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海 劉志宏
(桂林理工大學理學院 廣西·桂林 541004)
2016 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召開后,課程思政已成為一個研究熱點,取得一批富有成效的研究成果。2017 年底教育部黨組印發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明確提出要大力推動以“課程思政”為目標的教學改革,為課程思政建設與發展進一步指明了方向、明確了要求。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高校思政建設,發表過一系列重要談話,為高校思政建設指明了發展方向,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指引。2016 年12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由此可知,加強各類課程思政建設,真正做到“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思政觀的根本要求和重要舉措。
文[1]給出了課程思政基本含義:“課程思政”是指所有課程的知識體系都體現思政德育元素,所有教學活動都肩負起立德樹人的功能,全體教師都承擔起立德樹人的職責。高德毅和宗愛東在文[2]中進一步指出要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必須充分發揮課堂育人主渠道作用,推動“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的立體化育人轉型。肖香龍和朱珠[3]認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構建“大思政”格局,促進“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轉變。要促進“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轉變,必須要將課程思政理念與具體課程相結合,并且落地生根、開枝散葉。
數學分析是一門學科基礎課程,是所有數學類專業的第一基礎課程,開課時間一般是大一和大二,是課時最長、教學內容最多的核心課程,是很多后續專業課程的先導課程。在大思政觀的背景下,提升“數學分析”課程思政建設成效是新時代課程思政建設的必然要求。需要加大數學分析課程教學內容中思政因素的挖掘,積極開展數學分析課程思政的實踐與探索,是落實“三全育人(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具體行動和有益嘗試。
起源于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其基本要求是案例要真實可信、客觀生動且多樣化,與教學內容具有高度的相關性,案例內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具有典型意義。數學分析課程教學內容中存在大量與思政相關實例,如分段函數與出租車計費密切相關,可讓學生調查了解某個城市出租車計費方式,培養學生了解社情民意,多接觸社會實際,提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數學分析課程思政教學改革過程中,應遵循案例教學法的基本要求,將數學分析課程思政實例案例化,并聚集成庫,使得這些思政案例具有可推廣和可復制的價值。數學分析思政案例庫建設是提高課程思政建設成效的很好平臺和重要載體,是解決課程思政與專業課程有機融合這個難題的有效方法。
為了提高數學分析思政建設成效,推進數學分析思政教學改革深入發展,必須以思政案例庫作為支撐。在數學分析課程思政案例庫建設過程中,應堅持如下原則:
(1)主線原則。由于數學分析課程教學內容是經過長期凝練形成的十分完整知識體系,有十分鮮明的知識主線,數學分析知識體系都是圍繞極限方法這一主線展開的,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是十分嚴密的,而數學分析的每一個思政案例都是基于某個知識點所蘊含的思政元素拓展而來的。因此,在數學分析課程思政案例庫建設過程中,首先應該綜合考慮確定一條與數學分析知識體系相吻合的建庫主線。在此基礎上開展每一個數學分析課程思政案例的設計工作,使得整個數學分析課程思政案例庫主線突出、特色分明。
(2)整體性原則。以往數學分析課程思政案例都是比較零散的,不成體系,為了改變這一狀況,必須對數學分析課程思政案例進行整體性設計,把零散案例匯集成庫,串珠成鏈,提高數學分析課程思政案例的針對性和條理性,突出數學分析課程思政整體性功能。
(3)立體化原則。由于數學分析思政案例庫是由若干個具體思政案例組成的,這些具體案例有的沿著數學分析知識主線的思政元素縱向展開的,有的則是綜合了其他學科知識的思政元素橫向展開的。因此,數學分析思政案例庫建設應該從縱橫兩個視角加以整體性推進。
(4)動態性原則。由于數學分析的教學內容和對象會適時發生變化,形勢發展也會發生變化,因此,數學分析思政案例庫建設也要與時俱進,在堅持相對穩定的前提下,要對數學分析思政案例庫中的內容進行適當增減或修訂,進行動態管理與維護,使之更加貼近學生、貼近教學實際,更具時代性。
數學分析思政案例庫建設要結合學科專業特點,更要反映自身特色,還應具有時代特征。因此,數學分析思政案例應該具有思想性、哲理性、時代性且要短小精煉的特點。為此,應從以下三個方面著力,加強數學分析思政案例庫建設。
(1)充分挖掘數學分析關鍵知識點所蘊含的思政元素。數學分析思政元素通常是蘊含在相關知識點之中,因此,要對數學分析知識點,特別是關鍵知識點中所蘊含的思政元素進行梳理,通過系統分析、深入挖掘、加工凝練,使之形成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且參考價值高的思政案例。以案說理,以案明理,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透徹地理解知識點與相關思政內容之間的邏輯關系,加深對所學知識點的理解掌握,同時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素養。圍繞“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結合”的課程目標,充分挖掘數學分析所蘊含的思政元素,構建富有生命力的數學分析思政案例庫,有利于促進數學分析知識教學與思政教學有效融合。
