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佳
(江西省人民政府直屬機關保育院 江西南昌 330000)
社交能力是目前不可或缺的一種能力,幼兒時期是培養良好習慣的階段。但目前幼兒的合作能力不強,這就需要教師對幼兒進行合作能力的培養。教師根據每個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指導教學,在戶外活動中有效培養合作能力,激發幼兒的合作興趣。
合作能力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社交能力,能讓幼兒從中獲得更大的收獲,實現共贏。在戶外集體活動中,幼兒可以體驗到很多樂趣,在此之中可以和自己的伙伴共同完成想做的事情,結識更多的伙伴。合作能促進幼兒間的友誼,讓他們認識到幫助別人、與他人合作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教師在幼兒參與合作時可以創設情境游戲,讓幼兒在此情境中感受合作帶來的歡樂。因為合作是相互的,這就需要雙方喜歡做相同的事情,而且幼兒的情感是非常直白的,所以,在幼兒戶外情境游戲中,教師要為他們創設一個輕松、愉快的情境,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讓他們相互產生互動,一起合作完成任務。讓幼兒對游戲活動產生興趣,讓他們共同合作完成游戲,感受合作的重要性[1]。
比如,在戶外活動中教師可以開展“搬運小氣球”的游戲,讓他們思考怎樣規劃走哪條路,然后觀察兩個人組合在一起夾球前行的方法,教師發現他們之中存在問題時,及時指導他們正確完成游戲,游戲結束后讓每組幼兒評價自己隊友怎樣,下次再做這個游戲將會怎樣等。一步一步引導幼兒走向合作之路,讓他們在玩樂中慢慢體會合作的真諦。
每個幼兒的學習情況都不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愛、擅長的地方,在戶外活動中有的幼兒會表現得非常活潑、興奮,因為他們天性就是這樣的。所以,開展活動后能積極參與到其中,和教師一起互動。但有的幼兒比較內斂,不愛說話,不愿意和其他幼兒交流,對于這樣的幼兒,教師就要格外關注了,對他們要多花功夫在教學上面,要讓他們主動參與到活動中,讓他們對集體活動逐漸產生興趣,從而和其他幼兒一起參與到活動中,一起合作完成活動任務[2]。
面對各種情況的幼兒,教師要設置活動教學的層次目標,讓每個幼兒都能參與到活動中,這樣不僅能讓不同層次的幼兒斗毆參與活動,還能隨著活動的開展逐步提高幼兒的合作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搭積木的形式教學,目的在于讓幼兒獨立完成簡單的房子搭建,讓幼兒能和其他伙伴一起合作完成一個城堡,以及讓幼兒能和其他伙伴一起合作完成較大的城堡樂園。首先,讓幼兒完成簡單的房子搭建,完成后對每位幼兒的作品進行點評,鼓勵他們,使之更有信心與激情參與接下來的活動中。搭建城堡需要他們一起合作完成,合作完成一個城堡的搭建,或許會和他們所想的有所差異,但教師要及時引導他們完成。最后就是大家一起完成一個大城堡花園,教師引導他們分工合作完成相應的任務,逐步提高合作能力。
合作意識只能在共同的活動中展現出來,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就應該讓他們在多人活動中得到鍛煉。在集體生活的環境中,教師根據幼兒的喜好、性格等特點將他們分成小組,在小組活動中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集體意識,教師通過小組培養的方式帶領幼兒參與到制定的團體活動中,會極大地幫助幼兒從中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進而養成良好的習慣,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形成較強的紀律性,還能學會如何合作分工完成任務[3]。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安排“兩人三足”的游戲,可以按照分好的小組進行游戲,在游戲過程中,教會他們放下自己的想法,多為自己的小伙伴考慮,從而理解只有和伙伴一起走好每一步才能取得勝利,讓他們從這些小事中不斷得到鍛煉,養成良好的合作習慣,增強合作意識,也讓整個集體更有凝聚力。
幼兒的合作能力就是在這些細小的活動中、游戲中得到提高的。教師不斷地鼓勵他們所做的事情,給予肯定的評價,在往后的生活中,幼兒就會不自覺地和其他人一起合作完成相關任務。
總而言之,戶外活動中幼兒合作能力的培養要給幼兒創設他們喜愛的情境,讓他們產生興趣,從而參與到合作活動中。還要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接受能力進行教學,讓他們都能參與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及時給予評價,多鼓勵他們,讓他們學會為他人考慮,一起參與合作,感受一個團隊努力合作所帶來的歡樂。教師也要對他們更有耐心,通過各種豐富的教學方式提高幼兒的自主合作意識,有效發展幼兒的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