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杰
(廣東省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新民中學 廣東湛江 524000)
體育有效教學,即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獲得相應的體育技能,從而保證課堂教學質量。隨著家長對學生身體素質的不斷重視,體育課程的重要性也逐漸凸顯出來。通過有效的體育教學,能讓學生快速掌握體育運動的技巧和動作核心,在避免學生受傷的基礎上,增強學生的個人體質,提高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有效教學既是一種結果也是一種效果。體育課堂有效性教學的概念是,教師在體育教學中,通過結合體育課本內容及自身知識的掌握程度,將義務教育中的體育技能、知識傳授給學生,而學生能夠掌握體育技能的程度、知識記憶學習的多少,就是體育課堂教學的效果或結果。教師在教授初中體育時,為了更好地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即達到有效課堂的目的,需要將體育課堂中存在的問題整理出來,并通過自己或請教他人等形式,將問題解決掉,只有將課堂中的問題處理妥當,才能促進體育課堂的有效教學。
在我國傳統的應試教育中,無論是在中學階段還是在小學階段,基礎教學課程都設有考試系統,通過各個學科的考試結果,反映出學生和學校的能力水平。因此,每個和考試有關的學科都會得到學校的重視和關注。而唯獨體育課程,由于不涉及考試,被許多學校輕視,對于體育教學內容,也由教師隨心安排和制定。
基于上述原因,導致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認知出現偏差,在參與體育課程時,缺乏相應的參與性和積極性,從而降低了體育教學效果,對教師開展體育有效教學產生了重大阻力,嚴重阻礙了體育教學的現代化進程。
體育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教學。學生在學習其他學科知識和內容的時候,能夠通過書本及時了解到課程內容,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起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上文提到,在大部分的中小學校園,由于學校對體育課程的不重視,教師在教授體育知識和內容時,往往根據自己對體育的理解,設計和制定體能和力量的課程內容[2]。學生在參與體育課程的時候,由于缺乏書本的參照,對教師即將教授或正在教授的內容感到迷茫、疑惑和不解,大大打擊了學生的體育學習熱情。
同時,教師在教授體育知識的時候,為了讓學生在短期內掌握所學內容,通常都會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教師一個人在課堂中滔滔不絕地講解,學生在下面用消極的態度學習知識。之后,教師為確保當堂課程的教學質量,要求學生對同一個動作進行反復練習,以達到體育教學目的。但由于初中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階段,這種單一的教學方法,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出現學生上課走思、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形成了惡性的體育教學循環。
在體育教學中,為了快速完成教學任務,教師通常讓學生及時掌握體育技能,在教學中,不僅教授的動作、技能較少,還會對動作、技巧進行多次、重復的講解。學生長期處于枯燥、無聊的內容學習中,會產生聽覺神經疲勞,因此,常常是教師講解多次后,學生仍沒有掌握知識內容,需要教師再次講解。在這種教學氛圍中,學生學不到有效的知識內容,教師的工作任務卻越來越重,阻礙了有效課堂的開展。
教師在教學領域處于基層執行者的層次,僅靠教師個人觀念的改變,依舊難以開展有效的體育教學活動,需要學校教學政策和教學理念的共同支持,為教師構建體育有效課堂提供動力。同時,隨著新課標的提出,學校應緊跟全新的教學理念,注重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重視學生的全方面發展,同步提高學生的德智體美綜合核心素養能力。在教學期間,學校需要時刻把握教育部門最新的指導政策,并對全新的教學政策和理念,進行多角度的分析和深層次的理解,這樣能更好地服務于教學目標。同時,學校在理解教學理念的基礎上,要制定出符合學校實際情況的教學政策,且要求教師嚴格按照教學政策執行。
隨著核心素養教學理念的提出,不少學校開始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其中,體育課程也逐步被納入學校的教學重點范疇,為了更好地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學校和教師采取了一系列的方法和教學設備,從而打破傳統體育教學中,方法單一、內容枯燥的局面,學生在學習體育課程中,不僅越來越有動力,學習效率也越來越高。
在體育課堂中,為了讓學生盡快掌握體育動作技巧,盡快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往往會在整節課堂中教授一系列的體育動作和或運動項目要領[3]。雖然教學內容對學生非常重要,但體育課程的教授方法同樣重要。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合理、科學的教學方法,能讓教學效果“事半功倍”,更好、更快地實現體育教學的有效性,減輕教師在教學中的工作壓力,讓學生在寓教于樂中獲得體育知識和技能的增長。
情景教學法,是指在教學中融入符合教學內容的場景,讓學生“置身”于場景當中,從而獲得更好的課堂體悟感,讓教學內容更易于學生理解和學習。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長跑”運動時,可以創設一個“抓小偷”的情景:“xx魔盜團成員,在xx學?,F身,A組學生為魔盜團成員,B組成員為FBI密探,下面,老師來講解一下長跑中的注意事項,在奔跑過程中保持均勻呼吸,同時通過雙腿向后蹬地,雙臂前后擺動……”融入情景教學法,能減少學生因枯燥的奔跑帶來的疲勞感,促進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
除了采用情景融合的教學方法,教師還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法。將不同程度或基礎的同學分配到同一小組,教師拋出運動項目,讓學生在小組中討論,并組織比賽,哪個小組說出的動作要領最多,則為獲勝方。其實,構建體育高效課堂的方法還有很多種,需要教師認真觀察和不斷整合。
上文提到,體育教學內容過于枯燥和無聊,降低了學生的參與度。初中生的特點是思維活躍、動手能力極強。因此,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特性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如在教授正式內容前,可以讓學生觀看與課堂內容有關的趣味視頻,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在教學中融入趣味性游戲,讓體育課程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提高學生參與體育課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有效性體育課堂的構建,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的支持,這樣才能更快地推動體育有效課堂的構建。同時,教師制定教學方法時,一定要圍繞學生的特性展開,從而加強學生和體育之間的聯系,為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