進旅游企業合作、打造旅游區域品牌、加大旅游市場開發等策略,提升區域經濟發展質量,加快旅游業轉型。
關鍵詞:旅游經濟;區域經濟;發展機理
旅游經濟對區域經濟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應結合旅游產業結構與區域經濟發展規律,制定科學的經濟發展規劃,促進旅游業發展的基礎上也能達成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以滿足新時代區域發展的新要求,充分運用旅游業資源促使各地區實現優質量發展。
旅游經濟與區域經濟發展機理關系
1.旅游業助推區域經濟
旅游業的發展將對區域經濟的提升帶來促進作用。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眾多經濟開放區承包的工程項目規模已超出3000個,并且,2015年共有49個國家參與了“一帶一路”相關合作項目,同比增長18.2%的投資額。
從旅游業方面可了解到,黑龍江赫哲族所擁有的文化資源造就了當地旅游產業的興旺格局,并且,助力了當地經濟水平的上升。因此,旅游業的確能通過助力區域經濟的發展,實現改善當地區域發展條件的目的。此外,隨著深圳、上海等經濟繁華區的深入發展,不僅當地設置了多處旅游場地,而且,也極大地推動了區域經濟的發展。
2.旅游業展現區域優勢
各個地區因其種族分布不同,且存在地域和地勢差異,故而導致各區域的旅游環境與條件不一致。而旅游業的旺盛發展也會進一步展現區域的發展優勢。
例如,西安地區因其具有豐富的歷史遺址文化,開設了多處旅游景點用于滿足當代人對歷史文化的追求。作為文化名城,歷經了17個王朝,在7300余年的歷史文明中,西安在發展旅游產業時,可依靠歷史文化打造專屬品牌,進而吸引眾多游客前往參觀。這樣一來,旅游業在其發展階段能夠運用區域價值,釋放更多旅游產業魅力,從而達到協調發展的目的。
3.區域經濟給予旅游業資金支撐
區域經濟可為旅游業的發展給予重要的資金保障。從2019年全國各城市GDP總值排名情況來看,上海人口2424萬,其GDP為38155億元,排名第一;北京人口2171萬,GDP為35371億元;深圳人口1302萬,GDP為26927億元。通過前三名GDP排名不難發現,排名靠前的城市其旅游產業收入情況也較高,其中上海、北京旅游產業總收入分別為5733.73億元、6224.6億元。
由此證實,區域經濟能為旅游產業帶來可靠的資金保障。對此,旅游產業在區域經濟水平穩步提升的過程中,若能有效借助資金力量,有利于當地旅游業取得更大的發展成就。
旅游經濟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策略
1.加強旅游設施建設
為實現旅游經濟與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還需要加強旅游設施的合理化建設,給發展旅游業提供重要保障,最終推動區域經濟的穩步提升。在旅游產業中,旅游設施的匹配度、數量與旅游服務質量、經濟發展水平都有重大關聯。
據調查,我國2019年國內旅游人數達到了60億人次,相比2018年上升了8.4%,這表明隨著旅游業的發展,所需要的旅游設施規模也日漸龐大。2020年5月,針對貧困地區提出的旅游業助推服務措施,全國先后建立了2000所非遺旅游工坊,并為18萬專業人員提供了旅游服務培訓,針對20萬貧困戶給予脫貧扶持。而且,增加的2200個旅游項目也為相關地區帶來更多就業崗位,從而改善了當地人的經濟發展水平,由此帶動了區域經濟的發展[1]。
2.促進旅游企業合作
在旅游經濟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階段,應與旅游企業實現共贏關系,依據旅游產業的經濟實力助推區域經濟,這樣一來,才能保證在區域發展的過程中,能夠依靠旅游產業實現當地經濟水平的有效提升。
比如,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早在2017年就意識到發展旅游業的重要性,并積極開發旅游產業招商引資項目,于2017年11月,聯合旅游局領導與地方政府人員,與當地知名旅游網站達成合作共識。其所選擇的合作伙伴為攜程網旅游服務企業,因其具有高達2.5億人的會員規模,且功能齊全,能夠為外地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旅游住宿飲食服務,故而經由企業合作滿足來訪者旅游需求。之后又于2020年專門建立攜程網旗艦店,總瀏覽量超過了6440萬次,共有386萬人訪問,總交易額截至9月份已達到1.43億元,在高達30.8%的增幅下不但擴大了當地旅游產業的宣傳范圍,也帶動了當地經濟水平的穩步發展。據此,旅游企業合作項目的開展,可為旅游經濟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3.打造旅游區域品牌
區域經濟發展與旅游業有著密切關系,為了促進區域經濟與旅游經濟協調發展,應當打造專屬旅游區域品牌,促使當地旅游產業能夠憑借區域優勢有所改善,以便帶動經濟水平的有效提升,以免單方面助推旅游產業,造成區域經濟無法與之形成匹配的對應關系。旅游產業中設置的品牌形象可增加來訪者對區域特色的關注,進而在關注旅游景點的同時,也能對當地其它特征予以密切關注,最終運用旅游品牌突顯區域個性化的優勢[2]。
比如,黑龍江于2020年9月著手“北國風光”旅游項目,通過開設“冰雪之冠景區”“亞布力滑雪區”“漠河北極村”等旅游項目,展現了黑龍江獨具特色的北方冬季風采。另外,通過聯合了1200多家旅行社共同對當地旅游項目予以宣傳,并基于湖泊、雪景等多個模塊研發特色化旅游產品,最終在60多個媒體中實現傳播,為當地經濟水平的提高帶來了便捷條件。因此,品牌形象是旅游產業發展的重要部分。
4.加大旅游市場開發
要想增加區域經濟與旅游經濟的耦合度,還應加大旅游市場開發力度,促使旅游產業擁有多元化的發展渠道,進而為區域發展開拓新路徑,以保證旅游產業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占據優勢。
一方面,可結合區域特征找到適合發展旅游業的關鍵點,比如,新疆地區的水果園旅游景區,因區域盛產高甜度水果,以此為基礎結合農業產業開創新的旅游景點,實現旅游業的興旺發展。
另一方面,可在個性化旅游產品設計中幫助旅游業打開市場銷路,可在提高銷售額的前提下,保證旅游產業擁有良好的發展前景,進而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3]。
例如,遼寧地區的臥龍湖,可通過“冬捕”等特色化主題,引進全新的東北地方特色產品,既能增強當地市場影響力,又能憑借游客的廣泛來訪,為當地旅游產業帶來新動力,確保區域經濟與旅游經濟始終處于同步發展的狀態。只有旅游業在區域發展中突顯其優勢,才能助力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旅游經濟與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是現今保障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依托。據此,應從旅游設施建設、旅游企業合作、旅游區域品牌、旅游市場開發等方面著手,促使旅游產業在助推區域經濟過程中展現出顯著優勢。
參考文獻:
[1]趙雪.旅游經濟與區域經濟的發展機理關系綜述[J].現代營銷(下旬刊),2020(09):51-52.
[2]方葉林,程雪蘭,王芳.空氣污染與旅游經濟的時空關系及影響機理[J].經濟管理,2020,42(01):140-154.
[3]程戀婷.旅游經濟與區域經濟的發展機理關系綜述[J].度假旅游,2018(01):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