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東東
(山東省聊城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區朱老莊鎮劉集小學 山東聊城 252000)
所謂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就是讓學生以組為單位對知識進行深入探究。在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科學合理地組織學生開展合作探究式學習,可以為學生創造一個寬廣的自我鍛煉平臺,能讓學生在積極探究與思考的過程中,逐步提升自身的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以此實現學生的綜合性成長,推動科學教學任務的高質量完成。
在小學科學教學中,要想保證教學質量,教師首先要注重調動學生參與科學探究的積極性,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充分參與到科學探究中。傳統以教師講解為主的教學模式,學生參與感較低,很難讓他們感受到科學探究的樂趣,這樣的教學模式無法保證學生的課堂學習狀態[1]。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合理落實,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濃厚的探究學習氛圍,能讓學生在同伴的帶領下積極地參與科學知識的探究,以此保證學生科學探究的參與程度。例如,學習“有趣的磁鐵”時,為了保證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程度,教師在教學前可以提前將班級里的學生按照科學探究能力的高低劃分成實力均衡的不同學習小組,讓每個小組在課下提前收集不同的磁鐵,在課堂上共同觀察小組成員在課前所搜集到的磁鐵,并通過觀察試著總結磁鐵的特點,比一比看哪個小組的總結最為完整、準確。讓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科學知識的探究,可以讓學生在同伴的帶領下積極參與到科學知識的探究中,幫助學生深入挖掘到科學探究的樂趣,進而逐步提升學生參與科學探究的積極性,保證科學教學質量。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邏輯思維培養的初始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對一些有趣的事物或問題都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理,具有極強的求知欲望。但在這個過程中,僅靠學生自己的力量對這些事物或問題進行探究,他在摸不著頭緒的情況下,非常容易產生畏難心理,從而逐步消磨求知欲[2]。在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合理落實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不僅可以弱化科學探究的難度,保護學生對科學知識探究的強烈欲望,還能讓學生在有效的探究中形成創新意識與創新觀念,實現學生在探究學習中的綜合性成長,進一步提升科學探究的實效性。例如,學習“彩虹的秘密”時,對于神秘又美麗的彩虹,小學生具有非常強的探究欲望,為了讓學生的強烈探究欲望得到有效保護,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將班級里的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讓學生以組為單位先思考彩虹是什么樣子的,它大多會發生在什么時候,彩虹是如何形成的等。在學生以組為單位探究完彩虹的基本知識以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依據小組的討論結果設計驗證彩虹形成的實驗。因為小學生的學習經驗還不夠豐富,他們在實驗的設計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問題,這時教師就要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適當地給學生進行知識普及,提出一些中肯的建議。引導學生以合作探究式的模式開展科學知識的探究,不僅可以弱化科學探究的難度,保護學生的科學探究欲望,幫助學生高質量完成科學學習任務,還可以讓學生在交流與溝通過程中開闊自己的科學探究思維,提升自身的創新意識,培養自身的推理能力與實驗能力,以此實現學生在科學探究中的綜合性成長,高質量完成素質教育所下達的科學教學任務。
一個班級的學生人數較多,教師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很難顧及每一個學生學習任務的高質量完成,長此以往,會導致班級學生出現兩極分化現象,嚴重影響到班級部分學生在學業發展中的進一步突破[3]。在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合理落實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就相當于為每一個學生的課堂學習尋找了一群得力的小幫手,能讓學生在小組成員的幫助與督促下高質量地完成課堂學習任務,以此保證班級整體教學質量。例如,學習“無處不在的能量”時,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高質量地消化課堂知識,教師可以將班級里的學生分成實力均衡的不同學習小組,并引導學習小組以優帶差的形式開展探究學習。例如,教師在組織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能量轉化小實驗的操作時,為了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到小組合作探究中,教師可以采取抽查的形式檢驗小組的實驗成果,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教師抽查的小組成員未能正確進行實驗過程與實驗成果的總結,那么小組全體成員則要全部接受老師的懲罰,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在集體榮譽感的促使下積極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探究,還能讓一些探究能力較好的學生,積極幫助小組其他成員,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小組成員的督促與幫助下高質量地完成科學探究任務,進而有效避免兩極分化現象,實現班級整體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
總而言之,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非常符合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可以為學生創建一個優質的科學探究學習平臺,實現學生在科學學習中的綜合性成長。為了進一步提高科學教學的實效性,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充分認識到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的重要意義,并通過有效的策略將其落實,讓科學教學能在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帶領下不斷突破教學前進道路上的重重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