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琳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幼兒家庭教育也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家庭對幼兒的教育意義不可估量,家庭更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兒園教師應積極科學地與幼兒家長溝通,取得家長的理解、支持,促進家長主動參與,教師引導家長提高教育意識。教師和家長都要尊重新的教學要求,實現家園平等合作,滿足幼兒的教學需求。為提高幼兒的學習質量,教師應充分利用有效的教育資源,使家長積極有效地參與到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發揮應有的教育價值,實現教育共贏。
在新時代背景下,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愿望愈加強烈,對于家長迫切的心情教師要充分理解[1]。所以,教師要有效尋找幼兒的閃光點,與家長充分交流幼兒的優點,使家長保持一種輕松、自信、愉快的心情,更加積極地教育幼兒,與教師交流幼兒在家的表現。家長和教師根據幼兒的特點,共同探討適合幼兒的教育方向,家長也希望得到老師的科學指點和幫助,這樣能拉進教師和家長之間的距離,激發家長主動和老師交流的興趣,充分做好家長教育工作。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優秀,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與贊美,并從中獲得成就感,教師對孩子的贊揚,會使家長感到愉悅、興奮。教師也要善于發現幼兒的不足,要科學地評判,先表揚后提出問題所在。比如有一些幼兒活潑好動、比較淘氣,教師可以這樣說:“孩子思維敏捷,反應較快,如果在做事情之前稍稍放慢速度、稍加考慮效果會更好,家長根據孩字的特點,選擇畫畫、拼圖類的游戲,逐漸讓孩子靜下心來,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這樣既能滿足家長的情感需要,也能提高幼兒的綜合能力。
教師要科學有效地設立豐富多樣的親子活動,增加家長與幼兒的感情溝通,使家長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孩子的情況。例如,教師可根據幼兒的身心特點,合理制定親子游戲,加強家長與孩子之間的親密關系。如教師出一些水果和蔬菜的名字,讓幼兒畫、家長猜之類的親子游戲,加強幼兒與家長之間的信任與溝通,增加彼此之間的情感交流,對幼兒的健康成長有現實意義。教師還可以邀請爺爺奶奶等參加幼兒園座談會,向幼兒及教師講述他們那個年代的故事。祖輩所闡述的在艱苦歲月里頑強拼搏、積極向上的精神,對教師來說也是一種激勵,對幼兒也是一種精神的認知,也能使幼兒更加尊重和疼愛爺爺奶奶,促進爺爺奶奶與子孫之間的感情交流。教師也應幫助爺爺奶奶明確教育方式,避免因溺愛孩子而造成嚴重后果,使爺爺奶奶更科學地教育孩子。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深入,人們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為了獲得與家長更科學的溝通,教師及家長利用互聯網時要充分保證其安全性[2]。家長、幼兒園和幼兒三者之間相輔相成、密不可分,要將互聯網充分融入到家園合作教學中,教師要有明確的規劃和目的,同時,教師應結合幼兒的身心特點,強化自身的素質修養,為大家營造輕松愉快的交流氛圍。教師要及時與幼兒交流與溝通,時時了解和關注幼兒的想法和需要,靈活展開教學計劃。例如,教師通過平時與家長及與幼兒的交流和溝通,了解每個家庭的生態特點,有計劃地開展教學活動,如詩詞大會活動、繪畫主題活動、舞蹈主題活動等,使每個家庭及幼兒都積極參與進來,教師可利用電腦把每次活動的精彩瞬間制成幻燈片,在每個學期結束之前作一個系統的總結,邀請家長及幼兒共同回顧這一學期的精彩內容。教師科學合理地安排這些活動,可促進和諧家庭關系的形成。教師要積極引導家長和幼兒共同營造和諧融洽的氛圍,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總而言之,在幼兒時期的教育中,家長教育的重要作用應得到高度重視,家長和教師要共同為幼兒營造良好的成長空間。家長提高教育意識,工作做得扎實、到位,才能為幼兒教育取得制高點,才能為幼兒開啟良好的人生起點。教師要繼續堅持幼兒發展為本的原則,充分發掘家長的潛力,利用家長這個豐富的教育資源,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拓寬教學思路,充分發揮家長的主動性,促進家園合作,實現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雙贏,為幼兒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