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飛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體育與國防教學部 重慶 401331)
2019年10月25日下午,隨著裁判終場哨聲的吹響,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男足再次奪得2019年重慶市大學生校園足球聯賽總決賽乙組男子冠軍。這是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連續第十年獲得重慶市大學生校園足球聯賽總決賽男子乙組冠軍。在2015~2016賽季,學院還奪得了中國大學生校園足球聯賽(高職組)的全國總冠軍,實現了重慶市高校在全國高校足球聯賽中首次問鼎冠軍的重大突破。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高水平足球隊已成為重慶市高校校園足球的“一張名片”。其輝煌成績表明,重慶市高職院校高水平足球隊已強勢崛起。筆者擬通過對重慶市高職院校高水平足球隊的發展情況進行相關研究,促進相關理論和實踐的建設和發展。
作為中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各方面的發展受到了國家和社會的高度重視。足球作為普及率高、影響力大、傳播范圍廣的運動項目,同樣受到了各界人士的極大關注。但高職院校足球運動的發展相對來說不盡如人意,現狀不容樂觀。筆者通過走訪調查發現,作為高職院校足球運動發展的“排頭兵”,高職院校足球運動隊存在不少現實問題,如定位不明確、招生困難、學訓矛盾突出、經費缺乏、教練員執教水平有待提高、競賽機制不完善等。這些都是影響高職院校足球運動發展的重要因素。如果不解決以上問題,運動員就不能科學地訓練、學習,隊伍的發展將受到不利影響,高職院校足球隊的建設也將進一步受到嚴重阻礙,對國家、學校、運動隊、運動員來說,都是不利的。相關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正視高職院校足球隊存在的問題,加強對高職院校高水平足球隊培養成長機制的研究,形成系統的理論。
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相繼頒布了《中國足球改革總體方案》《中國足球協會調整改革方案》《中國足球中長期發展規劃》《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關于加強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隨著相關部門和領導對足球運動的重視和支持逐漸增加,全國各地掀起了一股“校園足球熱”。創辦于2000年由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和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的,中國國內高校參與范圍最廣、競技水平最高、影響最大的足球聯賽“中國大學生足球聯賽”(以下簡稱“大足聯賽”)持續煥發勃勃生機。但長期以來,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在“大足聯賽”比賽組別中并未單獨設置高職高專組,極大影響了全國高職院校足球運動隊的參賽熱情。近年來,以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為代表的高職院校足球運動隊表現上佳。“大足聯賽”終于在2014~2015賽季比賽組別設置中增設了“高職組”。這充分表明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和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對高職院校足球運動的重視不斷提高。因此,相關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對高職院校高水平足球隊培養成長機制進行研究,推動高職院校足球運動的發展。
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最根本目的。中國高等職業教育的區域布局不斷趨于合理,高等職業教育體系不斷健全。近年來,高等職業院校不斷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人才培養質量大幅提高,創造了許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做法,在全國高校具有引領和示范作用。但一些高職院校仍存在教育教學理念相對滯后、機制不夠完善、內容方法陳舊單一、實踐教學比較薄弱等問題。2016年,《教育部關于中央部門所屬高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出,要“調整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完善協同育人機制”,改革教學方式方法,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統籌好各方面力量,整體提升區域內高校辦學水平。高職院校足球運動是高校培養人才的方法之一,關乎高職院校人才綜合能力培養全面發展的改革事業。因此,相關教育工作者要更加重視探索高職院校高水平足球運動隊的培養成長機制。這是一種重要的完善高校人才培養的方式。
