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賽紅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瞻岐鎮中心幼兒園 浙江寧波 315145)
由于幼兒年齡尚小,對游戲的熱情度較高,因此,在教育活動中增添游戲元素,更能使其對相關學習活動產生熱情,還可以增強教育活動質量,全面提升孩子們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作為幼兒教育方案的制定者,課堂活動的引導者,教師要肩負起自身的教育責任,并通過不斷吸收先進教育理念、教學形式,做好幼兒教育工作,使孩子們能在美術活動中不斷獲得進步與提升。
不同性格、不同能力的孩子會有自己的興趣愛好,美術是素質教育下的重點學科,但不是所有孩子都能感受其中的樂趣,因而導致現階段幼兒美術教學質量參差不齊,孩子們的參與度也無法得到切實保證。為了使教育面向全體,教師可以選擇孩子們熱衷的游戲,游戲活動能讓孩子們產生濃厚的參與興趣,在幼兒美術教育活動中加入游戲化元素,可以營造輕松有趣的課堂氛圍,全面優化幼兒的學習過程,從而切實提高全體孩子對美術課堂的興趣[1]。
游戲活動精彩豐富,通常需要多個人共同完成,在此期間,幼兒便需要加強與其他伙伴間的互動頻率,從而提高對美術知識的探索動力,同時增強動手操作能力。在游戲的帶領下,整個課堂氛圍會變得輕松自在,孩子們參與美術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度也會大大提高。整個幼兒美術學習活動中能夠彌漫著有趣的氛圍,無論是教師的授課還是幼兒的美術學習過程,都會更加順利流暢。
在幼兒美術教育活動中,為了提高課堂的豐富度和多彩性,教師可以以“學科整合”為目標,引入豐富游戲方案,全面提高孩子們參與美術學習的熱情。
首先,教師可以在幼兒美術教育活動中融入信息化元素,比如利用現代化先進的電子白板技術,為孩子們拓展豐富的美術資源,讓他們觀看、了解更多優秀的美術作品,從而提高對美術的興趣。在此期間,教師可以開展“猜一猜”游戲,將相關美術作品和作者名稱打亂,然后讓孩子們猜一猜、連一連,從而有效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2]。
還可以將美術教育和語言教學活動進行整合,比如組織孩子們通過分組活動,自主進行美術作品的創作,可以是繪畫作品、手工制品,也可以是雕塑作品,使孩子們為其賦予生動的故事情節,并通過鮮活的語言表達出來,從而激發孩子們在美術課堂上的參與興趣。
新課程改革方案中強調要真正發揮幼兒的主體地位,使其能夠全面參與其中,真正發展自己的綜合能力。在幼兒美術活動中,教師要落實相關目標,在制定游戲活動時,要切實調動孩子們的熱情,融入他們感興趣的活動,提高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使其能夠切實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同時增強其動手能力。
幼兒美術活動形式豐富多彩,比如,在開展《手指畫》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孩子們欣賞、觀察范畫作品,了解在手指印上進行添畫變出各種形象的方法,并大膽嘗試,創造添畫作品。在此期間,教師要把時間充分還給孩子,使其能夠真正投入活動,感受美術課堂的樂趣。又如,在“橡皮泥手工制作”的學習活動中,教師要對孩子們的學習過程進行指導,并組織孩子們根據“橡皮泥”的制作作品,開展“配音”表演游戲,在此期間,可以使孩子們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自主完成各種形式的物品創作,從而有效凸顯其主體地位。
幼兒美術活動精彩豐富,形式也各式各樣,在開展教育活動期間,教師不能只依靠理論傳輸,使幼兒吸收美術知識,還要豐富游戲材料,讓美術教育注入游戲元素,變得趣味十足。教師積極使用豐富的材料,不斷創新游戲形式,可以更好地幫助孩子們體驗和感受美術教育過程中游戲的樂趣[3]。
比如,在“老式房子”的美術教育活動期間,教師可以帶領幼兒走出教室、走進大自然,尋找豐富的材料,然后組織孩子們積極開展動手創造活動,比如用綠色的樹葉做“窗戶”用樹皮做“瓦片”。走入大自然的懷抱,真正感受自然之美妙,并將豐富的生活化材料運用于生活之中,能切實提高孩子們參與美術游戲活動的樂趣,并調動自己的動手能力、創作能力和想象能力,全面發展自身綜合素養。
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說:“教師的嘴,就是一個源泉,從那里可以發出知識的溪流。”這從一個側面充分說明教師課堂評價的重要性。在幼兒美術活動中滲透游戲元素,能有效提高孩子們的綜合能力,為了增強幼兒的活動參與信心,教師還要注重使用正面評價,對孩子的創造成品進行鼓勵和支持,使幼兒切實體會到來自教師的肯定,并全面提高參與游戲活動的積極性。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綜上所述,在幼兒美術教育活動中融入豐富的游戲環節,并對孩子們進行支持和鼓勵,能有效提高其參與活動的信心和熱情,同時迸發濃厚的創造動力,使幼兒美術教育過程更加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