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君子“九容”是儒家經典《禮記·玉藻》中對君子的日常行為禮儀規范?!熬湃荨笔侵溉藗內粘P袨榕e止九個方面的儀態表現。所謂君子“九容”則是對君子該有的言行舉止的九個具體儀態要求,具體為“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聲容靜,頭容直,氣容肅,立容德,色容莊”。
一、君子“九容”融入中學生禮儀教育的意義
第一,有助于傳承和發揚中華傳統禮儀文化。禮儀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君子“九容”作為經典的傳統禮儀規范,它以其具體和可操作性讓我們直觀地領略到了傳統禮儀之美,也因其強大的生命力而能夠切實地運用于我們當下的禮儀指導。所以,將君子“九容”融入中學生禮儀教育不僅是對中華傳統禮儀的傳承,更是對傳統禮儀現代化的具體體現具有積極意義。
第二,有助于培養中學生健全的人格。君子“九容”這一禮儀規范,充分體現了現代禮儀基本原則的尊重原則、和諧原則和審美原則等。中學階段是一個人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君子“九容”融入中學生禮儀教育可以讓中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完善自己,從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第三,有助于增強中學生民族文化自信。在價值觀日益多樣化的今天,中學生作為教育主體,通過學習中華優秀傳統禮儀文化,體味傳統禮儀文化所蘊含的處世哲學和中華智慧,能更多更好地認識和欣賞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辯證地看待文化差異,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傳統禮儀文化,并對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堅定信心。君子“九容”這一禮儀規范作為一種貫通古今的橋梁,既能讓中學生欣賞到中華傳統禮儀文化,又能古為今用,有助于增強中學生的民族認同感和民族文化自信,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二、君子“九容”融入中學生禮儀教育實踐的茶藝活動路徑的必要性
中國是茶的故鄉,歷來有客來敬茶的習俗。茶藝是細節藝術,茶量、水溫、沖泡時間掌握得宜,才能香韻獨到。而細節的注重恰恰就是禮儀的真諦,茶藝活動的以禮待人,以禮待茶,以禮待器無不體現著尊重、包容、和諧和審美的禮儀原則。筆者在茶藝教學中發現君子“九容”這一禮儀規范通過茶藝活動這個實踐載體,能使學生獲得更直觀的體驗與感受。通過學習茶藝,學生會領悟到行茶的過程中我們對茶人的要求恰好跟對君子“九容”的規范是吻合的,所以,以茶藝活動為依托不僅能恰到好處地傳承和發揚傳統禮儀規范,還能更好地傳播我國茶文化,從而培養高中生的禮儀素養和文化自信。
三、君子“九容”融入茶藝活動涉及的具體內容與實踐要領
第一,足容重?!白闳葜亍笔侵妇有凶呋蛘玖r應腳步穩重,挺拔中正。對應到茶藝活動中:一是茶人走向茶桌抑或是走向客人都要步伐穩健,落落大方,既是自持又似恭敬有所待;二是站立時則應是雙腿站直,收腹挺胸,面帶微笑的交流式、站姿;三是坐在茶桌前則要求身體坐直,雙腿自然并攏,雙手平放在桌上身前。這是行茶的開始,也是和客人交流的開始,盡量做到優美、自然,既不卑不亢,又要給人親切感。
