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澤宇 陳 青 劉 寧
([1]海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海南·???570228;[2]海南大學黨委組織部 海南·海口 570228)
根據海南高校育人工作來看,高校輔導員一直都是以一個管理者、服務者的身份出現,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事務性工作占據到的時間相當多,隨著時間不斷的延伸與發展,這也就形成了一種超壓力的工作狀態,高校輔導員也正是因為超強的工作壓力,所以難以提升高校教育工作開展的水平。從高校輔導員工作壓力較大的情況分析來看,可以從這些方面予以理解,首先這些局面的出現明確表示,高校輔導員在展開具體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具有更高水平的部門協同能力,也就是能夠對各個部門的任務與工作,予以更加統籌化的安排。其次,這種局面的出現也同樣說明了輔導員工作的內容具有多樣性,以及實際工作量的負荷相對較大,如果不能在第一時間有效的予以處置,又或者發生了懈怠行為,那么高校輔導員就會發生疲于應付的工作狀態,這是高校輔導員工作開展不應當出現的問題。要想科學有效避免海南高校輔導員工作開展,表現出較大的工作壓力問題,那么也就需要使得高校輔導員具有更加優秀的協同能力才行,所以很有必要展開全員育人協同機制的構建工作。
一般情況下來講,高校機關部門是整個學校得以運行的關鍵所在,它與學生有關學籍管理、團學活動以及后勤保障等工作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因此可以明確的感知到機關部門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伴隨著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工作的不斷推進,具體后勤部門以及社會承包管理部門,將會使得管理以及服務作為主要工作職責,所以較為忽略大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培養,認為它與學生工作職責的關系不大,這樣也就導致了有關人員形成了育人工作管理不好,也管理不了的情況,如果任由其長期發展下去,不僅達不到高校育人的基本目的,同時還很有可能會發生不應有的摩擦與沖突,成為各類突發事件發生的導火索。針對育人工作中出現的這一問題,也就需要引起有關工作人員的高度重視才行。
對于海南高校教育工作開展來講,教師始終都是知識講授、實踐技能傳授的骨干力量。高校教師的教學工作開展,需要緊緊依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展開,也就是按照上課說教為主要教學方式,輔以實訓或者實習環節,來有效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能力。傳統情況下的教師,都是從課業、技能以及技藝等方面展開學生引導工作的。但是隨著國內近些年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海南學校逐漸將教師崗位職責展開了量化考核,簡單的將其概括為,專業教師僅僅只需要對所教授的科目負責,這樣也就直接淡化了海南省高校教師的設計育人功能,從教育發展的根本角度上來講,不利于現有教育的完整性,需要予以優化改良。
海南高校的育人協同機制要想得到最為徹底的構建,那么首先就要協同好思想政治以及特殊群體教育模塊,這是因為學生的思想以及特殊群體教育工作的開展,始終都是一個地方教育發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標準之一。首先對思想政治的情況展開全面分析,海南省高校全員育人機制的構建,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應當將思想政治的教育作為機制構建的基礎,因為從各個方面展開分析,我們都可以了解到,教育的實質除了要使得學生掌握科學技術與知識之外,更為關鍵的便是使得學生思想政治意識能夠更加明確,能夠運用正確的思想政治意識,去解釋、認識出現的社會現象問題。
其次則是特殊群體教育模塊機制的構建。海南當地高校教育機構,還需要留意特殊群體教育模塊構建工作,因為做好這些方面的構建工作,將會使得海南當地教育工作開展水平的質量,始終都處于一個較好的狀態,這是全面化提升海南省高校全員育人協同機制的基礎條件之一,所以需要有關工作人員以一種更加全面積極的態度展開工作。
對于海南高校的協同育人機制構建工作來講,要想使得整個育人工作能夠按照既定目標有效的發揮出應有效用,那么也就應當要科學整個輔導員隊伍、專業教師對于、黨團組織以及社會師資力量等。通過這些環節的資本力量的投入,來進一步有效的提升海南高校育人隊伍的實力,如此才能為整個機制作用的發揮,提供一個較為重要的基礎作用。從另一個角度上展開考慮可知,海南省高校育人隊伍綜合實力的強化,其目的還在于能夠使得機制理念,能夠得到更加深刻化的融入與實現,這是做好高校全員育人協同機制構建的重要基礎。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講,海南省高校協同育人機制的構建,教師隊伍的人員可以從社會人群中尋找具有專業素養的教師,從而利用他們的專業素養,來使得高校協同育人工作,能夠更加有效的得以開展下去。
一般情況來講,協同環境支撐主要集中體現在學校支撐環境、家庭支撐環境以及社會支撐環境整合上。協同育人工作的模式,在具體運行過程中需要不同部門、不同人員付出更多的時間與精力,所以不僅僅需要協同部門的支持、配合,還應當在時間、空間以及人力等方面提供更好的支持,但是這些都需要學校、家庭以及社會多個方面力量的通力配合才行。從另一個方面展開分析,協同教育不單單是一種教學理論,更為關鍵的還是教育實踐,當育人內容、育人隊伍以及環境支撐,都能夠在系統論框架下,科學達到協調平衡狀態,這樣能夠使得教育資源呈現出戶最大化、內耗最小化、教育效率最大化的特征,學生也能夠在其中獲得應有的價值,這同樣表現出了高等教育的真實目標。
在展開全員育人協同機制構建工作時,需要在物質基礎方面,需要積極爭取各項經費支持,確保協同育人運行模式當中的日常管理、建設經費支出,能夠獲得一個較好的經費保障制度。應當有效投入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創建多媒體的客戶端,這樣能夠提供各種符合平臺風格的活動場地,比如溫馨潔凈的心理咨詢室、理論學習閱覽室以及協同育人實踐基地等。
在有效組織育人保障方面,建立教育教學協同育人工作中心,進一步增強頂層設計的專業化以及科學化,這樣將會從全局上高度確保育人目標的統一,教育內容上的一致性以及效果的評估考核具體機制,能夠得到全面化的聯動。還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在城里校外協同育人工作組,應當專門負責整合校際、社會資源等要素,這樣將會切實增強信息聯絡,從而使得整個高校協同育人保障機制得到有效落實。
海南高校應當要進一步整合校內以及社會教育資源,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內涵,從而構建出教學、教育相結合的全員育人機制。落實到具體操作上來講,應當切實把握好第一課堂主陣地,構建出思政類教師與專業課教師的協同育人機制,有效通過學習與交流的方式,使得專業課教師能夠掌握學生心理、思想等方面的問題,科學通過職業素質培訓對非思政類教師展開引導,那么也就應當使得服務以及管理理念能夠融入到第一課堂中。
對于學校管理的部門來講,機制構建工作需要切實將教育與服務,融入到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在轉變管理意識的時候,還需要提升管理人員的思想政治素養與理論水平,通過自身優良的品質,來有效營造氛圍,從而起到學生潛移默化的教育培養。由此可見,注重服務育人的機制往往能夠有效影響學生感性認知,這是高校教學育人不能夠替代的,因此需要重視起來。
通過分析描述可知,基于系統論基礎下的全員育人協同機制構建,在海南高校教育工作開展中,將會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因為機制的完善會使得當地高校的教育狀態慢慢處于一個完善狀態,從而滿足當前社會對于教育的基本需求。主要從兩個方面展開了主題分析,首先在第一個方面分析了海南高校育人工作開展的實際現狀,其次詳細分析了系統理論下高校育人協同機制構建的有效措施,相信隨著有關人員的把握,必定會使得海南地區協同教育理念得到更加全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