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忠
(重慶市綦江區永新小學 重慶 401422)
雖然核心素養一詞的提出已經有一段時間,但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依然停留在傳統教學的范圍中,導致核心素養的培養過程存在一些共性問題。其一,教師對核心素養概念的了解不夠充分,認為核心素養就是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引導學生靈活解決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實際上,核心素養不僅包含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應當包含自主探究,結合所學提出問題的能力,以及在學習過程中創新學習方式,創新學習過程的能力;其二,現階段,對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缺乏程式化的教學方式引領,廣大一線教師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很多情況下,教師結合一些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之后,發現這一方式效果不夠明顯,就只能換用其他方式。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對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方向及實踐策略進行了分析論證。
數學學科的教學內容,具有連貫性及曾進性的特點,因此,作為學生數學學習的起步階段,小學期間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習慣、發展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是非常關鍵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是教師引領學生探索數學王國奧妙、發展學習能力的重要舞臺,教師要善于抓住課堂教學的有限時間,從學習過程入手,穩扎穩打,一方面使學生認識到,在數學學習中正確的計算、嚴謹的測量、準確的統計等都是學習過程中必須具有的特質,另一方面,要結合教學內容開展常規性的訓練,通過訓練逐步發展學生基于該學科學習的意識及能力。譬如,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時,教師應明確教學目標并整合歸納出重難點,對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進行詳細教導,對推導公式進行拓展,并正確運用平行四邊形的知識點解決實際問題。教師在授課時應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引導學生自主解決數學問題,使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落到實處[1]。
合作探究是教學改革所提倡的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學習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引領學生自主學習,通過帶領學生開展有效的合作探究,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首先,教師要注意為學生遴選適合合作探究學習的教學內容,一般來說,與統計相關的教學內容,或者應用型的教學內容,以及需要學生列舉的教學內容都比較適合應用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靈活運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學習小組,作為開展合作探究學習的基本單位,在此基礎上,教師為學生規定合作探究的內容,并規范學生在小組內開展合作探究的具體形式。小學生受年齡特點的影響,往往會在合作過程中走神或跑題,因此,教師可以為每一位小組成員都規定一項屬于自己的任務,使之意識到自己在合作探究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在學生探究的整個過程中不斷巡視,參與學生的活動,如此一來,學生的合作探究更容易成功;最后,教師要注重對小組合作探究進行評價,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提出小組合作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共性與個性問題,以鞏固合作探究的效果。通過以上步驟,學生的合作探究會漸入佳境,其數學思維也會在這一過程中有更加迅速地提升與發展[2]。
數學學科與社會生活的聯系非常密切,尤其是在現階段,上級教育部門對于數學學科的教學考察也更傾向于考察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不僅如此,將學科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密切聯系,還可以使學生感受到該學科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從而提升學生對這一學科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引領學生發現數學與生活之間的關系,并借此為學生帶來更多更加新穎的數學學習體驗。例如,教學“圓柱與圓錐”的相關知識時,很多學生會將圓柱與圓錐的表面積和體積公式弄混,這往往是由于學生缺乏空間想象力,對兩種立體圖形的結構印象不夠明確。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與學生一同尋找生活中的圓柱體和圓錐體,通過尋找,學生會發現這些立體圖形在生活中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比如一段鋼材,就是一個圓柱體,而鋼材的體積,是指這一段鋼材實體部分的計算法方式,而其表面積只是指鋼材能夠用肉眼看到的外表的面積;一個圓錐形的漏斗,計算其表面積時,可以將其用剪刀剪開,使其成為一個扇形,當計算其體積時,實際上計算出的,是這個漏斗的容量,這些內容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中,計算方式與表達方式又都存在差異,萬變不離其宗,所有的差異都可以利用相應的數學公式解答。通過這些生活實例,學生的數學學科體驗會更加豐富,學習熱情也會更加濃厚,其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也會更加高效[3]。
綜上所述,課程的融合是一個不斷發展和創新的過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內容,與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一致。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也是關系到學生未來學習和自我發展的重要條件。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在明確核心素養概念的同時,結合以上教學策略,尋找到各種高效的方法,有效利用課堂教學的陣地,全面開發教學內容,為發展學生基于該學科學習的核心素養而不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