第二,手容恭?!笆秩莨А笔菍κ值某尸F姿態的要求,手要有恭敬之意,不能亂放亂指,不能顯得輕浮。對應到茶藝活動中:一是行茶人雙手應干凈、無異雜味,不宜留過長的指甲和涂抹有味道的護手霜;二是雙手手指并攏,手掌微彎,左右手交疊,自然平放至桌上身前;三是注意行茶時講求左右手協作,但盡量避免雙手同時進行,要講究舒緩柔和,快慢有。右手動作指向一般朝左,左手朝右,遵循擁抱原則;四是行茶中宜多用伸掌禮,即四指并攏,拇指微彎貼合虎口,手掌微曲,可表示 “請”等意思;五是手持茶器時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拿捏,其他手指輕貼輔助。用蘭花指或者翹起小手指,被視為不潔不敬。
第三,目容端?!澳咳荻恕敝改坎恍币?,觀察事物時要專注。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神交流有時勝過語言表達。對應到茶藝活動中:專注的眼神能體現行茶人的心境,還能表達對一泡茶的尊重和對客人的敬意。所以行茶過程中要做到手到、眼到、心到。一是行茶中與人目光對視時,應正視而不斜視,眼神堅定而溫柔,切忌眼神游離或躲閃;二是行茶中眼隨手到,心隨眼到,所有動作應該是有靈性的,應該帶著眼神互動;三是行茶中每個步驟既要流暢又要注意節奏的停頓,步驟之間應短暫停頓抬頭以眼神示意,而非埋頭苦干,以此體現茶禮儀的尊重原則和審美原則。
第四,口容止?!翱谌葜埂敝刚f話要注意分寸,不該說的時候不要說話,吃飯說話以外嘴別亂動。對應到茶藝活動中:一是行茶之人在行茶時應止語、專注,專注于泡好一泡茶之后在說話,不要一邊泡茶一邊說話;二是與茶無益的念頭,不起,與茶無關的事,不說。
第五,聲容靜?!奥暼蒽o”是指發出聲響的時候應該和諧,語音不哆嗦,說話不咳嗽。此為靜。對應到茶藝活動中:一是茶藝活動是靜心、養心的活動。茶藝活動的場所是能讓人安靜放松的場所;二是行茶講究氛圍,說話的聲音應干凈、溫暖而又具有親和力;三是行茶中每個動作要干凈利索、安靜有序,所以我們需要杯墊等來減弱茶器之間碰撞產生的不和諧的聲響,也需要行茶人要專注、靜心,茶間不發出不和諧的聲響。
第六,頭容直?!邦^容直”指腦袋不歪斜,不傾顧,不搖晃。直則正。對應到茶藝活動中:一是茶人在茶藝活動中應坐于茶桌正中間,從中間向四周輻射的方向展開動作;二是行茶中,無論是注水、出湯或是分茶都不能頭部歪斜,更不能搖晃,應保持頭部端正,上身挺直,展示儀態之美,亦表示對他人的尊重。
第七,氣容肅。恭謹為肅,“氣容肅”指呼吸平穩,氣息平緩,應給人恭謹之感,忌呼吸失控,動怒。對應到茶藝活動中:恭謹又貫穿于茶藝的聽、說、看、動的整個過程之中,比如茶具要擦得干凈,插花和茶具要根據季節和來賓的年齡、多少和文化教養等來選擇,斟茶只需七分滿,燒水用鐵壺還是陶壺,選擇什么樣的音樂等。目的是多一份靜謐之氣,多一點恭謹之心,力求達到心平氣和。
第八,立容德。“立容德”強調的是君子該有的“站相”。對應到茶藝活動中:茶人也有茶人的“站相”,——似有待,站的時候要給人一種隨時準備待客、預備溝通的謙虛禮貌的姿態。進一步說,以德安身立命,茶人要講求茶德,就是要有道德風尚,追求真善美的境界。
第九,色容莊。色容莊”即臉色溫和,表情自然,妝容得體。一是頭發干凈整潔,扎發或盤發,披散頭發被認為是不尊重別人的表現;二是整體妝容淡雅大方,忌氣味濃烈的化妝品,不建議使用香水;三是不留長指甲,不涂鮮艷的指甲油;四是服裝不追求華麗,宜選擇長短適中,寬松舒適,干凈整潔服裝。
參考文獻:
[1]相征.新形勢下高校大學生禮儀文化教育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3):112-114.
[2]劇惠麗.淺談中學生禮儀教育[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旬刊,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