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凌職業技術學院 何晶
新形勢下,為滿足社會高素質人才需求,大學生道德修養受到我國各大高校的高度重視。大學生作為我國國家建設的中堅力量和新生力量,應當接受專業化的道德修養培養,始終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所以,為了提高我國社會建設質量,培養更多優秀的國家棟梁和接班人,各大高校應根據學校情況,分析目前大學生道德修養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制定有效的培養對策,實時加強大學生個人道德的培養,提升社會人才質量[1]。
大學生應當自覺承擔責任和履行使命。在新形勢下,國家發展與社會需求對大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學生要不斷提升自我道德修養,勇于承擔實現中國夢的偉大使命,把國家發展和實現自身價值結合起來,能夠在外來思想文化面前清醒判斷,積極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把個人道德榮辱與國家發展相結合。同時,高校要培養大學生優良品質,如艱苦奮斗的精神,心存祖國建設,為人民服務等。并且高校也要加強對大學生道德修養培養的重視,不斷增強大學生道德意識和自身榮辱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學會做人,關愛社會。
新形勢下,對于大學生道德修養的培養,高校必須高度重視,加強教育,實時加強大學生道德修養教育建設,充分發揮道德修養教育作用,從源頭上把好大學生素質關、道德關。
第一,高校相關部門應該深入調查,廣泛有效地收集群眾意見,以此設計學生喜愛的道德修養教育課堂,堅持廣撒網、全教育的建設理念,確保全校大部分人員參與,積極提高全校整體人員素質。同時通過群眾調查,篩查個人道德修養相對較差的學生,單獨教育,切實從根本杜絕學生道德修養的消極發展。
第二,完善大學生民主評議監督機制,提高民主評議質量,鼓勵全校大學生參加道德修養教育督導,并對其進行民主評議,切實彌補高校道德修養教育管理的不足。在高校道德教育課堂中,要及時表揚道德修養好的學生,并通過學生身邊實例引導學生加強自身道德修養,切實保證高校學生道德積極發展。此外,根據高校日常學習和生活的道德修養維護,可采取團組織推薦、組織評議、民主評議等多種有效方式,進行有效監管,落實對其的思想考察工作,推進大學生生活道德修養的培養,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
同時,依據道德行為準則和規范對高校學生進行明確規定,要求大學生不斷學習研究社會正能量,提高自身理論水平,用道德行為準則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此外學生黨支部要加強引導學生黨員對黨章的學習,使其認真了解黨章內容,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切實了解黨章精神實質,從黨性的提高側面增強道德修養意識的樹立。大學生還可以結合社會現實及新的歷史任務,深刻理解國家和社會對道德修養的各方面要求,根據道德行為準則和規范,進行反思,彌補自身的不足。高校在嚴格執行道德修養學習的基礎上,還要定期對學生進行考核,及時掌握每位學生的道德修養學習現狀和思想狀況,引導大學生進行深入的道德修養研究,幫助其鞏固和記憶道德修養知識,從而學以致用。
各種不良社會風氣會對大學生道德修養產生負面影響。要想做好大學生道德修養的培養工作,高校應及時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消除各種負面影響,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的社會認知[2]。高校應該積極引導大學生,使其能夠理性地面對就業難、社會不公和貧富差距等各類社會問題,不能停留在表面認識上,要客觀思考和深入認識這些問題,幫助其學會運用道德修養理論來深入分析各種社會問題,從而樹立正確的三觀。
此外,高校還應重視大學生的心理輔導與思政教育工作。在新形勢下,思政教育要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熱點和時事政治熱點,促使大學生充分關注和深入分析社會現實,可以引導其學習十九大精神,深入了解國家政策,深入了解社會現狀,形成正確的道德修養意識與思想認知,自覺抵制社會不良風氣,同時不斷增強大學生道德意識和自身榮辱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學會做人,關愛社會。
綜上所述,在新形勢下,我國高校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立足實踐,積極落實大學生道德修養培養相應策略,以此提高大學生自身水平,為高校大學生高素質人才培養奠定基礎,也為我國發展輸送綜合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