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師范學院 郭正斌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越來越重視人才的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在這一時代背景下,作為經濟管理人才的培養機構,高校經濟管理專業要想迎合市場的需求,擺脫不利的困境,就必須深入查找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深入研究對策,從長計議大膽創新。
高校經管類專業培養的是經濟管理方面的人才,長期以來受傳統大學教育思想的影響,普遍存在“重科研、輕教學”“重理論、輕實踐”的不良傾向,使實踐教學有名無實,陷于非常尷尬的境地。
其一,教學資金投入較少,實踐教學的資源和條件相對比較落后。經管類專業屬于文科專業,有些學校不太重視實踐教學,甚至有的認為建實驗室有點奢侈。改革開放前,可以說基本上沒有實踐教學的說法。改革開放至今,經濟的迅速發展使學校認識到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性,紛紛開展實踐教學活動,但是教學資金的投入力度依然不大。據調查,目前,雖然各高校的經管類專業都開設了實踐教學的課程,但是存在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由于經費投入不足,實驗場所和配套的實驗儀器設備較少,無法滿足實踐教學的實際需求;二是實驗實訓軟件資源落后,專業人員不足,難以滿足專業課程實踐教學的需要。
其二,實踐教學課程體系構建不完善,課程設置顯得隨意松散,制約了教學效果的提升。培養應用型的經管類人才,必須以需求和能力為導向科學設置教學課程,從而形成合理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我們目前的情況與此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一是追求大而全,經管類專業學科門類齊全,課程重復建設;二是課程結構的設置有些脫離實際,實驗教學課程少且課時嚴重不足。該設置實驗課程的沒有設置,該開設獨立實驗課的也沒有開設,甚至已經淘汰的實驗教學軟件依然在重復使用。
其三,實踐教學項目的層次較低,創新性的綜合型的實驗實訓較少。由于種種原因,經管類實踐教學還存在一些不盡人意的問題,一是實驗實訓項目有不少是簡單、初級的項目,以突出基礎性為由偏重驗證性實驗;二是實踐教學與企業的人才需求脫節,培養創新性、復合型人才的綜合實驗實訓項目較少。以會計專業為例,有些學校大力開展財務核算、成本核算和電算化處理等技能訓練,卻鮮有財務報告編制、預算編制和財務分析等業務強化和綜合能力提升的內容。
實踐教學要想化解面臨的難題,突破困境,必須走創新之路。
首先,要構建切合市場需求的專業理論課程體系,促進崗課和課證的深度融合。
要結合立體化實踐教學體系的需要,根據實踐教學目標的定位,構建與經濟發展需要相適應的專業理論課程體系,必須做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要把經管類專業課程學科知識體系結構與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職業崗位要求體系緊密結合起來,針對職業崗位的知識、技能、職責和素養等方面的要求,重構教學課程體系,以滿足學生將來不同類型、不同層次職業崗位的需求;二是把專業課程學科知識體系結構與職業資格考試的內容體系緊密結合,使學生畢業前后能夠順利通過考試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
其次,要構建符合企業人才需求的專業實踐課程體系,實現課程設置多層次和模塊化。
一是要構建課內實踐教學課程模塊,在課內理論教學與實踐、實驗相結合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理解、消化和吸收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二是構建獨立實驗教學課程模塊,增加實踐實驗教學課時的比重,增加集綜合性、創新性和探究性于一體的實驗項目的比重;三是構建校企合作課程模塊,將企業的實戰資源納入課程內容、案例素材,推動校企共同授課、聯合育人的深入開展;四是構建專業實訓課程模塊,強化實操技能和業務應用能力的培訓,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再次,要根據區域經濟發展狀況搭建綜合性實驗教學基地,促進校企深入合作。
一是要采取“走出去”的辦法,在企業建立實習基地,在學校和企業的共同指導下,給學生提供參與實際業務操作的機會;二是依托“請進來”的模式,把企業引入校園創業園,就近建立實習基地,給學生提供更加便利的實踐機會;三是借助“聯合型”模式,實現校企聯合育人、定向培養。這樣,就可以根據用人單位的需求定制開展有針對性的實驗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