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書霞
(甘肅省舟曲縣第一中學 甘肅舟曲 746300)
高中信息技術教材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其內容具有科學性、通用性和前瞻性等特點。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要求更加科學、客觀、準確、嚴謹,讓學生很容易就能弄懂。這便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高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構建。本文具體分析了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構建的優勢。
高中信息技術是需要學生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和操作能力才能夠學好的。這就導致高中信息技術的課程內容較為復雜和枯燥無聊。因此,學生對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缺乏興趣,沒有集中注意力學習的信念。然而,隨著世界趨向多元化和信息化,核心素養也顯得尤為重要。為此,教師要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基礎上來進行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更好地讓學生培養自身的學習習慣,使其在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有話可說,能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互動過程中,進而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并對其進行深刻的學習和探究。
高中生在學習方面存在的不足就是沒有自身的主觀意見,容易隨波逐流,從而難以得到自身能力的提高。然而,在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下,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會更加注重核心素養的要求,讓學生能夠擁有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進而在信息技術的學習中積累經驗,形成自身的習慣修養。在學習信息技術的時候,學生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并擁有一個自己的學習方法或技巧,從而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不用教師一次又一次重復講述相同的內容。這便大大提高了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質量。[1]
核心素養最看重的就是活躍學生的思維。核心素養是一個學科的靈魂,信息技術的靈魂就是學科思維。學生通過運用信息技術的思維來學習內容可以更好地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教師要在基于核心素養的要求下進行信息技術的教學,要求學生在上機操作時有個性化且獨立的行為,讓學生自己操作探究,進而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來,提高其舉一反三的能力,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核心素養下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思維能力,推動了高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構建。然而,在運用這種教學模式時,教師要結合恰當有效的策略來培養學生的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進而發揮核心素養的優勢。本文就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構建的策略進行了探究。
要不斷地對教育進行改革,我們就要對信息技術的教學模式進行適當變通創新。例如,粵教版高中信息技術教材中“信息及其特征”這一課的講解,由于這一節的內容理論性比較強,如果只是由教師來講,學生會感到相關知識非常枯燥無聊,信息技術也是枯燥無聊的學科。因此,本課就需要適當地變通并創新教學模式。這時,教師便可進行引導,像“觀看運動會,我們可以獲得很多運動賽場上的信息,同學們認為哪些屬于信息”,然后學生進行補充。教師通過將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對信息概念進行描述,進而提出信息是用文字、符號、圖像和聲音、狀態等方式傳播的內容,通過激發學生的興趣來活躍氛圍進行變通創新,從而構建高效課堂。
高中生的學習經驗不足,其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較強的學習能力也沒有形成。因此,在課堂上,教師更要及時進行指導,進而促進高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構建。例如,粵教版高中信息技術教材中“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這一節的內容,對于未來信息技術的發展,學生由于年齡和知識的限制會不知道從哪方面開始暢想未來的發展趨勢。此時,教師就要進行指導,可以運用“討論法、探究法、提問法”等來引導學生進行分析,讓學生在自己一步步的引導下,掌握對信息技術發展趨勢的思考方式。教師一定要結合核心素養來進行指導,讓學生在不斷思考的過程中拓展思維,提高創新能力。[2]
核心素養的形成和學生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因此,教師在運用教學模式的過程中要不斷地總結經驗,更好地適應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例如,粵教版高中信息技術教材中“信息技術特征”這一節的內容,從以往教學的情況來看,教師可先告訴學生信息技術的特征是什么,然后可再對其進行特征分析。這樣的教學順序,學生大多都是記住了意思,關鍵性的特征概念往往記不住。此時,教師就要進行經驗總結,對這一內容反順序進行講述,先說出特征的大概意思,像“信息不能獨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載體”這句話表達了信息的什么特征,答案是“載體依附性”。教師通過總結經驗能改變教學習慣,更好地增強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提高課堂效率。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是一個學科的靈魂,是高中信息技術學習的精髓。基于核心素養來進行高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構建,很好地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在核心素養的要求下,教師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習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合作探究,進而在高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構建過程當中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