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雷震 蘇鈞
演員的工作內容就是將自身代入虛構的故事情節中,讓這些情節變成現實。因此,在表演過程中,演員必須先相信所要扮演的角色,讓自己成為這個角色,只有這樣,演員的表演才會變得真實,帶給觀眾好的觀看體驗,從而讓觀眾與角色產生共鳴。這就要求演員把握好信念感,相信所扮演角色的言行舉止都是真實的。本文從信念感的意義出發,闡述了演員建立信念感的重要性,同時提出了建立信念感的建議。
阿爾卡其·尼古拉耶維奇認為,在真正的舞臺藝術中,“演員在舞臺上表演的情境都是真實的體驗,創作的元素都是正確而和諧的”,因此,真正的舞臺藝術是充斥著信念感的舞臺行為。建立信念感可以幫助演員更好地進行舞臺表演,也會讓整個舞臺呈現出真實感,給觀眾生動的觀看體驗。因此,演員在表演過程中必須建立足夠的信念感,創造出真正的舞臺藝術。
一、信念感的意義及其建立的重要性
(一)信念感的意義
表演中的信念感是指演員在表演過程中相信所扮演角色的一切特征,包括衣著、性格、信仰、語言、行為等,也就是說,演員要將劇本看作現實,真正進入劇本中的世界。在將人物生活化的同時,演員要相信角色所處的環境,在表演過程中把自己看作是處于這種特定環境的人物,也就是入戲。
當然,現實生活不存在預知,但劇本內容是一種虛構的真實。演員在知道劇情的情況下對角色的未來有了預知,在這種情況下,所謂的信念感就變成了內心的一種體驗。演員要看清現實與模擬現實之間的差別,根據劇本進行想象生活,用自己的心去接受和相信即將發生的一切,也要在保證信念感的同時不迷失自己。
(二)建立信念感的重要性
表演時,建立足夠的信念感是塑造角色的基礎,它可以讓演員與角色緊密相連,創造出具有真實感的舞臺。如果演員的信念感太差,將自身與角色分離,不相信角色的言行舉止是真實的,就會在表演過程中頻頻出戲,導致笑場等問題,降低工作效率。不僅如此,這種狀態下完成的表演作品會變得過于僵硬和理性,角色也將變得沒有靈魂,無法與觀眾產生共鳴,表演作品失去了本身的意義——給予觀眾一些觀點與態度上的啟迪和升華,這樣的作品是沒有必要觀看的。
其次,在表演中建立信念感,可以幫助演員建立成就感,讓自己的工作變得更有意義。演員通過建立良好的信念感,完成優秀的作品,就會被大眾認可,實現人生價值;同時,他們良好的職業素養也會吸引更多的合作,這從另一個方面加深了演員成就感的建立。
最后,在表演中建立信念感,可以幫助演員更好地體驗人生百態,積累豐富的人生經驗,逐漸完善自身修養。演員所要接觸的角色是非常多的,他們可以體會人生百味,從每一部作品中汲取營養,在復雜多變的人生故事中建立自己的真實世界的人生故事。當然,想要實現這一點,演員自身的素質必須過硬,否則只會沉浸在這種角色的痕跡之中,無法建立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演員如何培養表演中的信念感
(一)根據角色尋找現實例子,從細節中了解角色
藝術源于生活,許多時候,角色的行為是確確實實發生在真實生活中的事件,但在舞臺上,演員還是無法生動自然地將其表現出來,究其原因,是對生活的感知不夠。由于舞臺的情境已經設定好了,演員就會變得拘謹,會將設定好的情境變成條框來約束自己,將人物行為生搬硬套地表演出來,從而喪失了情感的流露。因此,演員必須多留意生活細節,在生活中積累素材,在看到劇本時馬上與真實情況結合起來,留意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同樣的情況時,思維認知是怎樣的,再將這種認知帶到表演中,這些認知和細節會為舞臺表演帶來更多的真實性。例如,在飾演一個中醫大夫的角色前,演員可以與現實中的中醫大夫相處一段時間,觀察其在就診時的一些細節動作,甚至可以與中醫大夫學習一些簡單的就診技巧,或者幫忙辨別藥草,為病人抓藥,體味中醫藥草獨特的味道,感知為病人遞上一份良藥時的心理活動等。這樣觀察一段時間后再進行表演,演員就會知道如何相信自己的角色,同時明白如何從細節上讓觀眾相信自己所飾演的角色。
在現實生活中進行觀察和細節感知,是演員建立信念感時常常會選擇的方法之一,這種方法大大增強了演員的表演信念感。比如,在飾演場景“雨天,戴著眼鏡奔跑回家”時,演員可以將心思用在揣摩“眼鏡”這個前提下,思考下雨時,眼鏡被雨水打濕,需要不斷擦拭的細節,如果掌握了這一細節,即使是在虛擬環境下,表演也會變得真實可信。因此,演員可以經常進行這種無實物環境下的模擬訓練,提升捕捉細節的能力。
(二)豐富內心,相信假定的環境
許多表演劇情會涉及特殊環境,而這些特殊環境大多是由道具構建的,演員很難基于道具來感受真實的環境,如暴雨、臺風、地震等特殊自然現象,或者雨林、高山、深海等特定的地理環境。劇情雖然設定了這種環境下人物的做法,卻并不能清晰表達出環境對人的外部形象的影響,更不能表達出在特殊環境下人內心的復雜感受。因此,演員要揣摩這種環境下自己的舉止,比如,臺風天氣,人們會擋風、護住衣服、雨天避雨等,同時豐富自己的內心,將角色在特定環境下的內心活動表達出來。演員首先要相信這個假定環境,最好合理進行模擬,比如表演在沙漠中迷路的旅人,演員可以在一定時間段內停止攝取水和食物,感受旅人饑渴難耐的狀態后,再思考自己會怎么想、怎么做,這樣的內心感受才是最真實的。
此外,一些演員在表演過程中會出現緊張情緒,導致表演過分夸張,小動作過多等問題。如果演員能夠豐富自己的內心,就能有效緩解這種問題。
(三)利用動作來建立信念感
為了保證表演的成功,演員必須在表演前建立信念感,然后把這些信念感轉移到舞臺上。除了觀察和模擬,演員還可以通過形體動作的模仿來貼近和感受人物,從而創建信念感。形體動作是看得見的、感覺得到的,將其表現出來是比較容易的,因此演員很容易忽略細節,這樣建立信念感的功效就會大打折扣。在創建形體動作時,演員要注意將動作做得自然,盡量貼近生活,感覺真實并相信這種真實。例如,在扮演老太太這個角色時,演員可以將老太太的行為動作表現出來,在表現中感知這個角色的心理,演員必須盡可能表現出老太太的所有動作細節,如駝背、眼神不好、走得慢且沒有力量、手顫顫巍巍等,在表演的同時,細細體味這些動作背后的滄桑之感,演員可以畫好老太太的妝容,進一步體會這些感情,更加相信老太太這個人物會擁有這樣的感受,最后將這種感受轉移到舞臺上。
三、結語
對于演員來說,在表演過程中,建立足夠的信念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這樣,演員才能將角色蘊含的人物特征表現出來,甚至通過一些細節表演讓觀眾感受到人物豐富的內心活動,從而引發觀眾共鳴。除了進行日常訓練外,演員還可以通過觀察生活中的具體情況、模擬特定環境等方法,建立信念感,只有這樣,演員才能創作出好的作品。
(西安外事學院)
作者簡介:韓雷震(1997-)男,山東菏澤人,本科,研究方向:藝術類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