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巍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成都附屬中學 四川成都 610041)
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教育制度的不斷完善,在新課程背景下下,對初中數學教學方法進行全新的改革和升級。初中數學教育是向高中數學教育的過渡階段,一定要格外重視。新時代的初中數學老師,需要摒棄傳統數學中的陋習,適應全新的教育模式,積極合理地開發思維導圖在初中數學中的功能和效用,讓學生對初中數學中的難點、重點,擁有清晰的思維認識和掌握完善的知識體系,這對提高個人學習效率和促進高校課堂的構建有極大的幫助[1]。
思維導圖在十九世紀末期的時候被英國學者首次所提出。它是將發散思維或脈絡體系思維具象化地呈現在人們的面前。可以將思維導圖,理解成是一種筆記的形式,同時,它還區別于一般的文字筆記,思維導圖中不僅包含文字,還包含有圖形。通過不同的圖形和線條將各種想法聯系到一起,最終實現預期的目的。它的出現不僅減少了思考時間的浪費,還可以是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
思維導圖的構建,并不是一成不變的,相反,它的結構、形狀都是根據每個人的理解而改變的。因此,它的存在主要服務于它的創造者或是說服務于個人。使用思維的導圖的優點有很多:1.幫助學生梳理數學知識內容。對于數學學科的學習,需要通過對所學知識不斷地總結和記憶,才能夠更好地提高數學成績。但是,繁瑣眾多的數學公式和解題思路,非常容易讓學生產生記憶混亂,出現“張冠李戴”的現象,從而導致計算錯誤、成績難以穩定。而這些問題在使用思維導圖后,就可以輕松解決。通過思維導圖,學生可以將一些相近的公式,劃分到同一層次當中,并標出不同之處,從而避免出現知識內容的混淆。2.讓數學知識更加脈絡化地呈現在眼前,便于學習和理解。在數學解題當中,通常情況下需要運用到1-2種知識內容,才可以得到試題的正確答案。與此同時,在解題過程中,老師都會要求學生“一題多解”,靈活運用數學知識。所以,為了更好地實現“一題多解”靈活運用的要求,就需要用思維導圖將所學的知識點進行整理、歸納和總結,這樣不僅可以讓所學知識清楚地展現出來,還可以將不同知識點的解題方法進行分類,方便使用[2]。
思維導圖在使用過程中,首先列出引發問題的核心或是知識點的概論,然后圍繞問題的核心和內容的概論,進行第二層或是下一等級的有關內容的整理,這一等級可以是問題條件也可以是知識點和難點。利用思維導圖,可以讓學生從整體的角度看待問題、條件和概論、難點之間的聯系,便于學生閱讀、記憶、理解該題目或是內容的含義。同時,對問題或是課本內容進行層層分級的研究,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快地找到重點、要點,進而提出難點和解決難點,可大大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和數學成績。
數學是三大主要科目之一,對提高學生的思維發散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使用思維導圖,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放射性思維,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在日常的數學教學中,老師為了活躍課堂氣氛,通常會讓班級里的學生進行小組討論,通過小組討論可以解決個人思考中出現的遺漏點和缺陷,方便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對他人思想的借鑒。但是,小組討論有個非常明顯的弊端,就是效率低下,往往討論完畢后,課堂剩余時間已經所剩無幾。而思維導圖的出現恰恰解決了小組討論帶來的弊端。在進行小組討論之前,可以讓每個學生提前將自己的見解整理成思維導圖的形式,然后再次進行小組討論,這樣不僅可以將每個人的觀點都呈現到小組中,還可以整理出最優的思維導圖,完善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另外,每個小組還可以派出代表將本小組的思維導圖展現出來,并進行講解,不僅能充分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動性,還能體現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3]。
思維導圖的使用,不僅可以體現在學生的學習中,同樣適用于老師的教學工作。在初中數學課本中,數學概念和解題方法占有很高的比例。因此,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記憶不同的數學名詞概念,同時做到區分清楚,就需要教師利用思維導圖將不同的概念及概念之間的區別整理出來,協助學生清楚概念的核心含義,實現更加高效的教學。例如,教授“線段、射線、直線”這節內容時,為了讓學生更加清楚線段、射線、直線的概念,教師可以采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將這些概念整理出來,并通過舉例各個概念的區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掌握“線段、射線、直線”的內容。
思維導圖獨有的特性,能幫助學生清晰地梳理出知識結構,并形成相應的知識系統。借助對新舊知識點的聯系和運用,能使學生更好地把握住數學核心。思維導圖的運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并且,借助完善清晰的知識體系,能夠避免數學知識的混淆,從根本上解決數學學習中出錯率高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