(2)充分調動師生積極性,協同構建特色鮮明的數學分析思政案例庫。數學分析思政案例庫主要是面向學生,為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復合型人才服務的。在數學分析思政案例庫建設過程中,師生要齊參與,加強交流溝通,答疑解惑,形成良性互動,產生思想碰撞,最終達成思想共識,很好地解決在數學分析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思政問題。學生不應是數學分析思政案例庫建設的旁觀者,更應是數學分析思政案例庫建設的積極參與者,以主人翁精神積極參與數學分析思政案例庫建設。要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深入了解學生的想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充分保障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師生協同作戰,一定能構建特色鮮明的數學分析思政案例庫。
(3)以數學分析思政案例庫建設為抓手,推動數學類專業課程思政的整體建設。數學分析在數學類專業課程體系中處于龍頭地位,進一步學習概率統計、數值分析、復變函數論、常微分方程、實變函數與泛函分析等后繼課程的階梯,還是數學類碩士研究生的必考基礎課之一。而落實“課程門門有思政,教師人人講育人”是新時代課程教學的必然要求,基于數學分析在數學類專業課程體系中的重要性和基礎性,通過加強數學分析思政案例庫建設,以此為抓手,開山辟路,為數學類專業其他后繼課程思政案例積極經驗,帶動數學類專業課程思政的整體建設,進一步推動數學類專業思政建設,增強數學類專業課程思政的思想性、理論性和針對性,提高數學類專業課程思政的親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學生將受益無窮,可為培養更多優秀數學人才添磚加瓦。
(1)提高思想站位,充分認識數學分析思政案例庫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因此,提高思想站位,充分認識加強高校思政建設的重要性。加強新時代課程思政建設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思政觀的重要舉措。進行數學分析思政課程建設時,如果沒有典型案例作為基礎,猶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需要將數學分析思政典型案例聚集成庫,增加數學分析思政建設的前瞻性、針對性、計劃性和整體性。通過數學分析思政案例建設使數學分析思政建設系列化、系統化和整體化,防止專業課程思政碎片化、零散化。通過數學分析思政案例規范化建設,真正使數學分析思政教學做到有據可依,有章可循。
(2)精心修訂數學分析教學大綱,明確數學分析思政的教學目標。以“課程思政”為目標,修訂數學分析教學大綱。現行數學分析教學大綱一般較少地融入課程思政理念,因此,在“大思政”觀的指導下,對現行數學分析教學大綱進行與時俱進的修訂更新是十分有必要的,修訂出更適合形勢發展趨勢的新大綱,用以指導今后一段時期內專業數學分析思政教學改革。數學分析思政團隊要將對數學分析的教學目的、教學要求、教學任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進度、授課形式、以及考核知識點等進行認真修訂,使新大綱融入更多、更具有時代特征的思政內容,為數學分析課程思政實踐與探索打下扎實基礎。修訂后的教學大綱,必須明確價值引導、能力培養和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課程教學目標,結合數學分析的教學內容實際,明確思政教學的切入點、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制訂評價思政教學成效的標準,強化專業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有機融合,突出專業教育的思政育人效果。
(3)認真編撰數學分析思政典型案例,構建數學分析思政案例庫。根據修訂后已融入“課程思政”理念的數學分析教學大綱,深入挖掘數學分析思政元素,精心編撰數學分析思政典型案例,這部分工作主要由教師團隊完成,但需要充分發動學生積極參與案例素材的收集工作,使案例更加貼近學生實際、使所編案例更加鮮活,更加符合學生的期待。數學分析思政典型案例中的思政元素要與學科知識緊密關聯、有機融合,突出思政育人功能,提高思政元素的感染力,提升思政育人效果,充分激發學生對思政育人的認同感。
(4)把數學分析思政案例融入課堂教學,充分發揮數學分析課程思政育人功效。數學分析課堂教學過程中以往通常是知識講授時間長,基本都是滿堂灌,為了有效避免這種狀況,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適當引入與數學分析知識相配套的課程思政案例,一來豐富數學分析課堂教學內容,二來使數學分析知識和思想教育更加有效融合,在傳授數學分析知識的過程中讓學生接受思想教育,并且真正入心入腦。由于課堂教學是發揮課程思政育人功效的主渠道、主陣地,只有很好地將數學分析思政案例融入課堂教學才能更好地發揮數學分析思政案例庫的應有作用。因此,任課教師必須在課堂教學中要做到融會貫通地運用數學分析思政案例,使數學分析思政案例在課堂教學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引導學生在掌握數學分析知識的同時更能提升人生價值。數學分析思政元素案例化,使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進行思政教育時,真正做到有案可依、有例可循,避免臨時拼湊數學分析思政內容,同時避免思政教育牽強附會、生搬硬套之感。
數學分析思政案例庫建設既要有課程特色,又要具有專業特點,更要反映時代特征。進行數學分析思政案例建設有利于找準數學分析思政課程切入點,才能更好地挖掘數學分析課程思政元素,使數學分析課程思政內容系列化、模塊化。數學分析思政案例要真正做到貼近生活、貼近事實、貼近學生、貼近課程的思政教學目標。通過深入挖掘、凝練數學分析知識點中所蘊含的思政因素,將其加工整理形成數學分析思政典型案例,這些典型案例既要有課程特色,更要有時代特點,還要充分反映習近平新時代思政觀。以全程、全員、全方位“三全”育人的大思政觀作為指引,強化數學分析思政案例建設,要在“建”上見功夫,在“用”上見實效,不斷提升數學分析思政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