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丹
(江蘇省無錫市東北塘實驗小學 江蘇無錫 214191)
數學概念是數學思維的“細胞”,是學生學好數學的基礎。數學的概念抽象性比較強,但是低年級的學生還處于形象思維階段。如何讓枯燥、抽象的概念變得生動有趣,使課堂教學更有效,讓概念在低年級學生心中得到完美的吸收內化,是每一個數學老師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小學階段的數學概念往往是在某一些具體事物中抽象概括出來的,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當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出發,善于從生活中去建構概念。下面,我就以蘇教版二年級上冊“認識線段”一課為例來談談我的一些思考。
心理學家皮亞杰曾經說過:“兒童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動作與思維的聯系,思維就不能得到發展?!庇纱丝梢姡瑢τ诘湍昙墝W生而言,動手操作是他們認識學習概念的一種基本方式。它可以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紐帶,為學習新知提供必要的認知經驗,并且讓學生的感官全方面地參與進課堂,促進思維的活躍發展。
提問:看看你們桌面上的毛線,它的形狀是怎樣的?你能想辦法把它變直嗎?變變看。
交流:你是怎樣把它變直的?
生:用手捏住繩子兩頭,拉緊。
師:你們知道嗎,你們的一個小動作揭示了一個奇妙的數學知識:把線拉直(板書:直的),兩手之間的一段可以看成線段。說明線段是直的。
揭示課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線段。(板書:認識線段)
師拿一根長的毛線,捏住不同的位置形成線段。
總結:不管老師的手捏在哪里,或者朝哪個方向拉,只要兩手之間的線是直的,它就是線段。
老師手捏住的兩端在數學上就叫做線段的端點。
老師手中這根毛線的端點在哪里呢?誰來指指看。(演示)這是線段的左端點,這是線段的右端點,說明一條線段有2個端點呀。(板書:2個端點)
(電腦演示)師:在數學王國里,線段是這樣呈現的。(介紹線段的兩個端點可以用兩條小豎線或兩個小圓點表示)
學生手拿毛線,借由著生活經驗,由一個拉緊的動作,感受毛線化曲為直,繼而引出線段其中一個顯著特征“直”,由此揭示出線段。學生拉直毛線一般都是橫著拉,此時學生僅僅能夠體會到橫著這樣一種狀態呈現出來的是線段,并不全面。教師多角度啟發:橫著拉呢?豎著拉呢?斜著拉呢?拉毛線的中間呢?再一次讓學生來找一找線段,強化學生認識到只要兩手中間的線是直的就是線段,那兩手捏的兩端就是端點。

人的注意力是根據外界刺激的大小產生變化的,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更是如此,形成了一條倒U型曲線。在一節課的后半部分,往往學生學習疲憊開始精神渙散,注意力不集中。為了讓課堂高效,教師在應用概念操練環節巧設游戲,層層遞進,精彩的游戲答題畫面能刺激學生的神經,提高學生的專注度,闖關的設計更加激發了學生的好勝心,學生展現出極大的挑戰欲望。
談話:小朋友們可真厲害,畫線段都難不倒你們,老師要帶大家去圖形王國玩一玩,想要進入圖形王國就必須闖過國王設置的關卡,你們有信心闖關成功嗎?

1.第一關;用直尺把下面兩點連成一條線段?還能畫出另一條線段嗎?
指出:連接兩點,只能畫一條線段。
其實啊,兩點之間雖然只能畫出一條線段,但是卻可以畫出多條線,星期天小明要去小紅家玩走哪一條路最近呢?為什么?(因為中間的路是直的)
當中這一條就是我們今天認識的線段,也就是說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2.第二關;闖過第一關,我們一起來看第二關。給你三個點,在每兩點之間畫一條線段,自己動手試一試。看看你畫出了幾條線段?畫出了一個什么圖形?你是怎么畫的?
我們一起跟著電腦老師來看一看。(引導有序連接)
3.第三關;前面難不倒你們,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三關。如果有4個點呢,你能畫出幾條線段呢?
讓學生說一說畫法。
預設生:先畫外面四條,再畫里面2條。
點評:你這樣連也很有序,老師這里還有一種有序連接的方法,你們想不想學啊。
討論:怎樣才可以不遺漏不重復呢?
指導:按照點的順序畫。1、先給點標上序號2、把從一號點出發的線段連完3、繼續連剩下的點
一共連出了幾條線段?3是哪里來的?
4.第四關;順利闖到第四關。如果是5個點呢?你能有次序地畫出所有線段嗎?你準備怎樣畫?
5.猜想6個點,城門打開,恭喜大家闖關成功。
教師出示表格,談話:剛才我們順利地連出了2個點,3個點,4個點,5個點之間的所有線段。觀察表格,你有什么發現?(每次少1,一直加到1)
如果給你6個點,你能猜猜要畫幾條線段嗎?給你100個點呢?

闖關游戲一開始給了兩個點只能連出一條線段,三個點能連出三條線段,第三關四個點,根據學生以后的認知經驗,學生會模仿三個點的情況,四個點連出四條線段。教師在這時候便要啟發學生,為學生搭建已有經驗與新知識之間的橋梁。由于在四個點時候學生出現了問題,此時教師引導學生有順序地去找線段,在下一關中進行操練鞏固,給本節課進行一個提升和方法的總結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