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駱佳佳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呢?除了實驗,我們還可以用什么方法來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呢?《荀子·儒效》中有云:“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贝笠馐牵憾迷S多道理卻不付諸實踐,雖然知識很豐厚,也必將遇到困厄。這名句體現了荀子的“知行”觀。在社會生活中,“知”很重要,無“知”就沒有人類文明,但“知”并不是目的,“知”是為了“用”,“知”而不會用,不能變成行動,再豐富的知識也無用,而且在實踐過程中必將遇到重重困難。在化學教學中如能“知行統一,學以致用,學而有用”,也必然會大大提高學生對化學學科的熱愛。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衣服的材料多種多樣,常見的有棉、絲、毛、粘膠纖維、銅氨纖維、滌綸(聚酯纖維)、腈綸等。在我們學習有機化學纖維素性質時,可以把常見的幾種衣料放在一起對比學習,或者讓學生自己翻開衣服內標看看自己衣服的成分。衣服材料按照來源不同,分成天然纖維如棉、麻,人造纖維如粘膠纖維、銅氨纖維,合成纖維如滌綸(聚酯纖維)、腈綸等。在教學中可以對三種不同纖維的區別和特點加以說明,在介紹聚酯纖維時,乙二醇和對苯二甲酸的縮聚反應加以學習,在介紹腈綸時,腈綸的原料是丙烯腈(CH2=CHCN),丙烯腈通過加聚反應變成聚丙烯腈,然后通過噴絲、紡織便成了腈綸纖維。人們都喜歡穿羊毛衫和羊毛外套。俗話說“羊毛出在羊身上”,但也有不出在羊身上的“羊毛”,這就是在百貨商店充滿大量毛線柜臺色彩特別耀眼的腈綸毛線。有“合成毛線”之稱,它的學名叫聚丙烯腈,它具有羊毛的特點,且有優于羊毛之處。腈綸是怎樣合成的呢?制取腈綸的原料是丙烯腈(CH2=CHCN),丙烯腈可以由電石制造,也可以用石油裂解和煉油廢氣中的丙烯來制造,丙烯經過氨氧化后,便成了丙烯腈,丙烯腈通過聚合反應變成聚丙烯腈,然后通過噴絲、紡織便成了腈綸纖維。在各類織物洗滌時,應根據織物的質料選擇適宜的清洗材料。例如,毛/絲成分為蛋白質耐弱酸怕堿,應該選擇中性洗滌劑(如絲毛凈),棉/麻成分為纖維素耐弱堿怕酸,應該選擇堿性洗滌材料(如肥皂/洗衣粉等)。
自古,民以食為天。了解掌握一些化學知識,會讓你的飲食習慣更為科學健康。當代社會飲食中的化學知識是不勝枚舉。例如,家長為了同學們的健康成長會給你們吃一些有營養的東西,牛奶肯定是不可少的。有些同學喜歡喝加糖的牛奶,所以家長在煮牛奶時就把牛奶和糖一塊煮,也可能是用微波爐加熱。另外,有些同學喜歡在牛奶里加入果子露或巧克力同飲,這些都是錯誤的食用方式,我們用化學原理來解釋一下。牛奶中的賴氨酸與糖同煮,在高溫作用下會產生梅拉德反應,生成一種有毒物質——果糖基氨酸,這種物質不會被人體消化吸收,使對人體特別是對健腦有益的賴氨酸遭到破壞,對少年兒童發育更為不利。別怕,喝牛奶加糖是有正確方法的:把煮開的牛奶裝入碗內,晾至不燙手時,再把糖加入牛奶中攪拌至糖溶化,即可飲用。這樣,牛奶溫度低了,賴氨酸就不會遭到破壞了。
近些年,隨著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喜入新居是一件很值得高興的事,但專家調查關于小兒患白血病卻令人擔憂。近年來,小兒白血病的患者明顯增加,其中90%的小患者家中半年之內裝修過。但裝修材料中的有害物質是否就是小兒白血病的重要誘因尚待進一步考證。但由于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后,白血病人增多和大同地區白血病發病率偏高等現象證明,白血病的發病極有可能與環境污染有關[1]。
近年來,有兒科專家在接診白血病患兒時,有意對其家庭居住環境和生活習慣進行了調查,九成患兒的家長承認自家最近曾經裝修過,而且大多是豪華裝修。醫學專家推測,裝修材料中的有害物質可能是小兒白血病的一個誘因,芯板、櫸木、曲柳等各種貼面板和各種密度板中含有甲醛、油漆中含有苯乙烯和部分大理石地面的輻射,可能是罪魁禍首,因為甲醛和苯乙烯都是國際衛生組織確認的致癌物,苯可以引起白血病和再生障礙性貧血也被醫務界公認。而這些污染氣體釋放緩慢。據了解,人造板材中甲醛的釋放期一般為3~15年。所以,新裝修的房子最好經過一段時間的開窗通風后再入住[2]。
綜上所述,化學知識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它極大地改善著我們的生產生活,但對一些化學知識的不了解和應用不當,也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麻煩和傷害。所以,我們更要進一步學習化學知識,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趨利避害,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