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竹青
音樂是世界上不可缺少的藝術,它使世界上千千萬萬的人為之心馳神往。列夫托爾斯泰,曾經直言說:“我喜愛音樂勝過一切藝術。”在幼兒園進行非洲鼓特色教學可以鍛煉幼兒的樂感,提高幼兒的審美情操,培養高尚的藝術氣息,這對幼兒的成長有積極影響。
非洲鼓是一個俗稱,通常是指來自西非的金貝鼓,是西非曼丁文化的代表性樂器。非洲鼓屬于打擊樂器,其可以很容易就可以發出聲音,攜帶方便,入門簡單,并且沒有音準上的困擾,能滿足幼兒們制造“音樂”的強烈欲望,符合幼兒的成長特點。并且,非洲鼓的節奏很強,在幼兒園進行非洲鼓特色教學,可以從小鍛煉幼兒的節奏感,這可以為幼兒將來的音樂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1]。其次,非洲鼓的演奏模式非常靈活,不僅可以一個人打擊演奏,還能幾個人甚至十幾個人同時演奏,還可以進行各種樂器的搭配,如鈴鐺、沙槌等,方便幼兒們進行合作,有助于提高幼兒的合作意識。另外,非洲鼓是一種手腦相互作用才能完成的樂器,在幼兒園進行非洲鼓特色教育教學可以增強幼兒四肢的協調性,可以開發幼兒的大腦,幫助他們健康全面的成長。最后,與鋼琴、小提琴、大提琴等樂器相比,非洲鼓的價格較低,能夠滿足大多數家庭的開支情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孩子們的樂器學習需求。
非洲鼓是打擊樂的代表樂器,主要分為高、中、低音。在實際的幼兒園非洲鼓特色教學中,首先,老師應該教導幼兒學會打擊這三種音調,這是進行非洲鼓特色教學的基礎和重點。老師可以采用“手把手演練”的方式進行教學,先教給孩子們每種音調的手型、打擊點和打擊技巧,如低音,四個手指放松并攏,大拇指張開,重心在手掌上,打擊鼓面的中心附近;中音,跟低音的手型一樣,但是要打在鼓面的邊緣位置;高音,和中音的打擊位置一樣,不同的是手指要散開,不能并攏,重心在手指根部有肉的地方(在掌心和手指根部之間的位置)。老師不斷的演示,幼兒跟著不斷的學習,同時,老師要不斷糾正幼兒不對的地方[2]。另外,老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一些非洲鼓的動畫視頻,供孩子們進行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學習。總之,非洲鼓的基本手勢、打擊點、打擊技巧是教學內容的核心,不可忽視。
當孩子們有了一定的技能基礎之后,老師要不斷將非洲鼓與兒歌和舞蹈等多種藝術形式進行有效結合,不斷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幼兒的練習興趣。例如,老師可以改變一些歌曲,加入非洲鼓,如《手指歌》原來五段歌詞最后兩小節都是▏xx▕x-▕,顯得很枯燥,經過改編,可以增加四分、八分、十六分等節奏,如“媽媽洗衣服▏嘩-▕嘩-▕”,姐姐拍皮球▏嘭嘭嘭嘭嘭▕嘭嘭嘭▕,這樣不僅可以讓幼兒們感覺到樂趣,還能又唱歌又拍鼓,可以豐富教學內容。老師還可以在班級里進行“舞蹈與非洲鼓”的結合演示演練,老師可以根據幼兒的敲鼓的重點和音律,隨機進行合適的舞蹈,帶領幼兒們一起愉快地玩耍。總之,要采用多樣的方法將非洲鼓變得有趣、快樂,滿足幼兒的成長需求。
孩子們有天生的表演欲望。在實際的幼兒園非洲鼓特色教學中,老師可以舉辦特定的主題活動,還可以聯合家長一起給孩子以鼓勵和肯定,如老師根據幼兒的認知水平和愛好,結合非洲鼓編選幾首歌曲和舞蹈進行班級比賽匯演,并鼓勵家長們一起參加,讓孩子們可以在比賽表演中找到自信,找到學習非洲鼓的成就感,以激發他們的探究興趣。另外,老師還可以結合社會實踐活動,帶領孩子們在廣場、公園進行非洲鼓演出等,豐富幼兒的實踐活動。總之,多樣的表演活動可以激發幼兒的學習成就感,進而讓孩子們愛上非洲鼓的學習。
綜上所述,音樂啟蒙教育已成為幼兒園教育的主流趨勢。在進行幼兒園非洲鼓特色教育教學時,老師要以傳授基本的非洲鼓知識技能為基礎,以符合幼兒學習興趣,不斷豐富教學形式為關鍵,以豐富的比賽實踐活動為抓手,讓幼兒愛上非洲鼓的學習,享受非洲鼓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