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子林
(重慶三峽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重慶 404000)
計算機教學改革是響應時代變革的大趨勢,但是實施過程中卻存在著很多的困難,覆蓋程度雖然在逐漸擴大,但是全面覆蓋還需要時間。其中的原因首先是計算機教學成本比價高,其次是學生的參與度偏低,再次是網課包容性及質量參差不齊,導致大數據的收集和汲取困難。
大數據是對終端使用者的各種行為習慣及偏好等進行分析,但是忽略了學生在學習網課的初衷,主要還是要跟著高校的主導方向去選擇學習,導致了學生對高校主抓的學科方面會重點學習,這樣得到的大數據運用范圍就比較狹隘了。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導致需要到網課去花費時間彌補這些錯過的知識,這樣也導致學生終端輸入的數據有偏差,間接導致數據不真實。這樣的大數據分析結果要是盲目去應用的話,可能會導致方向偏差,教育改革上容不得半點失誤,關系著一個國家的命運。
計算機教學改革中大數據的應用是十分必要的,互聯網背景下應該對數據充分地利用,但是目前大數據的應用方向有些偏差。大數據是對學生的終端輸入獲得的數據進行分析,針對學生的行為習慣及偏好進行整改,導致高校對學生的偏好課程進行了主次排序,雖然看起來是人性化的大數據應用,但是卻偏離了這個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和高校擅長專業的重點關注。
改革機構和高校應該充分考慮普及的計劃進度,對實施過程中的困難予以解決,一邊普及一邊優化改革中的問題。對計算機教學實施獎勵補貼政策,對計算機教學改革實施好的給予一定的獎勵以示鼓勵。同時高校應該積極鼓勵學生參與使用網課教學,提起學生使用計算機教學的興趣,將教學與計算機教學結合到一起,充分發揮教育的本質傳播知識。對計算機教學網課的質量進行控制,不能為了應對改革進行無差別篩選,對網課進行識別,將網課的整體質量提升起來,使學生在體驗過程中得到知識。注重計算機教學的創新,比如開設線上求知溝通,讓學生在網課上遇到問題可以打破砂鍋問到底。
互聯網背景下學生處于多屏時代,碎片化知識傳播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很大的考驗。網課教學對學生自主學習有了很大的幫助,但是同時在課堂上課時卻忽略了時間的有效利用,這樣就造成了主動學習去彌補被動學習的現象。這種現象導致大數據不是很真實,因為學生自學網課的目的是出于彌補而不是用功。另一方面高校對本校的專長知識進行著重篩選,卻忽略了網課的類別平衡,這樣也會導致得到的終端輸入數據有偏差,大數據因此也會受到影響,這些情況下應該正確引導學生去合理利用網課教學,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時間利用上合理規劃,合理開放網課教學訪問時間,增加課堂的授課方式多元化,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
計算機教學改革的大數據應該結合高校的需求進行應用,通過大數據分析得出學生在某個專業的某個環節疑惑較多,在教學中就可以對相應的環節加強教學,這樣對學生的學習幫助很大。通過數據可以對教學的方式進行研究,學生們比較歡迎的應該合理同化,迎合學生的需求。加強高校擅長的領域教學的同時,對學生的興趣愛好領域可以增設一些選修課程。這場改革的主體是教育,但是中心卻是學生,所以大數據的應用應該在控制大方向的前提下,充分響應時代的變革。
既然已經步入這場互聯網背景下的計算機教學改革,就離不開大數據的應用,那么把控好大數據應用對改革來說至關重要。無論是網課、高校、學生等都應該不斷增強自身的素質來應對這場改革,在改革中承擔好自己角色的任務。大數據在教育改革應用中還處于發展階段,很多教育方面的應用還需要一點一滴的探索,對以后的探索鋪設一條方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