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愛冰
摘要:培養小學生的審美能力,是新時代基礎教育的“新主題”,通過組織不同形式的教學活動,大膽地嘗試德育滲透,學校管理者充分尊重孩子們的主體意愿,幫助他們突破自我、挑戰未知,最終成為高素質的優秀人才顯得至關重要。應以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為目標,有序推進美育聯合德育的實踐工作,同時落實三中全會精神,認真梳理相關政策需求,不斷積累、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更多小學生審美水平也將得以很大程度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生;審美能力;重要性;培養分析
引言:需要改進美育教學,促進小學生審美能力、道德水平、人文素養的提升,需要把握素質教育理念和創新教學元素的融合契機,努力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使小學生主動參與實踐活動,進而實現個性化的發展目標。結合小學生的個性特征,合理運用美育策略,學校管理工作有望走向更大的成功,培育出大批高素質的優秀人才,期待他們為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做出巨大貢獻。下面,筆者特意做了小學生審美能力培養與重要性的聯合分析。
1、教師善于引導啟發,提升學生審美素養
首先,欣賞的本身就是一種獨具特色的審美活動。而小學生的自我意識不強,生活經驗不足,所以遇到相關問題、各種選擇的時候常常表現的不夠自信。教師引導學生欣賞,并且鼓勵孩子想象,對于小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而言可以起到促進作用。在欣賞課的教學實踐中,不妨啟發學生分辨不同的作品內容,借此積累審美經驗;可以安排師生互動或者生生互動,構建完成動態課堂;或者強調看談結合,利用講故事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們濃厚的審美興趣,詢問他們的不同看法,繼而提升整體的教學質量[1]。充分發揮教學的指導作用,讓小學生從被動接受變成積極思考,課堂互動不再流于形式,把握時機滲透德育,教學效果會更理想。強調看談結合的“看”,作為欣賞、審美的最好形式之一,是讓小學生熟練掌握欣賞作品的技巧,獲得最為直觀的感受,大膽進行語言表達,善于總結以及概括,學生想把內心的想法說出來,“談”的過程充滿活力,審美能力自然提高。其次,新時期的審美教育,不需要教師占據課堂的“主體地位”,要給學生自主分析、大膽想象制造機會,關于德育教育的有效實踐,可以結合生活中的常見案例,刺激孩子們的興奮點,調動他們分析相關問題,豐富審美感受,理性認識事物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審美教育和德育教育本就存在著相互聯系,二者巧妙地融為一體,更利于小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不論是學校領導還是各科教師,都要嘗試多種形式,提高小學生的審美素養,幫助小學生樹立起正確的道德發展觀、人生價值觀,這樣一來,他們擁有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不過是個時間問題。
2、激發孩子審美興趣,美育聯合德育實踐
小學教材中的相關內容,引導學生欣賞、感悟的作用很是突出。在美育教育的重要時期,激發孩子們的審美興趣,通過布置實踐作業,擴大學生視野范圍,真正融合了“生活化”理念的美育教學,遠比一味灌輸指導的效果好得多[2]。比如,結合主要的教學目標,整理相關教材中的一些內容,再根據小學生審美能力實際的發展情況,大膽從生活角度出發,積極引用傳統的文化元素,鼓勵孩子們先看、再想、后表達,說一說自己觀察欣賞到了什么?期待想要認識些什么?經過不同文化的反映,小學生學會抓住關鍵要點,表達自己的審美看法,欣賞的樂趣無窮,發展的動力十足,在此基礎上,可以布置社會實踐類作業任務,要求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去日常生活中發現一切美好的事物,在社會活動中提高道德的判斷能力。這樣的美育教學完全以生為本,小學生的審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潛移默化滲透德育,實踐活動形式多樣,對于小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道德能力、創造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的全面發展而言將產生積極的影響。我們教師既肩負著“教書育人”的偉大使命,在基礎教育的關鍵時期,就要把握住每一個機會,引導學生們欣賞、實踐、感悟、思考等,不讓學生落后下去,保證學生健康發展,基礎教育事業可持續發展進程的不斷加快將指日可待。
3、嘗試走進自然世界,增強學生審美能力
上文提到了“生活化”理念融入美育教育體系中,旨在啟發學生們深刻感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學會欣賞美、創造美后,進一步提高審美能力。“生活化”的美育實踐,還要培養小學生主動觀察大自然的好習慣,鼓勵他們發現自然之美,表現自然之美,能讓學生盡快產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3]。比如,在小學語文、小學美術等課程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學好了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如果條件允許,還應該帶他們走進大自然,去觀察樹木花草、湖泊海洋、田野山川等。小學生通過觀察了解到自然狀態的美,不加修飾、完全純粹的美,并且感受到自然世界中的強大生命力,內心震撼不言而喻,學習熱情愈發高漲。此外,不妨組織小學生觀察家鄉的特色之美,使他們認識到“藝術源自生活”,然后利用不同的原始材料,盡力展現家鄉之美,提交更多優秀作品。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美育教育的關鍵是:培養學生們的審美能力,啟發他們主動觀察、大膽想象以及綜合實踐后,實現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目標。學校的教育工作者應該具備美育德育的融合意識,在美育活動中培養學生們的高尚情操,在德育實踐中鼓勵孩子們奮發向上,讓他們充分發揮主體優勢后,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為了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建設做貢獻。
參考文獻:
[1]楊新文.淺談小學生音樂審美教育的重要性[J].新課程研究,2018(27):160-161.
[2]胡蕾,張豪杰.美育對小學生素質培養的重要性[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9(14):259-260.
[3]吳建國,李月玲.淺談小學教育活動中學生審美能力的有效培養對策[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9(02):283-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