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汽車工程學院 田松文 王邦軍 程志
由于國家總體戰略政策的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迅速。從2014年開始,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產銷量持續增長,截至2019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已經達到61.7萬輛,比2018年同期增長49.6%。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逐漸擴大,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相關人才的需求也逐漸增大。研究調查發現,如今高職院校培養出來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質量還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長此以往,勢必會影響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還不具備較為完善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更不能圍繞新能源汽車技術設置典型的任務工單來進行實際授課,甚至有些高職院校名義上開設了新能源汽車相關課程,其實質只是在原有傳統汽車課程的基礎上增加幾門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的專業基礎課程。這些均不利于學生對新能源汽車技術新知識的理解和消化。就目前形勢來看,高職院校對于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方向仍較狹窄,不能按照新能源汽車企業的實際需求進行培養。
高校是培養人才的搖籃,而企業擁有充足的資金,同時對市場需求的人才類型把握精準,為了培養能夠滿足市場需求的人才,學校和企業之間應該開展廣泛而深入的校企合作。就目前形勢來看,校企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均不夠,特別是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學校和企業之間不能實現真正的雙贏。當前,校企合作主要存在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是高職院校辦學實力較弱,對企業的吸引力不足;另一方面對于企業來說,與學校共同培養人才所花費的成本和時間周期太長,企業不愿意在長遠的合作教育上有過多的投入,并且在共同培養人才的過程中,高職院校希望企業能夠共建校內外實習基地、提供相應的實習崗位和實習設備等等,導致當前高職院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有名無實。
由于新能源汽車是近些年來發展起來的新興產業,國內外對新能源汽車方面人才培養的研究也不夠成熟。新能源汽車技術又涉及機械、機電、智能化等多學科,學校的知識更新跟不上時代變化的步伐,導致培養出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滿足不了企業崗位的實際要求,同時企業對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工作也比較注重短期回報,缺乏長期的培養投入,從而使學校培養出來的人才與企業整體發展現狀脫節。總體上,新能源汽車領域不僅缺乏既掌握技術又懂管理的綜合性經營管理人才,而且還缺乏知識結構交叉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
由于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開設較晚,有些高職院校都是盲目跟風倉促開設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由于新能源汽車生產廠家眾多、實訓設備價格昂貴、實訓場地面積大等各種因素,導致一些高職院校特別是新開設該專業的院校被辦學規模、專業學生數量和資金短缺等問題困擾,使得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實訓教學基地的建設與人才培養目標嚴重脫節。
開設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的院校普遍集中在高職院校,而真正是新能源汽車專業科班出身的專業教師卻屈指可數。當前已經開設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的高職院校中,專業教師普遍是從傳統汽車專業轉型而來的。然而新能源汽車與傳統汽車不管是從結構上還是從工作原理上來看都有著天壤之別,從而導致教師的教學經驗不足,學生學習吃力的現象出現。
如今新能源汽車行業在國家總體戰略政策的推動下發展迅猛,高職院校在培養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的過程中還存在一定問題,本文主要針對高職院校對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展開分析和探究,并建議從構建科學的課程體系、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機制、建立有效的人才培養機制、建設完的善實踐教學基地、加強師資力量五個方面完善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培養途徑。希望本文能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為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提供一定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