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巧全
摘要:新時期,在構建教育強國、推進教育現(xiàn)代化建設的過程中,應積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小學也是學生學習能力、認知思維等發(fā)展的關鍵期,應關注教學融合,以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綜合能力的協(xié)同發(fā)展,故此,需重視在小學校園足球中滲透德育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耐力、使其具有積極參與足球運動的意識,進而享受健康生活。為此,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立足于在小學校園足球中進行德育滲透的必要性,展開對有效策略的分析。
關鍵詞:小學校園;足球;德育滲透
引言:體育新課標中指出“在激發(fā)學生運動興趣的過程中,也應使其掌握運動方法與技巧,進而增強學生的體能素養(yǎng),使其具有堅強的意志力、協(xié)作精神與交際能力[1]”。隨著社會經濟與科技的迅猛發(fā)展,中國已成為體育強國,但唯有在足球領域一直難以形成突破。促進校園足球的發(fā)展,不僅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多樣運動愛好,使其感受足球樂趣,更將促進對國家足球人才的儲備,助力我國足球事業(yè)的發(fā)展。而在小學校園足球教學中,教師還應當關注德育滲透,給學生未來學習以及終身發(fā)展夯實基礎。
1.在小學校園足球中進行德育滲透的必要性
1.1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足球的了解
新課改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2]”。在小學校園足球中進行德育滲透,有助于體現(xiàn)“教學融合”與“以德為先”育人理念,凸顯體育學科綜合性、實踐性及健身性等優(yōu)勢,開闊小學生的認知視野,使其加深對本土體育文化的了解。例如:教師可從漢唐蹴鞠講起,展開生動的對比教學,使學生認識到被譽為世界第一運動的足球源自我國古代。在實施體育文化教學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文化自信,并激發(fā)他們對足球的好奇,使其具有學習熱情。
1.2培養(yǎng)學生堅韌不拔的意志品格
基于當前我國足球事業(yè)表現(xiàn)難盡人意,在小學校園足球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有助于燃起學生的愛國熱情,培養(yǎng)專業(yè)的體育人才,讓學會具有堅韌不拔的意志力,使其積極參與足球學習、訓練。從而,提升體育教學的實效性,觸發(fā)學生的足球學習動機。
1.3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們的團隊精神
足球作為一項需要團隊合作的運動項目,不僅有具有競技性、趣味性,更包含著對戰(zhàn)術的調整。在小學校園足球中進行德育滲透,有助于促進師生、生生間的互動,加強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使其能夠融入團隊、具有合作精神。從而通過隊友間的協(xié)同配合,讓小組獲得良好的成績。而在日常的學習訓練中,可依據(jù)學生的身體素質,如其反應靈敏性、肢體協(xié)調性及爆發(fā)力、耐力等,劃分前鋒、中衛(wèi)、后衛(wèi)等不同位置。并可就此展開層次化教學,以需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
2.在小學校園足球中進行德育滲透有效策略
2.1在校園足球訓練中進行德育滲透
小學生對生動有趣的事物具有更高的熱情。為此,在校園足球的訓練教學中,教師可依據(jù)不同學段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設置趣味熱身活動,提高學生課堂關注力,使其積極進行足球訓練。
例如:讓大家雙手背后,在足球場中進行“蛙跳”訓練,并可以小組賽的形式,進行教學比拼。這樣一來,有利于訓練學生的下肢力量、提高他們的彈跳力;并且通過小組賽事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競合觀念。此外,在傳球、接球、帶球等訓練過程中,除了應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避免運動受傷,還應教授其一定的同伴互助技巧,使其具有樂于助人的品質。從而,提升校園足球訓練教學的有效性,使學生在足球學習中建立正確的認知意識,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
2.2在校園足球活動中進行德育滲透
為了促進對足球專業(yè)人才的儲備,培養(yǎng)學生的榮譽感。教師在足球活動中,也應重視對德育的滲透。
例如:一方面可組織校間友誼賽、區(qū)域間的選拔賽,鼓勵學生的參與、使其充分的進行賽前準備;另一方面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態(tài),讓學生懂得尊重規(guī)則、建立正確的競爭意識,使其頑強拼搏、積極進取,即便未取得理想成績,也應促進隊友間的相互寬慰、并在課余時間進行對比賽的回顧,對薄弱問題加以鞏固,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將其化為日常訓練的動力。
此外,當學生獲得青少年足球賽優(yōu)異成績時,教師既需充分肯定大家的付出、努力,也應勉勵其戒驕戒躁。發(fā)揮教學引導作用,促進德育滲透,才能使學生感受校園足球活動的樂趣、擁有正確的價值觀。
2.3在足球課后輔導中進行德育滲透
小學生雖然受年齡、生活閱歷的限制,其理解水平、身體協(xié)調性等多略顯不足。教師應加強課后的輔導訓練,并同步推進德育滲透。為此,可借助信息化工具,讓學生通過足球動畫形成了解足球的興趣,或者觀看短視頻足球教學動作講解,亦可以使學生在家中進行耐力、速度等訓練。
同時,日常與學生的輔導、溝通中,教師應給學生形成正面的榜樣力量,使學生了解足球公正公平的原則、具有謙遜有度的言談舉止、能夠正視自己的進步與不足。發(fā)揮教師的人格魅力,促進學生課后鞏固,在形成多邊互動的過程中,使學生感受足球精神、理解足球運動。從而,實現(xiàn)在體育教學引導中滲透德育教育。
3.結語
新時期不僅為小學體育教學發(fā)展指明了新的方向,更對教師的教育能力、施教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3]。小學生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在促進校園足球運動發(fā)展的過程中,教師應避免機械教學問題,重視加深學生對足球的了解、激發(fā)其學習興趣,通過多元化施教、促進教學創(chuàng)新,使學生了解足球運動的魅力,能夠在大課間活動、課余時間等進行足球練習。同時,教師應促進學生在循序漸進的引導中掌握運動方法、技巧,實施鼓勵教育,提高學生參與足球運動的自主性,使其具有學習的成就感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質。
參考文獻:
[1]陳崇榮.小學校園足球對學生德育教育的作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9(1):5.
[2]陳琴.小學體育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研究——基于觀摩農大附小體育課的分析[D].北京體育大學,2019(6):21.
[3]盧亞南.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研究——以X縣城三所小學為例[D].河北師范大學,201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