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望桃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人們生活品質的不斷提升,消費的方式也變得多元化,人們不僅愿意為實際的物質買單,滿足自身的物質需求,還愿意為精神文化需求買單,這樣消費方式的轉變,也促進了我國第三產業的發展。尤其是信息化時代的帶來,為人們提供了更多選擇商品的渠道,線上購物app幾乎能滿足人們日常生活所需的所有商品。以及更加便捷地支付方式,線上支付方式使人們出行、消費變得更加快捷、流暢,這些方面的變化都促進了居民消費額的持續增長,推動了我國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一、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基礎性作用的重要意義
生產與消費是經濟發展的兩大重要因素,生產水平的提高,保障國民生活品質的提升,使得市場上可供給的商品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而消費則是促進貨幣快速流動的重要方式,可以避免生產過剩,還能夠刺激生產持續發展,實現資源的合理分配,調整產業結構,適應消費需求。若消費持續萎靡不振,市場上商品就會供大于求,產能過剩;市場上流通的貨幣少了,長此以往就會通貨緊縮,阻礙經濟發展,生產與消費有效循環能夠保障國家經濟的健康發展。因此,消費是拉動我國經濟增強的重要因素,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具有重要意義,能夠加快社會主義市場發展的步伐,對于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也有著重要地推動作用。我國已經進入了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新時代,國家在重大會議上一直強調要完善和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增強消費對于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推動我國從儲蓄型社會轉向消費型社會。
二、消費對經濟發展基礎性作用的研究
消費作為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對于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也一直是經濟學家研究的重點。國內專家學者根據經濟學理論,結合國家發展的現狀,提出了很多建設性意見,有的學者認為根據我國城鄉經濟發展水平的差距,需要對消費結構進行合理引導和改善,做到下沉市場,生產與鄉鎮消費能力相匹配的商品,拓寬消費領域。還有學者認為應當重視文化產業對消費的刺激作用,尤其是年輕消費群體,很愿意為愛好、時尚、潮流等精神文化需求買單,重視文化產業消費,有利于實現消費多樣化,促進經濟多元化發展。
消費對于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體現在多個方面。首先,消費是所有經濟活動的開端,沒有需求就沒有生產,消費決定生產方向;消費也是所有經濟活動的落腳點,所有商品都需要消費來完成資金轉化,促進貨幣有效流通。其次,消費是保持經濟持續增強的動力,對消費者需求的靈活把握是生產者應當具備的素養,若生產的商品沒有滿足消費者的客觀需求,則會被市場所淘汰,因此消費者對商品類型、質量的不斷提升,也有利于規范市場,調整產業結構。再其次,消費是長期且較為穩定的經濟活動,且在國民經濟中占據重要比例,增強消費有利于經濟平穩發展,在經濟大環境持續萎靡地情況下,刺激消費增強是持續經濟發展的有效手段。最后,消費還是衡量人們生活水平地重要指標,我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經濟發展應當以滿足人民需求,提高人民經濟收入和生活水平為目標,過去我國居民消費主要體現在基本物質需求,為功能型和生存型的商品買單。但隨著經濟的持續增強,我國居民消費已經慢慢呈現享受型消費,如旅游消費、文化消費地不斷攀升,都是人們消費結構的轉變,也表明了我國經濟發展給人民帶來的實質性改變。
三、我國消費現狀及問題
1.城鄉消費發展不平衡。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體現在經濟發展的各個方面,不論哪種經濟活動,都離不開消費的參與。隨著我國經濟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消費能力與水平也呈現持續增漲的趨勢,通過對我國居民消費支出的總體趨勢分析,農村居民和城鎮居民的消費均呈現上升趨勢,然而隨著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趨勢加深,農村居民收入增長較慢,也間接影響他們的消費水平和生活品質,存在農村居民消費需求仍然以功能型、生存型消費為主的情況,不利于消費全面發展。尤其是與城鎮居民消費水平相比較,兩者的差距依然非常明顯。
2.我國消費水平不斷提升。近幾年,隨著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人們已經可以足不出戶滿足所有日常所需,大到家具家電、小到日常百貨、蔬菜瓜果,所有消費需求基本都可以互聯網平臺實現,這樣便捷的消費方式大大刺激了人們的消費欲望,互聯網信息流通速度快,人們可以通過互聯網了解更多商品資訊,生產商也能更加明確消費者的需求點,加上新型營銷手段層出不窮,消費呈現不斷攀升的趨勢。從每年淘寶“11.11”不斷刷新的成交金額來看,互聯網衍生的消費新形勢,對經濟發展有著強大地促進作用。
