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娟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幼兒園戶外體能大循環活動是幼兒體育活動中的一種表現形式,大循環活動主要根據幼兒園實際情況和場地特點進行更為合理的區域劃分和運動設施建設,從而滿足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需求,以達到增強幼兒體質促進幼兒成長的目的。但很多幼兒園的活動場地有限,幼兒運動設施建設也不夠完善,或是沒有考慮到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運動器規劃,導致幼兒在戶外運動活動中興趣缺乏或無法達到運動需求。以下內容是關于幼兒園如何開展戶外體能大循環活動的具體措施:
為了確保戶外活動能夠長期穩定地開展,學校應根據園內的實際情況,進行全面合理的規劃。在規劃場地前要考慮到氣候、時間等外在因素,也要考慮到幼兒在成長發育中的運動需求。在活動區域規劃中我們需要根據幼兒在哪些項目中活動量的大小進行場地的合理分配。多數幼兒園的戶外場地非常有限,那么,我們可以在規劃活動區域時,合理利用地面、空間、階梯,為孩子打造三位一體的活動區域。通過合理的設計,最大化地將有限的空間變成能夠滿足不同階段孩子需求的運動區域。
戶外器材建設是確保幼兒進行戶外活動的基本條件,我們在規劃好活動區域后,需要根據各個年齡段幼兒的特點和個性需求,為他們提供更合理的運動器械,確保運動器材的多樣性,同時要通過觀察,將在活動中使用率較低或沒有太大價值的運動器械及時更換。這樣,幼兒在豐富多樣的運動設施中才能找到樂趣,得到體能鍛煉。其次,在運動器械投放過程中還要設置一些標志物或使用標識,這樣在體育活動中才能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和良好的行為習慣[1]。
幼兒園的孩子對一些運動器材都非常感興趣,但在沒有教師引導的情況下,往往不會產生很好的運動效果,對此,教師可以利用運動器材探索一些游戲化的體育活動,讓孩子既能保持對這些運動機械的興趣,同時得到更好的鍛煉。比如,小朋友們非常喜歡走獨木橋,教師可將一個班級的孩子分成幾個小組進行獨木橋接力活動,每個孩子在起點的位置拿著一個屬于本組的小玩具,然后拿著玩具走向終點,將玩具接力給下一個小朋友,孩子們通過團隊協作的方式來完成小游戲,看看哪一組完成得更好。這樣既能鍛煉幼兒的平衡能力,也能鍛煉孩子的團隊協作能力。最后根據游戲結果進行點評,教師需要表揚表現好的孩子,對游戲中表現得不是很理想的孩子也要給予鼓勵,提供針對性的方法上的指導,促進幼兒的成長與進步。
在戶外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觀察每個孩子的表現,關注幼兒心理變化。在活動中,我們經常會發現有些孩子對運動特別感興趣,而有些膽怯或性格內向的孩子不會主動參與。教師要針對每一個孩子找到更恰當的指導與幫助,通過鼓勵和引導的方式讓孩子戰勝困難,增強自信心,同時教師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為孩子開展更適合其年齡和興趣的運動項目,讓孩子更科學地得到體力和智力訓練,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戶外活動中有更多的體驗感,從而讓每一個孩子都能主動參與到運動中。
在幼兒園體育活動開展中一定要確保幼兒的安全。針對大型器材,我們需要考慮到是否對孩子有一定的危險性,幼兒園應該對此提起高度的關注,每一項運動器材都要經過嚴格的篩選才能投放使用。很多教師也會和孩子們一起自制一些玩具,也需要考慮到它的衛生情況和安全性。
總而言之,在幼兒戶外體能大循環活動中,我們要在確保幼兒安全的前提下進行合理的場地劃分和設施建設,增強體育活動的趣味性,讓每一個孩子都能獲得成就感與體驗感,從而激發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達到增強體質、促進身心健康發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