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呂瓊慧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深入和發展,初中語文寫作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個性化思維,個性化作文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對同一主體的作文會有不同的觀點、思想感情等,寫出的作文也有一定的差異。教師在初中語文個性化教中要尊重學生間的差異,讓學生勇于展現自己的想法,引導學生大膽創新、展現個性,讓學生學會通過自己獨特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的思想被條條框框所束縛,思想故步自封,每天只知道背誦、刷題等,慢慢的,學生的思想不夠活躍,個性得不到體現,甚至被磨滅,學生寫作文時就會按照作文書或教師講授的模式生搬硬套,缺少自己獨特的見解及自身的真情實感。初中生學生三年的學習就是為了中考,為了符合題目要求,學生會生搬硬套、內容與實際不符、缺少邏輯,這對學生的學習非常不利。
學生進入初中的學習后學習科目上升到9個,學習壓力大,業余時間也大大減少,家長也認為課外閱讀浪費時間,有時間不如多做幾道題,背幾首文言文或者古詩,這就導致學生閱讀興趣大大降低,寫作文時就會出現沒有內容可以寫。閱讀是日積月累的過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當知識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就會出現質的飛躍,面對寫作時也是下筆如有神,不會出現胡編亂造的現象,這也是凸顯學生個性的體現。
教師針對寫作要求,對學生的要求也要放低。當給學生作文題目,但是沒有任何要求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起初學生肯定會出現不知所措的現象,更不知道如何下筆,教師要盡自己最大的可能為生排除憂患,讓學生輕輕松松寫自己的作文,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批閱過程中教師要發現學生的長處[2],給學生積極的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勇敢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使學生的作文向更深的層次邁進。
例如,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后,學生對文章的寫作手法、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所了解。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圍繞魯迅先生進行寫作,學生可以選擇魯迅先生的一件事情進行描寫,但這種文章很容讓學生進入講述事跡的誤區,使文章失去本身的精彩。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投入自己的情感,通過一件關于魯迅先生的事件,寫出自己的情感,如他身上有哪些優秀品質我們值得學習,有哪些是新時期的我們應該避免的,這樣會使文章更加生動,更富有情感,同時將學生的作文推向更深的層次,讓學生的文章更富有靈動性。
初中生面臨著中考,學習壓力大。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只是一味地背誦、刷題,成為學習的機器。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會將學生的學習內容局限在課本教材中,雖然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經過專家仔細斟酌選擇的,但還是會有局限性。因此,在初中語文個性化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使學生閱讀到不同風格、不同內容的文章,并通過課外文章的閱讀,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豐富學生的作文內容。
例如,學習《走一步,再走一步》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假如只有三天光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等,使學生通過不同作者的描述,感受不同的寫作手法,豐富學生的思想。同時,學生還能積累到更多寫作經驗,豐富自己的作文內容,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提高學生的作文質量。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個性化作文教學時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尊重學生的情感表達,引導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增加學生的閱讀范圍,引導其積累更多寫作素材,使學生的作文內容更加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