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銀
隨著信息技術在教學領域的應用,“信息化教學”一詞被廣泛提及,那么什么是信息化教學呢?信息化教學是一種以信息技術為載體,開發教育資源,優化教育質量的教學方式。在當前教學中,最常見的信息化教學方式就是多媒體的運用,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深入滲透,微課、專業教學軟件的出現也豐富了信息化教學模式。信息化教學為教師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也便利了學生的學習。因此,教師在開展初中數學教學時,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時,可以設計預習微課,引導學生自主預習。以“菱形的性質與判定”為例,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這一課之前,可以設計預習微課。這一課的基礎知識是菱形的概念、菱形與平行四邊形的關系;重點與難點知識是菱形性質定理的探索與證明。教師可以根據知識點的難易進行區別設計。比如,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菱形的概念及菱形與平行四邊形的關系時,教師可以直接創設問題情境,如生活中見過哪些菱形物品;在紙上畫一個平行四邊形、一個菱形,進行對比,探究其中的異同,進而了解其關系等,引導學生思考。在引導學生探究菱形的性質定理時,教師則可以多一些范例講解。像在“菱形的四條邊相等”這一性質的探究中,教師可以在微課視頻中為學生展示例題,例如:四邊形ABCD是菱形,AB=CD;求證:AB=CD=BC=AD。圖形如下:

教師結合例題講解求證過程,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預習質量,促進學生對重點知識的掌握。教師設計微課預習視頻,引導學生在課前自主探究,一方面可以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探究自己的不解與疑惑,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
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時,可以利用相關信息技術軟件,構建高效課堂。以“二次函數的圖像與性質”為例。在開展本課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幾何畫板”這一軟件引導學生探究二次函數的性質。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需要在黑板上不斷畫出二次函數的圖像,還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在計算方面。在“幾何畫板”中,教師則可以直接輸入數值,利用計算機計算和成像,這樣可以節省一定的時間。當然,為了保證教學質量,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主計算,然后再利用“幾何畫板”呈現正確的結果,通過對比引導學生分析。這樣節省下的時間,教師可以用來擴大課堂容量,如引導學生初步接觸二次函數圖像和性質下直角坐標系的建立;或者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鞏固和練習本課的重點、難點知識,比如二次函數與二次函數圖像關系的探究,促進學生切實掌握數學知識。教師借助相關信息技術軟件開展數學教學,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不但能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還能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
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時,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一些抽象的理論轉化為直觀的畫面或情境,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以“投影”為例,在這一課中學生需要掌握正投影的性質,還需要畫出簡單圖形的投影。如果教師單純以理論知識教學,學生由于想象空間能力不成熟,很難掌握這一部分知識。此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正投影、中心投影和斜投射、正投射等方面的直觀畫面。比如,教師為學生播放了這樣一個視頻:有一個漆黑的屋子,等打開燈之后一個人在不同的方位走動,投下不同的影子。教師結合這樣一個直觀的畫面引導學生學習投影,可以促進學生迅速掌握正投影的知識。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將抽象的知識直觀化,不僅可以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學生從本質上掌握數學知識,有利于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使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得到提升。
綜上所述,本文從引導自主學習、構建高效課堂、降低理解難度三個角度,就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數學信息化教學策略進行了探究。當然,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不僅包含這幾方面,教師在教學中還需要不斷開發與研究新的教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