3.消費體系及消費環境有待改變。消費群體的年輕化促使消費類型發生改變,在經濟大環境下,房地產行業持續走高,房地產市場消費體系不夠健全,很多年輕人無法承受高昂的房價,缺乏購買能力。很多年輕人的消費觀念也在發生轉變,奉行及時享樂,愿意把大量的金錢投入到服飾、化妝品、個人愛好等快消領域,也導致消費層次的不合理。另外,消費環境依然不容樂觀,市場規劃有待進一步加強。尤其是二級市場的消費者,相較于一級市場的消費者,他們掌握的訊息有限,缺乏商品甄別能力,且消費維權的渠道不完善,他們不知如何保障自身權益,這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部分居民的購買欲望。
4.部分居民消費觀念有待更新。長期以來我國都是高儲蓄國家,大部分居民的消費觀念仍然停留在只為生存型、功能型商品買單,即使經濟收入穩步增長也會將收入的大部分存儲起來,我國居民消費水平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這樣高儲蓄低消費的情況也會影響生產者,使得很多新產品存在推廣困難地情況,影響了我國消費結構的轉型升級。
四、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基礎性作用的策略
刺激居民消費需求,轉變居民消費觀念,促進消費型社會的發展是目前我國宏觀經濟的重要方向。在理解消費對于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從我國實情出發,針對我國消費面臨的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策略,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
1.縮小城鄉經濟差距,提高鄉鎮居民人均收入。在經濟發展的大環境下,我國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經濟收入都呈現逐年上升趨勢,然而從兩者的增長數據分析,農村居民收入增長遠低于城鎮居民。我國農村人口眾多,但消費水平一直處于中低下水平,想要增強他們消費能力與水平,需要對國民收入分配結構進行調整,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擴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縮小城鄉經濟收入水平,擴大消費市場。國家非常重視農村經濟發展,不斷出臺政策幫扶農村經濟,并將其作為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目標,統籌全局經濟規劃,搞好基礎工程,切實做好新農村建設。農民經濟得到切實有效的增長,勢必會大大提高他們的消費能力,活躍農村市場,減少產能過剩的情況,促進經濟進一步發展。農村是一塊待有效開發的消費市場,很多平臺都在嘗試下沉市場,為農村市場提供更多物美價廉的商品,刺激他們消費,加快商品流通速度,達到雙贏的局面。另外,物流業的發展也為農村居民消費提供更為便捷地渠道,讓農村居民有機會購買到更加豐富的商品,滿足他們各種需求,實現消費增長。
2.升級消費結構。隨著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國民經濟收入不斷提高,消費也開始從滿足物質需求轉變為提高物質水平,追求精神文化的享受。人們用于改善生活水平的消費占據消費支出的大頭,城鄉居民的消費結構正從功能型、生存型消費轉變為享受型、發展型消費,這種轉變符合經濟發展的要求,能夠有效促進經濟進一步發展。國家應當正視消費結構的轉變,調整國家方針政策,加深消費結構的轉變,積極構建消費基礎,引導居民合理消費、放心消費。
3.促進消費信貸的完善。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人們的生活因高科技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人們出行,只需要手機即可滿足交通、食宿等各方面需求,這是科技發展帶來的便捷性。個人信用體系的不斷完善,也促進了消費信貸的發展,現在大到購房購車、金融投資,小到個人日常消費都可以通過消費信貸來完成,讓更多年輕人有機會購買房車等大額消費項目。我國的消費信貸發展速度很快,但同時也存在很多亟待改進的問題,首先,國家想要利用消費信貸來刺激消費,就必須完善各個貸款渠道,降低消費貸款風險,保障消費信貸市場的安全有序。很多不正規的放款機構,打造零門檻、低利息的幌子,坑騙涉世未深的大學生和初出茅廬的畢業生,導致很多慘劇發生。其次,國家還應當加強個人征信體系,擴大個人征信的涵蓋面,讓消費者能夠合理利用消費信貸,減少超過償還能力的情況發生。另外,還要完善社會保障制定,健全消費發展配套機制,國家加強對社會養老、醫療等保障措施,讓居民能夠大膽消費,沒有后顧之憂。
4.引導居民合理消費。增強消費是在合理收入范圍內,改變居民消費習慣,鼓勵他們主動消費,提高生活品質,滿足精神文化追求,同時加快貨幣流動,實現資源合理配置,促進經濟健康增長。還要鼓勵居民養成良好消費習慣,不鋪張浪費,消費能力與收入相匹配,理性消費不跟風,不為不文明、違法違規商品買單。在經濟大環境持續低迷的情況下,國家更應當建立良好市場秩序,降低商品價格大幅度波動等情況,通過輿論讓消費者建立信心,引導消費者購買有利于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商品,在增強消費的同時,還能促進社會經濟持續進步。
五、結語
消費是拉動經濟的重要因素,增強消費對于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有利于實現經濟高效平穩發展。國家應當積極引導居民合理消費,改變消費習慣和消費理念,調整消費結構,讓消費更加多元。采取更多措施刺激消費,解決居民消費的后顧之憂。
(作者單位:中共長治市上黨區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