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花云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廣州 510310)
近幾年,教育信息化隨著互聯網+興起以及國家政策鼓勵和支持,得到空前發展。《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以及教育部頒布的《201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重點》都同時強調了中國的教育依托互聯網進行發展性改革,解決教學實際性問題,使信息技術與教學緊密結合和融合,促進教育發展。而且,在新課標改革的背景之下,高職英語教學應當創新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方法。通過構建高職英語智慧課堂,能夠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同時通過將互聯網技術應用于其中,也能夠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養,對于推動高職英語教學轉型有著尤為重要的意義。
國外研究者一般把智慧課堂稱作“Smart Classroom”。智慧課堂是一個高效的智能教學平臺,主要指的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式與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深深融合,使教學活動變為智慧教育活動。智慧課堂應當隨著學生的智慧發展作為主要的依據,在教師課程認知的基礎之上,展開教學設計,最終推動學生智慧成長。
首先,高職英語智慧課堂倡導交互式學習,是針對英語知識與技能的課堂教學,注重的是知識的傳授,還有學生聽、說、讀、寫、譯各項技能的培養和提高。通過教師講解、師生互動、人機互動等環節,使學生掌握知識并能在模擬情景中運用知識。與此同時,以計算機以及各種應用軟件為載體,不僅記錄學習行為,還進行學習效果分析、學習診斷;進一步又為學習者提供反饋和建議,通過數據,讓學習者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收獲和問題,因此,高職英語智慧課堂將英語學習提高了深度。第三,高職英語智慧課堂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給出不同的學習建議,比如不同難度的會話和閱讀材料、營造不一樣的語境,以個性化學習提高學生們的英語素養;同時,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多樣的教學工具,使知識內化加速。最后,在高職英語智慧課堂構建的過程中既注重語言學意義上的結構,又突出了高職英語智慧課堂宗旨——提高對問題的綜合分析以及判斷的能力。因此在構建高職英語課堂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創新性,要把互聯網技術融入課堂,不僅在教學方式上進行改革,同時使學生的學習方式得到創新,展現智慧化的、數字化的、個性化的教學環境和新型課堂,培養智慧能力。
高職英語智慧課堂完全不同于傳統的課堂,教學過程的主體依舊是老師和學生,但是知識載體、教與學的方式以及工具都不同于傳統課堂。因此,智慧課堂不僅僅是把課本變成電子版,老師不僅僅是把內容顯示在電子屏幕,而是要用更豐富的教學資源、創新的靈活的方式來完成高職英語的學科教學。
(1)尊重高職英語學科內容體系規律。構建高職英語智慧課堂的過程是一個系統化過程。高職英語的綜合素養主要包含了英語知識能力、職業能力、自我學習能力等,是一個具有特殊性和系統性的學科。在這個體系的橫向,貫穿各個主題——即在不同的工作情境中完成不同的職場任務,使英語具有不一樣的背景和目標;在縱向上,高職英語智慧課堂的構建,包含了語法、詞匯、聽、說、讀、寫、譯的學習過程;詞句、會話以及語篇應用于不同職場的活動中,要求聽、說、讀、寫、翻譯各項職業技能,使得教師在構建智慧課堂時,只有系統地考慮到具體的知識和能力目標,才能將所有的教學內容和活動嵌入這個智慧平臺:小到單詞的讀音、構詞和含義,大到閱讀文本和聽力音頻或職場視頻;容易的任務有跟讀、模仿,掌握最基本知識;難的有創造性會話和寫作,解決實際問題。
(2)凸顯高職英語教學在情境中實踐來提升職業技能。在高職英語教學的過程中,以英語知識和技能作為課堂教學目標,因此教師應當注重英語教學的實踐過程。在高職英語教學的過程中,作為教師應當避免將多媒體應用當作教學的展示板,而是要設計互動式教學。首先,教師對學生的興趣、學習基礎要了解,通過創設各種教學情境,從而突出信息技術的優勢;通過將聲音、文字、圖畫、視頻等多方面因素相結合,從而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實踐機會,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主動張口說英語。[1]高職英語主題通常是關于職場的,對于沒有工作經驗的學生來說是非常大的挑戰。搭建了智慧課堂,就可以模擬出各個職場情景,如談判、接待、會議、車間等學習者沒有經歷過的場景,都會出現在智慧課堂中,讓學習者身臨其境,更好地進行英語的聽說,也促進了閱讀理解和寫作。
(3)創新高職英語考核機制。在傳統高職英語課程教學的考核環節,對學生對于英語知識掌握程度的考察存在諸多不足,這也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因此作為教師應當從以下三個方面推進高職英語智慧課堂考核環節的構建。首先,應當使得考核內容多元化:在考核過程中,檢驗英語基礎知識的掌握和職業能力的應用水平。與此同時,還應把學生的學習態度、參與積極性放進考核內容。其次,應當推動考核方式的多樣化,顛覆傳統的筆試考試形式,注重考核知識的運用:利用智慧平臺,再將考試放進職場情景,使學生在聽說讀寫方面更好的表現自己,突出檢驗交際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也可以將考核方式更加靈活更加開放,使得教師不僅僅注重學生最終取得的學習成績,也能夠關注學生們的學習過程,通過建立學生成長檔案、設置開放性考核,等等對學生們的實際掌握情況進行觀察。[2]最后,應當推動考核主體多元化。通過將學生、學習同伴、教師作為考核主體,通過互評、自評和老師評價,從而對學生們的學習效果進行總結。考核主體多元化也可以圍繞高職英語課程的教學活動進行分析,通過讓學生對自身學習的內容進行反思,從而提升整體課堂教學效果,深入貫徹文化育人這一理念。
(4)提高任課教師綜合教學能力。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以及國家對教育的要求加大,教師應當響應國家新課標改革的號召,努力跟進時代發展的步伐,不斷提升自身教學能力。首先,通過學習有關信息技術的教學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通過將信息技術應用于高職英語課堂之中,提高了教師自身的運用信息技術能力,不僅能夠使教學更加有效率,還讓教師的發展空間得到延伸:信息技術是鏈接全世界的紐帶,掌握了足夠的信息技術,教師們才可以接觸到更多的學習和交流平臺,得到更多的學習機會。其次,智慧課堂讓學生有機會對課堂內容進行深入的探究,將課堂作為交流的平臺,學生們進行探討、互相評價,最終提高學生們的獨立思考能力,[3]從而促進教師在教學方法上作出更多的研究和調整,教師的教學和研究能力隨之得到提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扮演著課堂引導者、學生評價者、教學組織者等多重身份,鞭策教師時刻記得提高自身的能力,當好生成長過程中的引路者,亦師亦友。作為互聯網+時代的教師,不僅要提高信息技術運用能力,多進行國內和國際考察和學術交流活動,從而提升教師們的教學能力、創新教學方法以及跨文化交際能力,使得自身成為一名與時俱進、有實力的英語教師,進一步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實現教師與學生人文素養的共同發展。[4]
綜上所述,在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過程中,高職院校作為培養職業技能性人才的重要場所,對于推動社會發展,滿足行業人才需求,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隨著新課標改革的進一步推進,更多新型的教學方法以及模式也被應用于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其中包括智慧課堂的構建。對于英語教學而言,通過構建智慧課堂,不僅僅能夠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與此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能力,對于推動學生全面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