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琛
(山東省調水工程運行維護中心萊州管理站,山東 萊州 261400)
膠東地區引黃調水工程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中山東“T”字形調水大動脈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膠東輸水萊州明渠段于2007年開工建設,工程自沙河鎮前邱家村進入萊州境內,途經沙河、土山、虎頭崖、永安、城港路、平里店、三山島、朱橋、金城9個鎮街96個村莊,由金城鎮王家村出境,全長約71 km。萊州市境內設有1處泵站(東宋泵站)、11處閘站、各類倒虹50座、渡槽5座、橋梁159座,架設35 kV專用輸電線路13.2 km、10 kV輸電線路64.8 km,現有西楊村、王河后2處分水口。萊州段明渠線路長,倒虹、渡槽、跨渠交通橋公路橋數量多,情況復雜,工程管理維護難度極大。萊州管理站以控制性閘站為基本單位,不斷探索管理方式,完善制度建設,狠抓監督檢查,夯實后勤保障,探索出一條適合當地實際的工程管理新路子。
膠東調水萊州段屬于新建工程項目,缺少豐富的管理經驗和完備的體制機制,在渠道維護管理、調度運行、防汛度汛等各方面仍處于探索階段,沒有實現用制度管人、管事。
萊州明渠段線路較長,閘站看護和渠道巡查任務較重,人員多,安全隱患大。由于制度不健全,帶來管理上的混亂和不規范。獎懲機制不完善,人才培養緩慢,職工上進心不足。
管理人員監督檢查力度不夠,對看護巡查人員的責任心不強、工作松懈情況沒有及時予以懲戒,導致經常出現閘站換班協調不到位,有漏崗、缺崗現象;水位報送數據不準確、不及時,誤差較大;渠道巡查人員存在工作時間不在崗等情況。
近年來,管理站制定了《閘站管護和渠道巡查人員管理辦法》,包括總則、管理范圍、管理職責、監督制度和獎懲措施5個部分,逐步做到用制度管事、管人。管理范圍以《山東省膠東調水條例》為主要依據,對閘站及兩側明渠管理內容進行細化,具有可操作性。管理職責分為日常管理和通水期間管理。日常管理中,閘站實行2人輪換值班,保證24 h有人在崗。閘站實行簽到制度,二人交接班時簽字交接,便于分清責任。在看護和巡查過程中遇到的情況都要詳細記錄在冊,管轄范圍內如遇突發事件要及時上報。
以南陽河為界將明渠分為南北兩片,各由一位副主任牽頭負責,每片各由一位隊長具體落實,做到管理無缺漏,無死角。日常管理中,分管主任做好對分管閘站的督導檢查,每月進行一次集中檢查打分。管理站每季度進行一次大檢查,由中層以上人員參加,依據統一評分標準予以打分。每次大檢查后,對各閘站的排名按得分進行排序,并以書面形式在各閘站通報。通過評比檢查,在各閘站間形成了“比學趕超”的良好競爭氛圍。嚴格考勤管理,渠道巡查人員在巡查時攜帶巡更棒,定點打卡,明確巡查時間、次數,每周對巡更設備數據進行反饋通報,并根據《管理辦法》進行獎懲。
閘站工作要做好,就必須設身處地的為看護人員提供后勤保障,免除看護人員的后顧之憂。首先是配備辦公用品和生活必需品。按季度發放記錄本、筆、拖把、暖壺、毛巾等工作生活消耗品,夏天配備電風扇,冬天配備電暖氣、電褥子等取暖設備,保障看護人員的日常生活。通水期間,配備救生衣、繩索、手電筒和袖標等工具,滿足閘站看護和渠道巡查的需要。
制定了《安全生產應急預案》《應急調水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東宋泵站應急調水預案》《防汛應急預案》等,明確了目標及任務,健全機構人員設置,增強處置各類突發事件和抗風險的能力。與相關單位簽訂應急救援協議,準備搶險應急物料和接卸設備,做到有備無患。
每次通水前,在萊州電視臺向全市群眾發布安全公告,同時,安排工作人員到村、企業和學校,發放張貼《通水公告》,沿整個明渠段設立安全警示牌,噴涂安全警示標語,布設安全警示彩繩。與教育主管部門聯系,要求中小學校將引黃調水安全列入學生的安全條約中,由學生家長簽字,管好孩子,不要到渠道附近玩耍,避免發生安全事故。每月組織一次安全大檢查,對泵站、各閘站及工程沿線進行電氣安全檢查、電氣火災綜合治理檢查、水利安全生產事故排查,檢查生產中各類安全隱患,提出整改方案并督導整改。
為切實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確保汛期安全度汛,管理站嚴格貫徹落實上級一系列關于安全生產和安全度汛的通知要求,嚴格執行安全生產和安全度汛責任制。汛前,對萊州明渠段的排水溝、倒虹、渡槽、河道等進行實地檢查,對淤塞的排水溝進行疏通。按照《應急預案》要求,購置編織袋、鐵絲、沙、石子等應急物料,準備多臺發電機、潛水泵等應急機械。簽訂應急救援協議,大型機械隨時準備投入搶險。
水土保持工作對防止壩坡及渠道管理范圍內水土資源流失具有重要意義,是工程維護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萊州段水土保持工程全部完成,累計植草18.16萬m2,種植喬木7.5萬株,花灌木32萬余株,該項工程的完成,不但減少了水土流失,而且將明渠打造成為一條綠色長廊,形成一條綠色景觀帶。
河長制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美麗中國的重大戰略,是加強河湖管理保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在要求,膠東調水工程納入河長制的管理范疇,有利于促進綠色生產方式的形成,有利于建立流域內社會經濟活動主體之間的共建關系,形成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保護有力的工程管理保護機制,對確保膠東調水工程正常管理運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如,王河段存在堤頂路排放豬糞、沿線亂倒垃圾、在管理范圍內違規建房等問題,巡查人員及時發現、匯報,并按照河長制的規定與相關部門進行反饋,通過聯合執法,一系列難點問題得以解決,有效維護了膠東調水明渠段的工程安全。
目前,膠東地區連續多年持續干旱,居民飲用水安全受到威脅,引黃調水工程正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是膠東地區人民的“生命線”。蓄意破壞工程設施,損壞電氣設備、惡意污染渠內水質等行為,對調水安全造成極大威脅。按照萊州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萊州管理站作為反恐成員單位,成立了反恐怖工作領導小組,通過制定《反恐預案》、下發反恐通告、安裝門禁系統、自動化監控全覆蓋、加強值班巡查、進行反恐演習演練等多種措施,提升應對恐怖威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