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蕾
(吉林省孤兒職業學校 吉林長春 130000)
初中生在寫作過程中常常會出現各種錯誤,從而導致文章詞不達意。筆者根據多年在一線的教學經驗,總結出初中生在寫作過程中容易出現的錯誤,并對錯誤類型進行分析,旨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盡量避免錯誤發生。
1.記憶性問題
首先,積累英語詞匯量的多少直接決定了一個學生英語水平的高低。新課標要求初中生應掌握的詞匯量為2000個左右。但個人認為,這是遠遠不夠的,至少還要擴充500個詞匯才能完成基本的寫作要求。這里提到的“掌握”,指的是學生能夠正確拼寫、正確應用于文章中,而這一要求卻是一部分學生無法達到的。
其次,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常常會出現拼寫錯誤、標點錯誤、詞語搭配錯誤和時態錯誤。這也讓學生的作文很難達到應試要求。這些錯誤屬于記憶性的問題,學生可以通過自身努力改正,但在學生的文章中卻頻繁出現,讓教師感到非常棘手。
2.影響性問題
這里提出的“影響”,指的是母語對學生學習其他外語的影響。學生從小在漢語環境中長大,在大腦中已經固化形成了漢語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讓學生在選詞造句過程中,不自覺就將母語的表達方式應用其中。這樣的英語句子是不符合英語寫作要求的。由于社會文化背景不同,詞匯所產生的聯想意義、內涵意義也不相同,這就容易造成學生所寫的文章不知所云。
1.技巧上的欠缺
學生寫作要求清楚表達思想,除了上文提到的語言運用之外,在寫作過程中還要考慮文章體裁、書寫格式、邏輯條理等。筆者在指導學生寫作時,常常要求學生寫好主題句,也就是每一段的首句、核心句,緊扣主題。這樣在寫作時就不會散亂。學生在寫作時盡量使用簡單句,這樣會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出錯;在此基礎上使用一到兩個復雜句,如定語從句、賓語從句,這樣可以讓文章增色不少。這就要求學生必須熟練掌握復雜句式,切忌使用不熟悉的句式和修辭。
2.銜接上的欠缺
學生在寫作時要考慮文章的篇章結構,適當使用連接短語,使文章緊湊。例如,在結構順序上,筆者常常指導學生使用first of all,second and then,in the end.在表達并列關系時,使用what is more,besides,in addition.在表達轉折關系時,使用however,On the one hand…one the other hand.表達因果關系時,使用therefore.表達換一種方式時,使用in other words.表達例舉說時使用for example.表達自己觀點時使用as far as I know,in my opinion.總結時使用in short,in a word,in conclusion.熟練掌握和應用這些連接詞,會讓學生的文章有亮點。
仿寫是初中英語課本中經常出現的一種練習英語寫作的方式,仿寫既可以是局部的、片段的,也可以是整體的。仿寫能使學生在一個規定的模板中完成寫作,不會給學生造成過大的寫作壓力,是初學者行之有效的方法。
加強學生的語言積累也是提高英語寫作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有目的地訓練學生記憶一些重點詞匯、典型句型、精彩段落和重要章節。通過背誦輸入,學生可逐步積累寫作中所必需的語言知識,甚至在寫作過程中可以直接調取,做到能準確、流利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筆者在日常教學中,選擇課本中的部分課文,要求學生能無誤背誦和默寫,同時也會選取一些精彩的成文讓學生背誦。筆者認為,學生現階段還沒有獨立完成精彩文章的能力,那就不應該拔苗助長,而是慢慢施肥、澆水,給予他們成長所需的營養。
學生要想寫好一篇英語文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應該從易到難,由淺入深。筆者讓學生每天寫一篇小練筆,可以是一段景色描寫、一個小動物的描寫、一件小事的復述或者是一篇日記,讓學生不斷積累。當在寫作中遇到困難時,學生會想方設法去解決困難,很多詞匯或者是表達法就在想辦法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被吸收,化為己用了。
文章不厭百回改。這里提到的修改包括學生自改和教師批改。學生在完成一篇習作之后,要通過多次閱讀來檢查單詞的拼寫、詞語的搭配、語法和時態的應用;要認真進行推敲,思維表達方式是否符合英語的思維方式。教師應對學生的文章細致批改,予以肯定,給學生繼續寫下去的熱情和信心。學生應對教師改正后的作文進行二次閱讀,重寫謄寫、留存。一段時間后,學生對之前的所有習作重新翻閱時,就會發現自己的進步。這也能極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英語寫作歷來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難題。作為英語教師,我們要教給學生適當的方法,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減少他們英語表達的錯誤。這是我們一直探索、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