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鈺晴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要在幼兒一日生活動有效地運用現代化教育手段”。信息技術在現代化教育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它能有效的為幼兒園教育發展拓寬途徑,也能通過高效的技術手段提供更高效的幼兒教育方法。運用信息技術開展幼兒園一日活動,既能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也能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積極性。
幼兒園一日活動中的一項重要教育環節是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實際教育中不難發現,幼兒的進餐、喝水、衛生等問題較多,這些都需要教師加強針對性的引導,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這個環節中我們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便利性,為幼兒創設生活情境,讓幼兒通過對情境的思考,意識到生活問題的重要性,從而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和改正。以指導幼兒洗手為例,幼兒園的小朋友沒有細菌的概念,不能意識到洗手對個人衛生的重要性,如果只是口頭說教,小朋友很難養成按步驟勤洗手的習慣。對此,教師可以為幼兒拍攝關于洗手步驟的視頻,讓一些學習進度較慢的孩子跟著視頻順利完成這項活動。其次是為幼兒播放一些關于幼兒洗手習慣的動畫宣傳教育片,讓幼兒不僅能學會洗手的正確方法還能深刻領會其中的意義,從而培養孩子的行為意識。最后是讓幼兒根據視頻中的情境進行角色扮演,幼兒從情境中進行模仿和學習,既能提高興趣,也能提高參與性,由此促進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
在一日活動中,幼兒多數時間都用來學習,有些孩子在教師的引導下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有些孩子天生頑皮好動,加上自我認知不足,導致自我約束力較差,在學習中無法集中精力,甚至無視紀律。針對這樣的問題,教師也需要將傳統教育方法和信息技術相結合,讓孩子能夠自己意識到自身的問題,并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改正。實際案例:一個中班小男孩非常頑皮,在學習中經常表現得好動、吵鬧,不能保持整節課的學習注意力集中。在教師的說教下,他最多能夠安靜五分鐘,但是過一會兒又會將紀律習慣拋之腦后。根據這個情況,教師將幼兒的這些行為拍攝成視頻,學習結束之后,單獨播放給幼兒看,讓他自己說說視頻中的自己和其他小朋友有什么不同。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教師的耐心教導,發現了自己平時沒有注意過的問題,也慢慢進行了改正。教師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這個孩子的進步很大,也在班級上進行了表揚和物質獎勵。由此可見,基于信息化視角培養幼兒的學習習慣是非常高效的教育方法,既能保護孩子的幼小心靈,也能給予其正確的指導,能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
在幼兒教育中適當運用信息技術活躍課堂氛圍,能有效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提高幼兒的參與積極性。比如,學習折紙時,以折小企鵝為例,教師通過多媒體設備為幼兒播放一首《小企鵝》的兒歌進行課堂導入,讓孩子通過活躍的課堂氛圍集中精力,激發好奇心。然后引導幼兒進行折小企鵝的步驟練習,同時利用幻燈片為孩子播放折紙步驟,最后導入一個完整的視頻教學,這樣能兼顧到每一個孩子的需求,也能幫助其很好地完成這項活動。通過這樣的過程,一些在平時動手能力較差的孩子,也能跟進課堂節奏,從而提高自身的參與積極性。孩子完成一項活動時,也能獲得更多的體驗感和自信心,快樂的學習和成長。
幼兒園一日活動中離不開游戲教育。游戲活動的開展不能千篇一律,應該根據每個年齡段孩子的特點和班級特點選擇更適合的游戲活動項目。根據這項問題,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參考其他優秀的實際案例,借鑒經驗創新游戲教育方法。同時,通過搜集資料,選擇一些孩子們更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嘗試,這樣既能提高幼兒一日活動的開展效果,也能提高幼兒的創新意識,通過多種不同的游戲激發孩子的潛能。
總之,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幼兒園及教師應重視基于信息化的教育手段,將其與傳統教育方法相結合開展一日活動,培養幼兒的興趣習慣和生活認知,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