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阿芳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構建語文智慧課堂需要在教學中教師設計一些新穎的環節,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信息技術能將語文課文中的內容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來,初中生會對音頻和圖片結合的方式充滿新鮮感,提高在課堂上的專注度,增加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有效構建初中語文智慧課堂。
在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模式中,教師會將固有思維以“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傳遞給學生,學生也會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對文學知識死記硬背,這種學習模式漸漸的會讓學生失去學習語文的興趣。信息技術在初中語文課堂中的運用對教師來說是一項重大挑戰。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豐富資源,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語文核心素養。教師在課堂上可以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對知識進行整合,方便學生系統化理解知識,對知識點進行高度概括,從而提高創新思維能力。
初中語文教師在智慧課堂的構建中需要將學生作為主體,多媒體已成為教師吸引學生課堂學習興趣的主要工具,教師在教學中可采用新型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根據多媒體課件提供的問題進行搶答,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的情況進行針對性的講解。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初中語文智慧課堂的構建。
例如,學習《中國石拱橋》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課件中先觀看趙州橋和盧溝橋的圖片及兩座橋的介紹背景。之后教師通過課件在屏幕上向學生顯示問題:本文的說明對象是什么?學生回答正確答案(中國石拱橋)。教師接著提問:中國石拱橋的特點有哪些?學生根據自己對圖片的觀察搶答,得出橋洞拱形、形式優美、結構堅固、歷史悠久。教師在課堂利用課件對學生采用實時隨機的提問,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增加師生互動環節,和“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不謀而合。
微課是近幾年新興的教學工具,微課具備短小精悍、主題突出的特點,對構建初中語文智慧課堂有促進作用。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微課主題突出的特點為學生營造課堂學習情境,將虛擬性的情境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來,讓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同時感同身受,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學習興趣。
例如,學習《社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微課向學生展示江南景物,讓學生通過生動形象的視頻感受到江南水鄉的詩情畫意。之后,教師可利用微課向學生展示社戲中的一些主要元素(土地神、神棚、白篷船、烏篷船)和社戲片段。這樣的教學模式能使學生體會到江南水鄉的文化生活,感受到農家少年的淳樸善良。教師可讓學生結合微課反復朗讀課文內容,體會景物描寫的詩情畫意和抒情作用,能有效調動課堂氛圍。
論壇不僅可以供學生娛樂吐槽,還能創建學生學習的小天地。初中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建立一個班級論壇,將下節課需要學習的內容公布在論壇上,學生通過網絡搜索和文章預習在班級論壇上表達自己的看法和預習成果,并將自己不會的問題寫在論壇上,可有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例如,學習《山水畫的意境》之前,教師可以在論壇上發表一些關于“意境”的中國古典詩和山水人物畫。教師布置預習任務,讓學生在網上搜集關于李可染的畫風,使學生對作者背景有所了解。學生會對畫作產生興趣,從而積極投入到論壇討論中,并在論壇下方向教師留言自己不懂的地方。這樣一來,教師根據論壇上學生反饋的問題能及時調整教學設計,可促進初中語文智慧課堂的構建。
總而言之,初中語文教師在使用信息技術手段教學的過程中不能過于依賴教學工具,要創新教學方式,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作出相應的教學調整,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積極主動性,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保持專注,有效構建初中語文智慧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