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培
(達州嘉祥外國語學校,四川 達州 635000)
繪本,又稱圖畫故事書,是一種以大量圖畫為主體,結合較少文字來講故事或表達內容的特定的少兒讀物,深受少兒喜愛。寫話作為寫作的起步階段,是孩子們開始用文字來記錄和表達所見所聞所思,也是寫作能力培養的基礎階段。將繪本引入小學低段寫話教學,有其獨特價值。
繪本教學的出現,極大拓寬了傳統小學低段語文寫話教學的領域,在原有的以語文課本內容為主的寫話訓練基礎上,豐富了寫話情境,擴寬了教學場域,是對傳統教學領域的有效補充,也強化了寫話教學的有效性。從教學內容來看,以繪圖為主、文字為輔的繪本,往往更能夠鍛煉學生的形象思維,是對以文字為主的教材的有益補充;從教學時間來看,繪本寫話教學既可以放在課堂上,又可以放在課堂外,能夠有效增加學生的閱讀時間與閱讀量;從教學空間來看,繪本寫話教學可以在傳統教室內進行,也可以在教室外的適宜場所開展,甚至可以在家中進行親子教學。內容、時間、空間的多方面拓展,極大地增加了小學低段學生的寫話情境,有力促進了寫話教學的有效開展。
繪本圖文結合,色彩鮮艷,題材廣泛。將各種各樣孩子感興趣的、貼近孩子生活的題材,如民間故事、童話寓言、探險發現、動物世界、科學故事等繪本內容引入寫話教學,能夠極大地豐富寫話素材。同時,精美的圖片、生動的畫面、簡練的文字,都能夠快速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語言表達的興趣,在教師的合理引導下,樂于表達、敢于表達,從而有效提高學生寫話的興趣。
將繪本引入寫話教學,既是在對課本內容有效補充,增加學生練筆機會,又通過學習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溝通交流,把繪本中學到的好詞好句合理引用并加以復述、優化,引導學生在簡單串聯新舊語言知識的過程中,有效鍛煉和提高學習語言的處理和表達能力,進而提高其書面表達能力。
進行繪本寫話學習,學生必須充分運用智力,即運用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記憶力和想象力。在繪本學習中,學生首先需要運用觀察能力,認真觀察繪本內容;再運用思維能力,思考新的知識如何學、從何學;然后利用記憶力,將已掌握的知識與新知識結合起來,融會貫通;最后,充分發揮其想象力和創新力,完成寫話任務。因此,繪本寫話教學有利于學生智力的開發和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培養。
以繪本為手段進行寫話教學,需要教師的精心設計和悉心指導,尤其要在繪本選擇這一關鍵性環節上加以重視,精心選擇出符合低段學生身心發展和認知水平、與教學主題高度相關、學生很感興趣且語言優美的優秀繪本。實踐中,不少教師所閱讀的繪本數量較少,閱讀繪本的時間也很有限,在繪本選擇方面,往往會忽略教學目標與學生的需要,出現一定偏差,進而影響教學效果。
教學目標定位不準是小學低段繪本寫話教學中出現的又一突出問題,這既有教師教育教學理論知識欠缺的因素,也有寫話教學知識儲備不足的影響。一些教師往往對課標解讀不夠透徹,對低段寫話教學目標不甚了解,反映在繪本寫話教學中,則表現為教學目標不明確或是粗糙,沒能把學生的關注點往寫話這一核心點上引導,繪本寫話課變成了看圖看故事或是口頭表達課,很難完成教學目標;又或者過度拔高寫話目標,對學生提出過高要求,遠遠高于以激發學生寫話興趣為主的課標要求,最終嚴重挫傷學生的學習興趣。
實踐中,一些教師急于求成,忽視學生知識基礎和個體差異,在繪本寫話教學中直接進入寫話環節,往往忽略寫話之前的字詞積累,或是將字詞學習與寫話混雜在一起,使得學生接受難度大增。同時,一些教師以講授為主,沒有給學生留出思考和表達的空間,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點的灌輸,也使得繪本寫話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教學中,繪本故事擠占寫話時間與繪本使用浮于寫話表層成為繪本寫話教學融合度低的兩種常見形式。這既是因為教師對教學目標的模糊導致教學節奏失控、繪本故事與寫話訓練時間安排失衡,也有教師對繪本資源挖掘較淺,缺乏對課堂的合理規劃的因素。由此出現一些教師在課堂上過多分享繪本故事,投入了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弱化了寫話教學;或是繪本故事僅僅作為教學導入,繪本利用率極低,繪本與寫話被人為隔離的現象。
由于對課標解讀的粗略以及教學知識的欠缺,一些教師教學目標模糊,導致教學過程混亂,也忽略了對教學目標和教學結果的有效評價,使得繪本寫話教學往往成了走過場,即使有所評價反饋,往往也只是單一的集體批閱的方式,未能針對學生在寫話訓練中出現的諸多問題予以歸納或是單獨輔導,學生寫話能力的提升效果較差。
實踐中,教師要正確選擇繪本的種類,辨別可以作為教學材料的優質繪本來開展寫話教學。在繪本的選擇上,尤其要注重差別化選擇和可接受性選擇策略的運用。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生不同的興趣愛好來選擇適合低學段學生的腦力發育、心理成長特征的容易理解、容易模仿的繪本;同時,也要根據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有針對性地進行語言和表達訓練,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寫話興趣。基于可接受性選擇策略,教師應當選擇能激發學生角色認同感、故事主題貼近學生生活、制作精良、篇幅恰當的繪本,以滿足教學的需求。
選定繪本后,教師應對繪本予以充分解讀。形式方面,要抓住封面、細細品讀,翻讀封底、不漏品讀,背景畫面、充分品讀;內容上,對主要內容進行整體概括和把握,抓住情節,把握關鍵詞,解讀中心思想;語言方面,要注意不同語境下不同文體的解讀,對繪本布局謀篇、遣詞造句的解讀也很關鍵。
教師要充分挖掘繪本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寫話教學。要通過讀繪本充分調動學生寫話的積極性,激發寫話的興趣;引導學生認真觀察,花時間和精力去關注圖片,閱讀圖片傳遞的信息,并用語言表達出來,由此培養讀圖能力;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積累豐富的詞匯,利用繪本積累運用詞語,利用繪本運用經典句式,利用繪本模仿文體結構;充分利用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借助繪本拓展學生的創造思維和想象空間,可以對繪本故事進行適當的延伸;要從讀學寫,培養學生解題和擬題能力,讀寫同步,培養學生概括表達和具體表達能力。
教師要加強理論知識學習,尤其是寫話教學知識的學習,深入解讀課程標準,清晰把握繪本寫話的教學目標。教師要廣泛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采取互動式活動形式,運用任務型教學模式,或是以講故事的形式來開展繪本寫話教學,不斷豐富寫話教學形式。教師要注重學生的知識基礎,循序漸進,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教師要多閱讀繪本,多教學研討,多外出交流學習,不斷提高繪本寫話教學的水平。
為改進繪本寫話教學效果,有必要改進以往單一的教學評價方式,采取多種評價手段,完善評價機制。要重視過程化評價,將教師評價貫穿于寫話教學的全過程,并及時反饋給學生,引導學生自覺地去修改完善自己的習作。實現評價主體多元化,鼓勵學生自評、互評,引導學生在互評中橫向比較并發現自己的不足,在此基礎上,教師再進行總結引導。還可以通過便捷的網絡平臺,讓家長參與到評價過程中來,實現評價形式的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