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 麥啟璐
外語教學不僅僅是一種語言的學習,更是文化的傳播、思維方式的交流。在外語教學課堂中,讓教學內容貼近學生實際,引起學生的共鳴能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這是在外語教學中人所共知的規律,在德語教學當中亦如此。家庭是一個人成長的港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在課堂中討論家庭問題總是能引起學生自身的思考,刺激學生進行表達,從而達到語言訓練的目的,是良好的教學主題。而由于德國人的婚姻觀與家庭觀和我國的存在差異,在課堂中通過引入文學作品,介紹德國青少年對家庭的看法和態度,更能引發學生與自身情況進行對比和反思,從而達到使學生了解德國文化的并提高其跨文化交際能力等教學目的。
德國作家沃爾夫岡·赫爾多夫(WolfgangHerrndorf)的青春小說《公路少年》(德語名“Tschick”)作為德國近年來的優秀青春小說作品,具有引入德語課堂的價值。由于家庭在12~18歲的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想要了解德國青少年,就要對德國一些典型的家庭類型有基本認知。在該小說中,作者著重塑造了專制型、放縱型和權威型教養的家長,這幾種教養方式也是發展心理學上的典型。
小說主角,14歲的德國少年麥克·柯林根博格與其父親的關系體現的是專制型的教養方式。他的父親在兒子面前習慣用各種手段來維持自己權威的形象,壓制孩子的獨立思考和判斷,拒絕承認兒子的成長。但孩子終將長大,家長總有被趕下神壇的時刻,這時候對家庭關系的反噬也更大。
而麥克與其母親的關系則更能體現放縱型家庭教養。一方面,母親尊重兒子的私人空間,在意兒子的主觀感受,不擔心個人權威崩塌的問題。因此麥克與母親的交流比與父親的交流順暢許多。但同時,放縱型家長容易忽略社會規則對人的約束,因此她對麥克的離經叛道不加制止,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小說中塑造的弗里德曼一家是典型的權威型教養家庭。在這樣的家庭中,父母扮演了仲裁的角色,引導孩子的成長,依靠自身的人格魅力對孩子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而非樹立威權。在這樣的家庭中,孩子既能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發展,也能在正確的引導下接受社會規范的約束,最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
本文討論的是德語文學作品在德語課堂中的應用,因此教學目的還是以語言教學為主。但文學作品的特殊屬性使得它們在用于語言教學的同時,還能承擔使學生了解目標語言國國民思維、風土人情的任務,因此對文學作品的合理利用可以使之達到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教學目的。
《公路少年》是一部青春小說,其受眾也應為青少年。小說使用的詞語比較日常化、口語化,難度不大,這樣的語言特征也符合青少年的口味。作為教材,這本小說要求學生具有歐洲語言共同參照標準(GER)B1的語言水平才能比較流暢地理解文章內容。
文學作品一般用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雖然不排除可利用有聲小說、翻拍電影等資源用于聽力、口語能力的提高,但在本文中暫且不提。B1學生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應致力于把語言水平提高到B2,該水平要求學生在文學作品閱讀方面達到為“在閱讀文學作品時能跟上事件的發展與人物心理變化,可以理解總體情節及其中的許多細節”的標準,口語方面則應“能在正式的討論中積極發言,發表并論證自身的觀點,能就他人觀點發表自己的見解”。當教師將《公路少年》作為教材的時候,可以參考上述能力要求組織課堂、設置任務。以下為筆者擬定的課堂目標:
(1)學生可以根據老師提出的問題在作品選段中找出有關章節,描述作品中描寫的家庭關系;
(2)學生可以根據文章選段總結、理解柯林根博格家、弗里德曼一家的家庭關系,尤其是父母和子女關系;
(3)學生可以根據上述兩個家庭的內部關系理解在成長過程中,父母和子女的關系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并甄別其中對青少年健康成長最有利的家庭教育模式;
(4)學生可以在討論組中口述自己閱讀文章后的感悟,可以傾聽他人的觀點并就“父母和子女關系”這一主題發表自己的觀點。
在學生大致了解小說內容的基礎上,筆者給出如下的課堂組織建議:課堂以輪換式小組的形式進行,即學員在課堂中被多次分組,每一次就不同的主題進行討論,在得出結論后教師組織分成新的小組,在新的小組中,每位成員都帶著從舊小組中得出的結論,就新的話題進行觀點分享。在本課堂中具體流程如下:
首先把學生分為三組,每組分別需要在給定的章節上標記家庭中兩代人交流的具體表現(語言、動作),分析柯林根博格家父子關系的組別閱讀13、45章,分析母子關系的閱讀6、49章,分析弗里德曼家庭關系的閱讀25章。完成閱讀和標記后,組內成員需要對這些情節描寫進行分析,最終組員可以深刻了解上述三種家庭關系之一的特點。
在本輪小組討論結束之后,學生帶著對其中某一家庭關系的理解組成另一個小組,新的小組中須同時包含分別來自三個舊小組的成員,學員在新小組中就“父母和子女關系”這一主題進行討論。由于在舊小組中,成員對小說中描寫的某一家庭關系有充分的了解,在新小組中,這些成員將成為分析該家庭關系的“專家”,與來自其他小組的成員分享自己在舊小組中討論得出的成果,并與其他小組的討論結果進行比較,分析得出不同的家庭關系對子女成長產生的作用。在討論中,應鼓勵學生在就小說本身進行討論之余聯系自己的家庭情況,更深入地討論家庭關系對自身成長的影響,使文章內容與學生的個人情況更緊密地聯結在一起。
利用輪換式小組討論的方式,學生得以在較短時間內細讀文學作品選段,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有所幫助。此外,該組織形式要求學生進行多次討論,即使在某個小組學生參與度不高,重新分組后也要求學生必須積極參與到討論中來,分享自身觀點,這對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而多次分組也能使學生與不同的同學進行交流,提高他們的交際能力與溝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