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0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興辦經濟特區,是鄧小平親自倡導、設計并始終關注和支持的一項嶄新事業,是我們黨和國家為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的重大決策。經過40年的敢闖敢試、敢于擔當、敢于作為,深圳已成為一座充滿魅力、動力、活力、創造力的國際化創新型城市。
2020年,是深圳歷史征程中極不平凡的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既是對深圳取得顯著成績的肯定,也是新時代寄予深圳新的囑托與厚望。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的節點與“雙區驅動”的重大歷史機遇下,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我刊推出“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專刊。特約國內知名專家學者以及工作在一線的深圳領導干部,從歷史到現狀、從理論到實踐、從問題到對策,全面總結深圳經濟特區40年的發展歷程、巨大成就、成功經驗。
從寶安視角看深圳的發展變遷,昔日南粵邊陲農業縣從“經濟特區”到“城市范例”的完美蛻變,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活力和優勢。福田書寫了從“水田灘涂”蝶變為“深圳CBD”的生動傳奇,走出了從“解決溫飽”蝶變為“首善之區、幸福福田”的康莊大道。光明從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的角度,總結了優化基層治理模式的樣本,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具有實踐意義。王小廣教授指出,把深圳建設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創意之都,在世界級灣區經濟競爭中探索出有中國特色的“創新創業創意”政策支撐體系,這是未來深圳城市發展的核心定位。倪星教授指出,中央對于深圳的期待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經濟發展,而是全方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先行示范區,自此,深圳進入了實現全面善治的新階段。陳金海常務副部長指出,“深圳故事”項目是聯合國人居署近年來主導的旨在推進全球城市發展經驗相互借鑒、相互促動的精彩案例,勾畫出隱匿在深圳40年改革發展偉大實踐背后的工業化、城市化和國際化的深層邏輯。王天義教授指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為根本保證,以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為基本方略。毛夏副局長指出,深圳氣象災害預警的實踐與這座城市發展同步,構建了與城市發展相適應的公共安全體系和高效科學的自然災害防治體系。鐘堅教授指出,深圳經濟特區的創辦與建設,為我國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和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做出重要貢獻,是中國共產黨創造的偉大杰作。
波瀾壯闊40年,先行示范再出發。未來,深圳經濟特區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建設成為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卓著的全球標桿城市,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我刊將繼續堅持問題導向,立足本土研究,為推進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提供理論支撐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