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忠
音樂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也有較強的感染力,在古詩詞學習過程中,教師借助音樂讓學生領悟古詩詞的情感意蘊,能夠加強學生的情感共鳴,讓學生感受到古詩詞的魅力和藝術美,從而加強對古詩詞的理解和掌握。
古詩詞是中華民族文化經歷了五千年而流傳下來的,具有極高的傳承和弘揚價值[2]。課本中的許多古詩詞中都描繪了自然景觀、社會環境、生活狀態,充分表達了詩人的情感。部分古詩詞描繪了我國的大好河山,運用音樂進行教學,能將學生帶入相應的情景之中,讓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獨特的魅力,陶冶學生的情操,營造良好的氛圍,加強學生的情感共鳴,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古詩的學習過程中。同時,還有許多古詩中展現了真善美,通過音樂的配合,能使學生學習到其中的良好品德和優秀文化,讓學生領略古詩中的人性之善,能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詩人的真情。通過音樂,能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的分析和鑒賞,可有效激發學生的情感。在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運用音樂能夠打破單一傳統的教學方式,能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自主學習,可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十分貼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也能滿足現代教育對人才培養的要求。音樂富有極強的感染力,能在課堂上有效調動學生的情感,烘托出相應的氛圍,能促進學生的情感交流。另外,還有研究表明,音樂能有效刺激學生的大腦,影響人的情緒,甚至是思考方向。在小學古詩詞教學過程中,結合相應的音樂,能有效調動學生的情緒,能使學生快速融入學習氛圍之中,可有效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加強學生對古詩詞內容的理解。
在古詩詞教學過程中,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因此,教師可以運用音樂進行教學內容的導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傾聽清新淡雅的輕音樂時,撫平緊張的情緒,讓學生能夠平靜下來,集中注意力進行學習。例如,教師可以在講解古詩內容的之前,給學生播放《春江花月夜》這種節奏平緩的古風音樂,營造出一個詩情畫意的和諧氛圍。教師講解王煥之的《涼州詞》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陽關三疊》這首音樂,讓學生在接觸到古詩內容之前,先伴隨著悠揚的古琴聲幻想出一幅優美的畫卷,這樣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想要積極探究《涼州詞》中的意境和表達的情感,從而加深學生對《涼州詞》所表達的意境的理解。
輕松愉悅的情感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學生的大腦處于活躍的狀態,有利于加強學生思考,有效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教學過程中通過靈活多變的音樂,有效激發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可推動情感達到高潮[3]。教學《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時,教師可以播放《高山流水》,營造出相關的情景,使學生加強對詩歌表達的情感的理解,在學生聽音樂的過程中,教師進行“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詩句的講解,使學生通過音樂感受到瀑布的氣勢,想象出詩句中瀑布壯觀的畫面,有效激發出學生的情感。
在古詩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播放音樂引導學生理解和品味重點詩句,從而加深學生對古詩主題或人物形象、思想內涵的深入理解。例如,教學《清平月·村居》時,教師可以播放《小放?!愤@樣的獨子笛奏曲,有效突出舒適鄉間生活的主題,使學生在詩歌的學習過程中,感受到鄉村五口之家的生活畫面,讓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感受到鄉間氣息。
總之,運用音樂進行古詩詞教學,能有效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邊聽音樂邊學習古詩內容,以此促進學生深刻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情感。教師在運用音樂時,要加強與古詩內容的聯系,通過符合的音樂激發出學生的情感,讓學生能夠達到情感共鳴,從而陶冶學生的情操,讓學生在音樂的節奏、音符和旋律中感受到古詩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