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學武
(甘肅白銀市平川區興平小學 甘肅白銀 730900)
平川區興平小學于2009年開始籌建,2010年秋季開始招生,是平川區委、區政府為了有效解決城區小學大班額問題和部分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學難問題而新建的一所區屬六年制完全小學。學校確立了以“讓每個學生擁有幸福的童年、讓每個學生得到充分發展”為辦學宗旨,樹立“以師生發展為本,辦人民滿意教育”的辦學思想,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經過10年的拼搏與發展,學校具有了獨特的文化積淀和深厚底蘊。另外,學校在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與實踐。興平小學把學校文化凝練成兩個字——“勤樂”。這體現了學校的精神風貌和師生的行為準則。
“勤樂”理念的核心:做個勤奮的人,快樂地工作、學習和生活。
1.勤:從力、堇聲,本義作“勞”解(《說文解字》許慎著),乃耐辛苦以奮全力任事之意,故從力,又以堇為黏土,其質耐旱耐寒,利于播種百谷,勤取能耐之意,故從堇聲。諺云:“一勤天下無難事。”勤還需要堅毅的耐性。人往往遇到疑慮后,才能勤于思考突破困境;人生能耐得住窮困苦悶,才能勤學超越自我;人生能耐得住勤耕勤作,才能擁有收獲。
2.樂:從字源學意義上探尋,是人舉著豐收的谷穗跳舞,充滿收獲的喜悅。
樂,是一種個性,可以從古代教育傳統中找到很多,有審美自由,欣欣快意、中心鼓舞的意思。我們的教育就既要有理想原則,又要有生動情致。理想原則讓大家的內心趨向的目標更高更遠,而審美自由則能讓教師教學時不覺得是在被動地教,學生學習時不覺得是在被動地學,完全達到忘我的境界,擺脫功利,擺脫束縛,達到樂學樂教,享受課堂。這應該是我校師生奮斗的目標。
構建“勤樂文化”,就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運用和教育實踐,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進課堂具體而生動的體現。
快樂是一種感覺,是心靈的一種愉悅愜意的感受和狀況;快樂是一種美德,是對生活的坦然和熱愛。小學生正處于成長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更應該讓他們將充沛的精力用到學習中,感受到成長的快樂,同時也要創造良好的育人環境,讓他們在快樂中成長。讓學習成為一種享受,一種快樂,一種自覺,“讓師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勤”,乃立業之基,立學之本。“樂”,乃幸福生活之起點和目標。興平小學在校園文化建設的進程中,以全面鍛鑄“勤樂”文化為主旨,不斷立體打造著學校的完美。建校幾年來,學校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碩果累累,獲得了2011年教育目標責任完成三等獎,2012年六年級教學質量檢測二等獎,2011-2012學年度小學教育教學質量二等獎,白銀市“紅領巾相約中國夢”合唱比賽三等獎。2013年,學校被評為模范職工之家,教育教學質量三等獎,獲得以“優化教學模式”為主題的“高效課堂推進年”活動先進集體稱號;2014年被評為平川區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在平川區首屆少兒藝術大賽中舞蹈《雪域踏歡》獲得舞蹈類銅獎;2015年被評為白銀市綠色學校,中小學生乒乓球比賽優秀組織獎;2016年獲平川區中小學生乒乓球比賽暨向陽杯全國少兒乒乓球比賽選拔賽小學組男子團體第三名,小學組團體總分第二名,中小學生足球聯賽暨市長杯全市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選拔賽小學組第三名,平川區小學組漢字聽寫大賽第三名;2017年榮獲“白銀市語言文字示范校”“白銀市快樂校園”“甘肅省快樂校園”“甘肅省語言文字示范校”、白銀市文明校園、白銀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平川區“六五普法”先進單位、平川區平安校園;2018年又被評為甘肅省首批文明校園。
學校將堅持“厚德、啟智、篤行、鑄魂”校訓,遵循“勤樂”文化理念,挖掘積蘊,構建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夯實“合作、奉獻、勤謹、尚美”的校風,發揚“勤研、樂教、務實、創新”的教風和“勤學、善思、樂創、奮進”的學風。
“營造書香校園”就是通過創造濃郁的閱讀氛圍,整合豐富的閱讀資源,開展多彩的讀書活動,讓閱讀成為師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進而推動書香社會的形成。學校是在育人的基礎上,完成知識的傳授。讀書是人類重要的學習方式。精神的提升和傳承必須強化閱讀。一個養成了讀書習慣的人是一個自由而幸福的人。誦讀經典不僅是對知識的傳承,更是對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升華。我們要最終把學校打造成為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的知識殿堂,精神樂園。
勤奮學習和工作是師生發展的動力源泉。勤以修身、恪守師德、當快樂教師,是對教師的要求;勤奮學習、合作探究、做快樂學生,是對學生寄予的希望。學校圍繞“二十四字教學方針”的要求,在教法和學法上不斷創新,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創新的主人。
1.校風上的“勤樂”目標:合作、奉獻、勤謹、尚美。合作就是相互配合,共同把工作做好。只有樂于奉獻的人,才能耐得住歲月的考驗,尤其在新營這個偏僻的地方,只有心甘情愿地奉獻,才能不被環境所困擾。正所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勤謹”要求教師在工作和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以身示范。 只有腳踏實地,不斷改善學校的環境,提高學校的辦學條件,讓老師和學生都生活在一個舒心的大家庭中,讓大家感受到快樂,工作和學習的效率才會提高。勤懇對教師的要求就是要敬業,這既是對教師職業的要求,也是教師態度的體現。
2.教風上的“勤樂”目標:勤研樂教、務實創新。勤研樂教是對教師工作態度和職業道德的雙重要求。在教學方面,其是指勤于學習,勤于鉆研,勤于思考,勤于實踐,勤勤懇懇,刻苦努力,奮發有為。“業精于勤而荒于嬉”,勤奮是成功的必備條件。我們要做快樂教師,樂于用淵博的知識教育、引導、幫助那些樂于學習的人。
3.學風上的“勤樂”目標:勤學善思、樂創奮進。在學習方面,學生要勤于學習,勤于鉆研,善于思考,勤于實踐。“樂學”是一種學習的狀態:心態平衡,勞逸結合,學有所用,學有所悟,學有所樂。新時代的學生就應該具備創新的精神,具有奮發有為的氣概,這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綜上所述,平川區興平小學“勤樂文化”已經有了堅實的基礎,形成了“勤樂文化”的基因。在尊重歷史、尊重現實的前提下,我們要傳承“勤樂文化”,弘揚“勤樂文化”,通過三至五年的努力,把興平小學辦成特色鮮明、和諧快樂、質量過硬、師生幸福指數高的區域內名校。我們相信興平小學一定會有一個和諧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