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照文
(武威職業學院 甘肅·武威 733000)
當前時期,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加、各企業單位對人才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社會競爭異常激烈的現實情況使得每年的高等高職院校畢業生面臨著非常嚴峻的就業形勢。為了更好地促進就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被提出并在教育領域積極踐行,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為社會發展培養既熟練掌握專業技能又有創新創業能力的高素質高水平人才,是促進就業的有效教育模式。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是實踐性較強的一門專業,實現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是十分必要的。
高職院校向來十分注重學生的專業教育,在專業學習的過程中,設置相應的專業課程讓學生掌握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但專業教育要達到的目標在于為社會培養具有創新思維以及具有高綜合素質的人才。在新時期,高職教育積極探索新的教育模式,除了讓學生掌握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以外,還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模式,將創新創業實踐與專業課程內容相結合,是符合時代發展的新型教育模式。比如高職院校的建筑工程技術專業,高職院校設置相應的建筑工程專業課程,讓學生加強知識理論的學習,幫助學生在學習中建立起全面專業的理論知識體系,這樣才能夠為后期的建筑工程創業實踐任務提供相關的理論指導,為未來建筑領域創新創業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因此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過程中,專業教育是創新創業教育的理論基礎。[1]
如今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才是理論知識完備、實踐能力強的全面發展新型人才。針對社會發展的需要、人才市場的要求,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既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也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十分契合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高職院校著重學生的實踐技能的培養,鼓勵學生參加各類社會實踐項目和比賽項目,旨在加強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而專業教育方面,主要是在科學的專業課程中傳授相關知識體系,讓學生加深對自己所學專業的了解與認識,進一步提高自身的理論知識水平,為將來的就業或創業提供理論指導。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學生,要求對建筑領域的理論知識掌握扎實以外,還要能夠在建筑工程項目實踐中加以創新,才能促進往后的創業或就業。
(1)對于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認識有待提高。由于創新創業教育興起時間不久,一些高職院校對于創新創業教育的具體內容和模式缺乏深入的理解,對它的認識具有片面性。將它應用于學生教育時,沒有有效的和專業教育融合在一起。比如建筑工程專業,學校主要是開設相關的公共基礎課、公共選修課或者是一些創業培訓來實現創新創業教育,很多課程和培訓也是比較偏離專業化的,不具備專業級教育,而且課程形式單一,而且這樣一來,創新創業的開展范圍就被縮小,學生也不能有效開展創新創業活動。[2]
(2)教師的創新創業能力有所欠缺,教學模式和方法不適用。一些高職院校為了更好地給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學生提供創新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專門研究設置一些專業實踐課程,并專門邀請本院或其他院的老師組成專業教師團隊負責授課。但是在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自身沒有經歷過創業實踐,創新能力和經驗有限,也沒有系統化學過創新創業教育內容,創新創業綜合素質和能力不夠,給學生提供的教學內容有所偏差,教學模式和方法也不夠創新,再加上課程開展過程比較倉促,時間也比較短,無法真正的指導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活動,課程收效甚微。[3]
(3)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實踐平臺不足,參與度低。高職院校對于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離不開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實踐平臺,積極為創新創業教育創造有利的條件。但從目前階段來看,大多數的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實踐平臺似乎只是學校的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或創業園,有限的實踐平臺不能夠滿足學生的實踐需求,也不能夠有效開展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教育模式。
學校也會積極開展一些相關的創新創業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將所學專業知識運用于實踐活動中,提升學生自身的實踐技能和創新能力,并在實踐中收獲一些創業技巧和方法。或者鼓勵學生參加全國或者全省的創業大賽、科技創新項目比賽等比賽,使學生在比賽中鞏固專業基礎知識,培養創新思維,提前感受創業的過程。但是無論是學校的實踐活動還是全國全省的相關實踐競賽,能夠參與進去的只是少數人,參與者能夠得到鍛煉,提升能力,而沒有參與的學生專業知識和能力都得不到提升,實踐活動參與度低,覆蓋面比較狹窄。
(1)提高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認識,建立完備的課程體系。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在于加強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培養,這個目標是建立在專業教育的基礎上的。高職院校必須深刻認識到二者的關系,有效的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課程體系相結合起來,以學校自身的人才培養目標出發,優化學校的相關課程體系,實現二者的有機融合。針對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學生,要建立完備的的課程體系,除了基本的理論基礎知識課程學習以外,應該著重實踐課程,實踐課程的比例可以適當調高一些。同時在發揮專業教育主導地位的基礎上,把創新創業的教育理念融入到專業課程里面,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創新創業思維訓練,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4]
(2)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打造專業的師資力量。由于教師缺乏創新創業的專業能力和教學經驗,高職院校需要加強專業教師和創業導師的培養和建設。學校可以鼓勵建筑工程領域的教師參加項目培訓,去相關企業或創業園區體驗實際項目的開展過程,或者鼓勵專業教師到相關企業掛職以便了解建筑行業的發展前景,提高在本專業開展創新創業教學的能力,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實踐指導。學校還可以邀請建筑領域的創業者或者企業家到學校為學生開設講座或者親自授課指導,成為本專業的創業導師。[5-6]此外專業教師的在教學過程中要創新教學方式,除了知識的傳授外,還要注重科學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
(3)構建豐富的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實踐平臺,提高實踐基礎。高職院校的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要想有效實現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就需要構建較為豐富的教育融合實踐平臺,提高學校的實踐基礎。除了鼓勵學生多參加學校開展的實踐活動和其他的相關競賽項目以外,合理利用現有的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或創業園,開展創新創業培訓,鼓勵學生大膽進行創業和實踐,專業教師帶隊進行創業項目的開展。另外學校還可以進行校企合作、增加建筑領域科研實訓,讓學生在實踐中提高創新創業能力。[7]
為了培養新時代的創新型和實用型人才,高職院校積極探索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相互融合的新型教學模式,促進學生不僅能夠收獲專業知識技能,還能鍛煉創新創業能力,促進就業的同時,也有助于改善當前建筑行業的泡沫現狀,這是符合時代發展需求和提升教育質量的有效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