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龍
(平度市舊店鎮大田中學 山東青島 266700)
1995年7月,我畢業于青島大學師范學院中文系,至今二十多年來,一直扎根農村,從事農村初中語文教學,親身見證了農村教育的長足發展。國家對農村教育的重視程度日益提升,無論是師資力量還是硬件建設都較以往有所改善,農村的教育教學環境也大大改善,教育教學成績也顯著提高。但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村孩子,特別是學業成績優秀的農村孩子,進城讀書現象日益普遍。隨著農民經濟收入的日漸提高,他們對孩子的培養更加重視,于是,農民們的孩子,從小學四年級開始,一直至六年級,經過層層選拔,約30%成績突出的孩子紛紛被送到縣城讀書,剩下70%左右成績相對薄弱的孩子仍留在農村就讀,這就導致農村初中教育教學成績與城市初中教育教學成績差距逐漸拉大。
農村中學生各科基礎相對薄弱,以語文為例:2017級新生,初一第一學期語文平均績只有50多分,我在平日的教學過程中發現,孩子們除了基礎薄弱,一半孩子連作文都不會寫。有的學生只寫了幾行寥寥幾十字,甚至只寫了一個題目,便停筆不前了。導致全班作文平均得分只有2O多分。面對農村初一新生這種不會作文的現象,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我決定從兩個方面加強訓練:一是夯實雙基;二是注重加強學生的說話和作文訓練。
為了夯實雙基,我決定從拼音、漢字、造句、朗讀這四個各方面加強訓練。正所謂,“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語文教學尤其如此。
首先,加強拼音訓練。在作業批改中,我發現班里一個學習成績相對較好的孩子竟然把下蹲的“蹲”的拼音“dun”寫成了“duen”,更有不少孩子連最起碼的5個元音字母a,o,e,i,u都不明白。于是,我在平時的教學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把《漢語拼音方案》帶領孩子們再重新學一遍,并在平時語文教學中加強訓練。
其次是加強漢字的訓練。為了改變錯別字連篇,書寫潦草不規范的現象,我制定了“每日一練”的訓練計劃,印制了《大田中學書法天天練》100字的活頁紙,發到每一個孩子手里,天天收取,檢查,批改,表揚先進,激勵落后。每學期進行兩次比賽,一次是書法比賽,比的是書寫規范度;一次是漢字聽寫大賽,比的是書寫正確率。我把比賽結果和優秀作品,在教室的走廊展板上予以公示和展示,給進步的孩子以充分的肯定。孩子們看到自己的作品懸掛在教室走廊的展板上,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心里更是美滋滋的。通過有計劃的訓練和比賽,孩子們的漢字書寫水平和正確率穩步提升[1]。
另外,我還著重對孩子進行造句訓練和朗讀訓練,每堂課前3分鐘,交叉進行。“課前3分鐘造句”訓練,是指定3到5個關鍵詞,讓孩子們串聯起來,講一段100字左右的話;“課前3分鐘朗讀”訓練,是讓孩子們自選一段話,進行有感情朗讀。這看似短短的3分鐘訓練,卻大大提升了孩子們的語言表達及朗讀水平。
通過加強雙基,注重加強學生的口頭說話和作文訓練,讓這群農村孩子,學會表達,學會作文,達到提升語文成績的目的。
為達到這個目的,我確定了一個明確的目標:一是讓孩子們通過三年的努力,一年一個臺階,最后讓所有孩子都變成有思想、思路清、有情感、善表達的作文能手,也為孩子們的成長奠定堅實的文學根基,從而達到全面提升農村初中語文水平的目標。
為此,我進行了兩大訓練:一是加強說話訓練;二是加強各種寫作訓練。
為了提升孩子們的口頭表達水平,我設計并進行了系列活動和比賽。利用每天的晨讀時間,拿出10分鐘時間,從周一到周五,進行了講故事,評時事或評價一個人,說說心里話,賞一首詩,演講等不同的口頭說話訓練內容,讓每周的說話訓練都新穎別致,角度不同,輻射面大,訓練效益高!結合訓練內容,我每學期配合著進行“講故事比賽”,“詩歌朗誦比賽”等,激勵孩子們的學習熱情。
以講故事訓練為例。每周訓練的內容主題各不相同,第一周可以是“成功來自于習慣”,第二周的主題定為“成功源于勤奮”,第三周的主題定為“我的偶像”……通過這樣的訓練,大大激發了孩子們的讀書熱情,學生在提高口頭表達水平的同時,也積累了豐富的作文素材,為寫好作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為了提升孩子們的書面表達水平,我通過日記、周記、每月一文、做讀書筆記,寫觀后感作文競賽等這一系列寫作活動和比賽,讓學生一邊練筆一邊積累,老師適時指導,學生厚積薄發,作文水平高漲。
以寫周記為例。孩子們一開始覺得每周都一樣,周記內容枯燥單薄、空洞無物。我就指導學生嘗試寫一寫每周最開心的事,最難忘的事,最感人的事,最勵志的事,最想說的話,自己學習上的進步與不足,生活中的煩惱和困惑……抓住任何一點,說出自己的心里話就好。慢慢的,孩子們的周記字數從300字,長到600字,甚至800字。內容漸漸豐盈了,感情更加細膩了,思想更加成熟了,表情達意也更準確了[2]。
三年來,孩子們的作文水平,一步一個臺階,穩步提升,語文成績也節節高升。從初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的50多分,一直到現在初三的接近8O分,我和孩子們收獲了成績的同時,更收獲了滿滿的自信和成功的滿足感。通過夯實雙基,加強農村初中作文教學,讓每一個孩子都有話可說,并成為作文達人,為提升農村語文教學水平找到了一個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