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宏雷
英語是全球通用語言,我國教育需要從小為學生打下良好的英語語言基礎。教學做合一這個詞匯已經掀起了教學改革的熱潮。高中生正處于緊張的學習關鍵期,英語教師應擯棄之前單一的教學模式,不局限于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授課,可采用教學做合一模式,更加有效地利用學生的學習時間。這樣一來,學生能最大限度地提升自身的學習效率,并且提升自己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和英語語言能力。
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教師經常采用“一言堂”的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中經常讓學生進行小測,學生寫完之后交上來,然后教師為學生批改及糾正,學生漸漸變為了接收知識的容器,喪失了主動探究的能力,長此以往,便會對英語產生厭煩抵觸的情緒。此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極易形成兩極分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教學做合一,能有效幫助每一位學生學習英語,避免學生成績分層嚴重,幫助學生合理利用學習時間,讓學生在有效的時間里放松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1]。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不能為了考試成績而教學生,應該為了學生的學習需求而教學生。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特點組織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單詞是學生學習英語的一道橋梁。高中生正處于高考的關鍵時期,他們可以利用一切可能學習的時間進行學習,教師可以將單詞記憶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能在課堂學習的時間里輕松學習。眾所周知,詞匯量是學生學好英語的基礎,單詞在英語學習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單詞也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學生不斷提升自身的英語詞匯量才能更好地學習英語,提高學習質量。教師在采用分層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大膽地將自己的想法和意見說出來。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按照教材中的知識點、本節課學習單詞的難易程度以及不同層次的學生來展開課堂教學活動,保證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以學習并掌握本節課所學的單詞。最后,學生可以在背誦的過程中,尋找詞匯間的內在聯系,讓學生在背誦中做到學以致用[2]。
例如,學習“Food for thought”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整理課文中的常用詞匯:black pudding, blue cheese, haggis, fried spider;教給學生如何整理不懂的詞匯,可用思維導圖將詞匯的分支整理下來,學生可以利用思維導圖更好地將單詞主線用意思串聯起來。教師將學生分為三層,利用思維導圖向學生展示各個成績階段需要背誦的單詞。此外,學生在使用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可以掌握單詞的用法,增加單詞量,加深對單詞的印象,把不同意思的單詞詞組串聯在一起,組成一句話,有利于提升學生單詞的運用能力、表達能力等,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英語練習中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英語學習效率。
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英語是一門比較開放性的科目,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需要幫助學生將文章分類。教師應為學生明確教學目標,精心備課,以及準備充足的課堂教具,把握好分層教學的流程及重難點內容,帶著目的進行講課,將講練結合運用于閱讀教學中[3]。
例如,學習“Let’s celebrate!”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組,讓小組一起探討關于慶祝的英語文章。小組成員通讀文章,找出集體翻譯不通的地方,之后小組一起朗讀,在朗讀過程中教師對每個小組進行打分。在學生朗讀結束之后,教師讓學生集體討論單詞發音及課文中重點單詞和重點詞組,在學生討論過程中教師巡視指導。之后教師收集每個小組翻譯不同的地方,集中教學。這樣一來,學生在分組學習的過程中能積極參與其中,有效做題,并提升自身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在教學中應打破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將學生分層分組教學能夠提高教學做合一模式的有效性,培養高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