國內關于高水平足球運動隊的研究中,很少有針對高職院校足球運動隊的。前人的研究多為對運動隊現狀的調查研究,或探索某個時間段高水平足球運動隊發展的影響因素、成長問題,給出的建議也僅適合某個時間段,并不能長久適用,缺乏系統理論性和實踐操作性。因此,相關研究在結論等方面還有待加強和完善。
對大中小一條龍人才培養模式,前人的研究各持己見。唐智明指出,應“暢通生源渠道,重視生源基地建設,形成中學到大學一條龍式的高水平足球運動隊人才培養模式”[1]。王志明認為,要改革現有的選拔機制,把體育學校作為向高校高水平運動隊輸送人才的主要基地[2]。丘樂威提出,“建立穩定、規范的中小學課外訓練和競賽機制。真正使大、中、小學形成一個完整的青少年運動員培養體系”[3]??偠灾叭藢ι慈狈栴}的對策、建議和展望大多偏向建立大中小一條龍學生運動員培養體系,不論在生源方面,還是學生運動員文化學習方面,都是較為合理的。
針對學訓矛盾,徐持忍指出,應該“加強學籍管理及思想教育,首先修定運動員文化教育的質量標準,建立與運動訓練競賽相適應的靈活多樣的運動員學籍管理模式,其次,加強運動員的思想品德教育,幫助運動員端正學習態度,認清文化學習的重要性”[4]。在此基礎上,楊興權經過問卷調查,進一步解釋、闡述了學訓矛盾的問題及解決策略。他認為,應該轉變思想認識,端正學習態度、合理安排學訓時間,提高效率、發揮優勢,加強高水平運動隊建設,加大資金投入,改善辦學條件等[5]。丁海勇則提出,要加強運動員學籍管理,建立適應運動員學習和訓練所需的管理模式,科學化訓練,提高效率[6]。聞蘭提出,“‘普通高等學校對運動員入學文化知識的要求,是能否保證運動員完成專業學習任務的關鍵’,因此要按照教育規律和人才培養規律進行相關要求”[7]。她認為,優質生源可以從本質上改善學生的學訓問題。關于學訓矛盾的未來展望,前人的研究給出了較多的研究成果,但在實踐中,學訓矛盾依然突出,有待基層一線的相關人員結合各自情況找到解決途徑。
重慶市高職院校足球師資專業素質不高,整體水平堪憂[8]。據筆者走訪調查,我市高職院校高水平足球隊教練員整體狀況不容樂觀,普遍存在職稱較低、業務技能差、帶隊統籌能力弱等問題,甚至有相當多的足球隊教練員為其他運動項目老師兼任??上攵麄兊膶I能力較弱。足球教練員是一支球隊的基石。優秀的足球教練員能讓球隊團結一致、眾志成城,使球隊技戰術的整體水平更上一層樓。蔡正新指出,應“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明確高校教練員的權利和責任,規范教練員的注冊與聘用,重視教練員的進修和知識更新。同時,為了充實教育系統的教練員隊伍,體育系統根據教練員的能力(知識結構、帶隊成績)掛牌,教育系統根據自己的需要摘牌聘任,雙方進行雙向選擇”[9]。王凱珍提出,要“理順教練員的職稱晉升體系;提高教練員的待遇;切實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10]。筆者通過調查研究認為,除了在制度上要有所改進之外,教練員的激勵政策也要明確。用激勵的方式加強教練員隊伍的建設是非常必要的。
面對高職院校高水平足球運動隊的經費來源單一問題,前人的觀點大多提倡多渠道籌資。于芬提出,“積極承辦大型的運動會,通過提供場(館)服務,獲取舉辦方和政府部門的經費資助。努力爭取各企業來進行投入,吸引部分資金,保障隊伍的運行。同時,面向社會積極開展宣傳工作,爭取企業贊助,與各?。ㄊ校┞摵吓囵B,以實現目的”[11]。黃世光提出,“高校應當放開手腳,順應市場發展,與企業、體育俱樂部聯合構建高水平運動隊,多渠道籌集經費,向市場要效益”[12]。面對資金來源單一的問題,多渠道籌資當然是首選的途徑。但是,多渠道籌資在實踐層面未能體現預期的可行性與可操作性。完全解決高職院校高水平足球隊的經費問題還有待相關教育工作者進一步探索。
隨著相關部門對高職院校足球運動的重視支持力度逐漸增大,研究高職院校高水平足球運動隊培養成長機制,形成相應較系統的理論,將其管理模式、組織模式、訓練模式學術理論化,在實踐方面有利于指導高職院校高水平足球運動隊管理、建設、培養,從而解決高職院校足球運動隊發展的一些問題,推動我國高職院校足球運動的發展。目前,高職院校高水平足球隊發展的系統理論建設逐步引起了學界相關科研工作者的重視,相關人士正在逐步加大投入。
現階段,隨著相關部門對“足球競技發展”的日漸重視,我國校園足球發展形勢一片大好,高校校園足球的整體環境和水平獲得了極大提升。但我國(包括重慶市)高職院校高水平足球隊的發展相對較為滯后。現行高職院校高水平足球運動隊的人才培養方式、管理、改革等急需理論指導。關于高職院校高水平足球運動隊發展的課題研究有利于提高高職院校足球運動競技水平和發展水平,從而進一步完善高職院校高水平足球運動隊體育管理理論體系。對高職院校高水平足球運動隊發展等多方面進行理論分析,豐富了高職院校足球運動發展研究的理論成果,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和理論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