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崖
(江蘇省無錫錫山區港下中學 江蘇無錫 214000)
素質教育的全面推行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不僅要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使學生獲得知識,還要加強對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初中生處在三觀形成的黃金時期,此時他們的思想很容易被周圍的環境所改變,而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是無數中國人的智慧結晶,因此,傳統文化教育是初中生必須接受的教育,班級是學生在學校里接受教育的基本單位,所以,班主任可以在班級管理中滲透傳統文化,促進學生更好地了解傳統文化,并以此促進學生自身的發展。在初中班級管理中滲透傳統文化對教師也有很多好處,傳統文化的滲透不僅可以提升班級管理效率,增強學生的整體思想素質,也能改進改善班風,促進文化氛圍在班級內的培養,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有助于學生健康成長,有助于班集體的發展。那么,如何在初中班級管理中滲透傳統文化呢?本文對此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策略:
在教室里的時間占學生學校生活時間的大半,教室是學生在學校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因此,為了落實傳統文化在初中班級管理中的滲透,必須加強教室文化的建設,要在教室中融入傳統文化氛圍。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因此,教室文化建設可以以傳統文化為依托,比如讓墻壁來“訴說”傳統文化,在教室兩側的墻壁上張貼一些名人名言,用來警示和勸誡學生,幫助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1],可以懸掛“三人行則必有我師”,這樣可以使學生了解到從他人身上學習的重要性,促進互相學習的氛圍在班集體中的增長,可以懸掛“厚德載物”,讓學生了解到道德品質的重要性,還可以懸掛“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達到警示學生的目的,不要因為一件壞事很小就去做,也不要因為一件好事很小而不去做,以此促進學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質的形成。能夠張貼的標語有很多,但必須針對自己班級的特點,針對學生的特點不斷改變,要與時俱進,讓學生從中不斷汲取知識,也可以在教室的角落建設傳統文化圖書角,圖書角的藏書全都是有關傳統文化的書籍刊物,如《論語》《弟子規》《孟子》等,這樣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品德,豐富學生的視野,也能讓學生了解到傳統文化,讓學生在充滿書香氣的氛圍中不斷汲取養分,潛移默化地提升他們的思想素質,同時加強班級的凝聚力。
班會是加強班級班風建設的重要途徑之一,在班會中培養學生的品德是非常重要的,班會課是育德的課堂,因此,為了加強傳統文化在初中班級管理中的滲透,必須在班會中融入優秀的傳統文化,因為傳統文化聚集了古人的智慧結晶,可以對學生進行愛國、誠信、明禮、感恩的思想道德品質教育,以此建設優良的班級班風。例如,在開展號召學生好好學習,備戰中考的主題班會中,除了要列舉出本學??忌现攸c學校的畢業生相關的信息,展示高中校園的美麗圖片,也要結合古代科舉制度的流程以及科舉制度相關的故事,不僅要讓學生好好學習,更要讓學生深刻意識到付出和收獲之間的聯系,讓學生思考過程和結果,付出和收獲之間的辯證關系,這樣能讓中華民族的傳統優秀文化和現實生活聯系起來,既有助于傳統文化的弘揚和發展,也能華班會的主題[2]。有句古話說得好,好藥還需好藥引,在班會里“藥引”就是中華民族傳統的優秀文化,只要深度挖掘出中華民族傳統優秀文化的內涵,并將它結合現實情況引入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就能夠激發學生的思考,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優秀品質,促進班級管理。
當今時代是信息社會高速發展的時代,很多學生都有手機,他們在手機上浪費了太多的時間,會影響學業,因此,教師在班級管理中也要為他們的課余生活提供一些引導,比如,可以讓他們在課余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活動,這些活動可以結合傳統文化,促進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提高,如可以在課后組織學生下象棋,組織學生練字,象棋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娛樂活動,屬于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范疇,下棋時要求學生非常安靜,這對培養學生的耐心有很大的幫助,練字時可以讓學生練一些名家名帖,也可以摘抄優秀的傳統文化知識,這樣不僅可以讓他們學習到中華民族傳統的優秀文化,也可以使他們的思想受到良好的熏陶,練完的字可以贈給同學,這樣還能增進彼此的感情,促進團結的氛圍在班集體中的增長,有助于班級管理,也能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的優秀文化。
綜上所述,在初中班級管理中融入傳統文化的方法有很多,只要班主任時時留意,不斷借鑒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有意識地把傳統文化融入到班級中,學生積極參與,就能發揮中華文化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一定能打造出傳統文化氛圍濃厚的班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