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紅
(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吳山中心校 安徽合肥 231145)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也在不斷與時俱進,教學模式呈多樣化、立體化發展。游戲化教學模式從中脫穎而出,該教學模式不但能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的興趣,還能使學生在探索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動手能力及探究能力。在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中,以灌輸式教學、填鴨式教學為主,這種教學方式不僅無法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還會使學生逐漸喪失學習數學知識的樂趣,使數學成績下滑。因此,本文針對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建議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科學合理地使用游戲化教學方式,不斷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在小學階段,快樂學習對小學生尤為重要,這不僅可以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還能培養他們的探索能力。而游戲本身具有使人快樂的特質,因此,運用游戲化教學法可以使數學課堂氣氛變得輕松活躍,降低學生學習數學的壓力。同時,數學游戲多數源于生活,教師可以將“理論聯系實踐”,借助游戲的趣味性提升數學知識對學生的吸引力,不斷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樂趣。
游戲化教學模式可以將抽象的數學知識更加直觀地展現在學生眼前使其,感受到數學的形象性、趣味性及多元化特點,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數學思維能力對提升學生數學綜合素養有重要作用[1]。因此,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科學合理地使用多種教學方式,不斷強化學生的數學思維。游戲化教學法可以幫助教師引導學生樹立數學思維,提升其思維能力與創新意識。
對小學生來說,數和代數、空間、幾何等數學知識相比其他知識更復雜、更多變。而游戲化教學法的運用可以幫助學生更輕松地掌握教材知識,可豐富他們的數學知識儲備。教師在講課時,可以生活中較為常見的現象作為游戲,讓學生實踐,使學生在游戲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接受并掌握相關數學知識。
在游戲化教學法的實踐中,數學教師應與學生“打成一片”“融為一體”,實現教學模式的全面覆蓋,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實踐活動中。首先,在時間控制方面,一場游戲保持在25分鐘左右是最為科學合理的。超過25分鐘,學生會產生疲倦感,注意力集中程度會下降,教學效果也會隨之下降。因此,教師在設置游戲時,一定要避免游戲過程過于冗雜,保證學生對游戲的興趣及對數學知識渴求。其次,由于每班人數較多,且小學生個性復雜,因此,教師會產生忽視個別同學,導致其學習積極性降低的情況[2]。所以,教師在游戲過程中要盡量照顧到每位學生,使其都能參與到游戲環節中。如有同學產生消極態度,教師應對其進行鼓勵,為學生安排能引起其興趣的其他角色,提高其參與游戲的主動程度。最后,在游戲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心得體會的總結,并適當指出學生的不足之處,要求其進行自我反思與總結。同時,教師要幫助學生梳理整個學習過程,加深其對相關數學知識的印象。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游戲化教學法應不斷進行細化。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選擇合適的游戲,并非所有的數學知識都可以運用游戲化教學法。教師應選擇最佳時機,充分發揮游戲化教學法的價值。
小學數學教師在設計游戲化教學法時,應對其教學價值進行著重分析。游戲化教學法的目的是讓學生在游戲中了解數學知識,強化數學思維,保證其學習數學的主動性,以及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提升數學課堂的高效性與有效性。因此,游戲化教學法的實施應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和實施方案,這是決定該教學法能否成功實施的關鍵[3]。教師在游戲開展前要先向學生明確教學目標,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逐個完成學習任務,提高自身數學思維能力。
例如,教學“認識物體和圖形”這一知識內容時,在游戲實踐活動開展前,教師可以就身邊常用的事物向學生提問“黑板是什么樣子”“太陽是什么樣子”等問題,引發學生積極思考,獲得相應圖形的認知規律。此外,教師可用七巧板等作為游戲道具,這樣既可以增加游戲的趣味性,還能使學生在游戲過程中獲得相應的數學知識。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游戲化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間的差異,并保障游戲化教學法的豐富性及趣味性。教師在設計游戲方案時,要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以有效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讓他們可以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游戲實踐中。
例如,學習“可能性”的相關知識點時,教師可以設置抽獎游戲,利用一個紙箱,將三種不同顏色的小球放入其中,讓學生抽獎,抽完后將小球再放入紙箱。抽到相同顏色的學生為一組,哪組數量最多即為獲勝,教師可以給予一定獎勵。在游戲過程中,教師可以放入10個籃球,6個紅球,4個黃球,通過控制小球的數量改變抽獎結果,以此讓學生理解“可能性”。在改變小球顏色數量時,教師可以提問,讓學生思考這種游戲方式是否公平,學生是否會對此產生意見。在提問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不斷思考,逐漸領悟“可能性”的內在含義。
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他們喜歡充滿互動性的團隊活動。教師在設計游戲方案時,可充分考慮這一點,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小組合作中,相互交流學習經驗,活躍課堂氣氛[4]。在開始游戲之前,教師要將學生的情緒充分調動起來,營造更加舒適的游戲氛圍,使學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例如,學習“統計”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學校的停車場進行活動,并將學生以五人為單位進行分組。每個小組負責觀察不同顏色的車輛,每個小組中的學生可負責不同區域的數量并進行統計。教師也可參與其中,以確保學生統計數量的準確性。游戲結束后,教師可將禮物頒發給統計最為準確的小組以示獎勵。在這個游戲過程中,教師要通過科學合理的分組,保證溝通的有效性與游戲的趣味性,從而提升數學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游戲化教學法十分適合小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特點,可以吸引他們主動參與到小學數學課堂中,使其愛上數學,并不斷提升自身數學思維能力。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都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教師的教學任務重點之一就是充分激發學生的潛力,使其獲得更加豐富的數學知識。游戲化教學法不僅可以鍛煉學生手、腦、口方面的能力,還能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從而建立更加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