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良天 張 宏
(重慶市梁平區明達鎮天臺完全小學)
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文化的外顯形態。樹立學校形象離不開校園文化,教育形象的延續離不開校園文化,塑造學校品牌的基礎是校園文化。外化形象意識、強化精品意識、提升發展意識、構建制度文化等是學校走內涵發展之路的必然趨勢和要求,是學校新一輪發展和競爭的必然,更是打造精品名校的核心。
我們學校在教學樓的頂上方,懸掛的“尚禮、樂學、慎獨、合作、超越”八個鎦金大字,它成為學校最醒目的口號,凸顯了我們的辦學理念和育人目標。
為賦予學校以生命的活力,激發全體師生的進取心,學校從校園景點的布置到文化藝術墻,黑板報的設計,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藝術墻上懸掛著校風校訓、教育目標、教育方針,教室內外張貼《小學生守則》、《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名人名言。進入學校大門,迎面而來的是一道藝術長廊。學校結合學生實際,以“四個學會”為藝術長廊的主要思想,用學生身邊的生活事例引導學生向著更高更好的方向發展。藝術長廊時時激情著師生奮發向上的激情,真正做到了讓每一面“墻、壁”都會說話,讓每一處都能啟迪學生的心靈,拓展學生的視野。
“為人生打基礎,為學生求發展”是天臺完小在實施新課程中的核心理念。營造一種良好校園文化的氛圍,無疑會對師生心靈熏陶,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為此,學校積極開展校園文化藝術節,充分展示天臺完小師生的基本素質和新課程改革下取得的成功經驗。學校開展科技活動周,通過開展“綠色人文,珍愛生命”環保演講賽、科技小制作評比、環保廣告語征集、環保知識宣傳板報評比等活動,增強他們創新意識、環保意識,積極創造機會以讓學生接觸社會,了解大自然,弘揚科學精神,培養創造能力和文明生活的習慣,激發了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熱情。學校站在學生發展的基礎上,結合區教委開展的“書香人生”活動,成立班級圖書角,開放圖書室,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開展了作文、美術、音樂、書法、舞蹈、乒乓球、象棋等興趣小組活動,發現了學生的特長,培養了學生的興趣,挖掘了學生的潛能,促進了學生的發展。學校通過培育良好的校園精神文化,使師生對學校集體目標有了團結進取和奮斗精神,引導著學校文化建設的積極、健康發展。
學校把“師德高品位、師資高素質、教學高質量、辦學有特色、打造精品學校”作為辦學目標,形成“以人為本,積極創新,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為教師的可持續發展提供舞臺”的辦學理念。首先,弘揚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學校管理以尊重人、信任人、激勵人、發展人、成全人為出發點和歸宿的人本思想,創造具有親和力的人文環境,使學校成為師生興奮和留戀的地方。其次,建立民主科學的管理機制。學校完善教代會、少先隊等組織,大力推行校務公開,加強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讓廣大師生真正成為學校的主人,在學校管理中發揮主人翁作用。第三,建立健全科學的管理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學校健全了如教職工個體評價方案、目標管理崗位責任制等,以便發揮每個人的積極作用,形成全體規范和團隊協作精神,提高工作效率。通過以上措施,學校規范了校園文化建設體系,為構建和諧校園營造出良好的環境,奠定了基礎。
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也是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力量源于團隊,成功來自和諧”,天臺完小歷來十分重視學校人際關系的和諧美。一是增強學校干群凝聚力,形成團隊合力。領導之間、教師之間平等共事,互相尊重,做到人盡其才,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業務才干,相互溝通,增強了解。校領導聽取廣大教師的意見,改進工作方法,盡可能解決教師工作、生活上的實際困難。二是師生之間構建起了一種和諧、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圍和人際環境,師生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教師在與學生的交往中,真正做到理解學生、尊重學生、寬容、平等地對待學生。同時,教師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行為規范教育、安全衛生教育、品德思想教育以及革命傳統教育等,使學生之間和諧共進,營造一種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形成了良好集體意識和健康的心理品質,從而切實推動建設和諧校園的健康發展,為校園文化的建設提供了和諧的人際環境。
總之,校園文化建設是和諧學校、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和諧的校園文化建設必將為學校、教職工和學生發展注入活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努力發揮校園文化建設的基礎優勢,創建一個美好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和諧校園,為培養高素質人才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