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朗
(北京匯佳幼兒園總部教研中心,北京 102200)
依據《項目的標準與實施要求》針對幼小項目的要求:作為學習者社區的學校要致力于以集體協作的方式進行課程開發。學校要致力于將幼小項目當作一個框架,用它來為整個課程制定計劃,開展教學和學習。努力打造學習者社區,開展教師間的協作備課是整合教育資源的一種很好的形式。集體備課有助于超學科探究活動的設計與開展,有助于班級教師與分科教師之間的協調與配合,使兒童能夠得到平衡的、全面的發展;教師集體備課有利于發揮集體的智慧,彌補各位教師備課過程的不足,取長補短,提高教學的整體水平;可以將集體的智慧與個人的特長有機地結合起來,共同提高。
隨著PYP項目的推進,我們越來越認識到提高探究活動開展的實效性不僅需要教師個體的探究摸索,更需要教師群體的智慧風暴,只有充分開展集體備課,才能為個體的探究提供廣闊的智慧源泉和創新空間,也才能進一步擴大優秀骨干老師的傳帶輻射功能,才能充分發揮教師群體的智慧優勢和分工協作的整體效益。為此,北京匯佳幼兒園制定了備課制度,以保證集體備課過程中教師能共同探討,優勢互補,資源共享,讓集體備課更有效地開展。
教師通過對IB理念的理解與教育實踐活動,能夠體驗到集體備課對自身成長和探究活動開展的重要作用,提高對集體備課的重視程度。由此,教師團隊共同制定的《集體備課公約》能夠有針對性地解決園所中集體備課的相關問題,具有更強的可操作性。
1.制定學習契約的標準:(1)數量要少;(2)說明要如何做;(3)要用積極的表達方法;(4)所有人能夠看到(公示);(5)所有人都同意。
2.實例:《某某園教師集體備課公約》。
準時參加,不能遲到。
手機靜音,遵守合約。
積極參與,各抒己見。
動腦思考,勇于創新。
出謀劃策,解決問題。
認真記錄,落實行動。
完善自我,與時俱進。
實例:某某園集體備課時間表(見表1)。

表1 某某園集體備課時間表
1.集體備課精神準備。(1)教師了解幼兒發展特點。(2)教師熟悉相應探究單元的內容。(3)教師對本次集體備課的目的有清楚認知。
2.集體備課物質準備。(1)集體備課方案。(2)《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3)《小學項目的實施Making the PYP happen》。(4)集體備課所需各種表格。(5)活動參考資料:教師收集的與探究主題相關的所有資料、本年齡段《快樂與發展》指導用書、本年段《立體化課程》及其他參考用書。(6)投影儀(用于分享探究活動、展示集體備課文字內容等)。(7)電腦(隨時用電腦進行記錄)。
根據探究單元進展的情況集體備課的具體任務也會呈現出不同階段的不同傾向性。只有清晰地明確每次集體備課的任務要點,才能有的放矢進行分析與討論,使集體備課的內容更貼近教學時間,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從而達到有效支持教學的作用。一般情況下,根據探究單元進展的不同階段,集體備課任務主要有三種,分別是:開題備課任務、過程中備課任務和結題備課任務。
1.集體備課流程圖(見圖1)。

圖1 集體備課流程
2.集體備課任務。(1)開題備課任務:了解探究單元的主要信息;確定總結性評價內容;確定前經驗方式(設計前經驗調查表等);確定第一周探究活動內容和英文活動內容,激發幼兒對探究單元的興趣和導入活動。(2)過程中備課任務:了解本單元總體探究思路,設計主題墻飾小樣;反思上一階段探究活動;通過討論確定下一階段探究內容及英文活動內容;整理探究主題相關資料,填寫計劃書中進程中部分。(3)結題備課任務:反思上一階段探究內容;通過討論確定總結性評價任務的操作細節;整理探究主題相關資料,填寫計劃書過程中各個部分。
1.根據探究六步驟建議梳理探究單元計劃,結合中心思想、探究線索及探究單元梳理探究六步驟。
2.及時分析與展示前經驗調查或形成性評估結果。(1)對幼兒探究表現進行分享。(2)展示本班前經驗調查或形成性評估情況。(3)針對以上各項內容提出調整意見。
3.及時關注探究單元中以下問題,并提出調整意見。(1)對主題墻飾內容及填充情況進行分享。(2)考慮家長如何參與,家長資源如何挖掘。(3)怎樣有目的地進入圖書館(保持大量的閱讀,有目的的閱讀就會更有收獲)。(4)外出參觀活動是否合適。(5)如何運用逆向設計的思路設計評估。(6)各科怎樣融合會更好,包括幼兒戶外活動如何更好地與探究單元結合。(7)預操作的問題。(8)考慮哪些內容需要進入學習檔案。
4.梳理從學習者培養目標、態度、技能及核心學科等方面有哪些需要關注的內容。
5.討論哪些資源(圖書、音像資源、家長資源等)可以推動幼兒探究并記錄。
6.集體備課備的是“課程”,教師對“課程”的研討也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支持。
由于幼兒園的教學對象及教學活動的特點,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不僅僅需要關注幼兒的年齡特點、教學目標、內容及教學方式的制定,同時更應注重教學環境、游戲材料與活動目標之間的關系,提供游戲化的情景與豐富的材料。在混齡教學模式下集體備課教師資源更豐富,園所規模較大的情況下,集體備課可分組,同班教師應在同一組,為支持混齡,每一組應有熟悉不同年齡段幼兒特點的教師共同協作備課。
1.提前梳理集體備課方案,填寫集體備課方案表,并提前公示集體備課方案,以便教師有準備地參加集體備課。
2.認真做好集體備課簽到工作。
3.整理集體備課產生的相關文字資料。督促教師做好每次集體備課的記錄工作,園所將每次集體備課的記錄存檔(這一項內容也可以由年級組長完成)。
4.調動教師參與集體備課的積極性,對在集體備課中有突出表現的教師給予及時適當的鼓勵與表揚。
5.努力創設開放式的集體備課氛圍,支持、鼓勵每一位教師發表自己的觀點。打造扁平式的教研團隊,避免“一言堂”和“權威主義”等現象的產生。
6.在集體備課中PYP協調員(或保教主任)要經常提出反思性問題,并引導教師關注備課情況。
7.堅持原則,確保集體備課的空間、時間及協作質量。
開展集體備課的同時,應對集體備課的效果定期開展評估,堅持個人反思、團隊反思和專家督評等多種形式的評估,保證集體備課的質量不斷提升,為教學工作的開展保駕護航。對集體備課實行量化考核。園所依據考核量表,從多方面入手。
1.參與集體備課活動,了解出勤及交流情況。
2.抽查計劃書及相關活動案例,了解教學計劃、教案執行及個性處理的情況。
3.開展聽評課活動,考核教師團隊的集體備課效果。
4.評估教學質量,考核教師團隊的集體備課效率。
集體備課是保障PYP幼兒園探究活動高效、高質開展的基礎,同時也是教師共同研討、相互學習的保證。幼兒園能夠深入、踏實地開展集體備課,對幼兒園的PYP項目的開展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對幼兒園學習者社區中的幼兒、家長及教師的成長具有有力的推動作用。深入開展集體備課的實踐對幼兒園PYP項目的實施具有深遠影響,因此,我們要在集體備課實踐中總結經驗、不斷調整,讓集體備課成為幼兒園PYP項目實施與教學進步的有效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