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吉寧
(甘肅省慶陽市寧縣南義鄉劉寨小學 甘肅慶陽 745215)
問題式教學法主要是將問題作為載體貫穿于整個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欲望和意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采用問題式教學法應該注重教學內容前置,引導學生通過自學獨立解決部分內容,然后在課堂中通過部分釋疑的方式展開教學,從而全面提升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語文素養全面提升。下面,筆者針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問題式教學法的實施策略進行探究。
問題式教學法主要就是教師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然后激勵學生去發現和探索問題,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在語文課堂中應用問題式教學法具有多方面的優勢。
新課改強調了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教師則是教學中的引導者,因此教師需要不斷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對于未知的事物更具有探索求知的欲望。但是,他們缺乏一定的生活經驗,不知道如何下手進行探究。這時候,教師就需要借助問題進行引導,讓學生能夠在教師問題的指引下一步步探究知識,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獲得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教師所提出的問題是否科學,是否能夠通過問題開啟有效的教學,都直接體現著一個教師的功底和知識的儲備量。因此,問題式教學法的實施其實也是對教師的一種考驗。在教學中,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能力特點和認知規律,并結合教學的內容設計問題,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維意識。這也需要教師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因此問題式教學法對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也有著一定的效果。
新課改要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其實很多的語文問題學生是可以通過自己的探索和思考找到答案的。這時候教師要適當地放手,給學生更多的空間完成自主的預習和對知識的學習,進而能夠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這個方式還能夠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自信心。在教學前,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導學案,讓學生課前完成部分內容的預習,通過預習完成教師設計的預習任務,從而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花鐘》時,教師鼓勵學生課前自主閱讀課文內容,并且設計了一個問題:讓學生自行總結不同花開放的時間。學生完全可以在課文中自己找出答案,提升了學生提煉信息的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意識和習慣。
語文學習中也會存在一些比較抽象的知識,這些知識對于學生來說有一些理解上的難度,教師需要進行一定的引導和點撥,如果完全依靠學生自己解決往往是無效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能夠對重難點的知識進行釋疑,從而有效地解決問題,提高教學的效率和學生的學習質量。當然,教師在課堂中進行重點釋疑時要注意對學生引導的方法。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月日故鄉明》時,教師提出了一個問題:作者本文寫月亮,為什么還要寫小的時候那么多的經歷和故事,有必要嗎?這時候很多學生不太能夠理解,雖然知道肯定有用,但是卻不知道理由是什么。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認識到原來作者寫的每一個童年的故事都和月亮有一些關系,這時候學生豁然開朗,認識到了寫這些故事的意義。因此,在教學中針對學生無法獨立完成的問題,教師要做到適當點撥,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自主發現答案。
問題并不是一下子都能夠找出來的,我們在學習知識的每一個階段都可能會發現新的問題。因此,內容學習完,之前的問題解決完,并不是課程內容就結束了,教師要培養學生形成一種時時刻刻思考的習慣,能夠形成一種質疑精神。學生自己也要善于提問,在教學的各個環節,從課前到課中到課后的復習,都能夠隨時找到問題進而解決問題。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更加透徹并且全面地掌握一個知識點,從而提升學生的整體水平,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1-3]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是非常重要的。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要不斷總結,發現和學習各種教學策略,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拓展思維。教師要利用好課前、課中和課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保證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