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立平|文
他,身材微胖,耍起太極拳來,一招一式,有習武之人的陰陽相濟,瀟灑飄逸。他,慈眉善目,多么重大的問題,經過他的口中傳遞,總能令人神清氣爽。他就是鋅業三廠副廠長程利軍,2019年度公司勞動模范。
“程廠長,中上清二價鐵超標,咋辦呀?”
“天宇,停止下料!”
“下一步呢?”
“別慌,我一會兒就到。”
一天下午,程利軍正在開會,突然接到工藝指標異常糟糕的報告,他一邊安撫屬下,一邊向浸出工段的二樓急奔。
原來,化驗結果顯示,中上青二價鐵已飆升至0.08 克/升,大大超過歷史最壞記錄。他帶著工段長一槽一槽的查看,最后果斷決定:對所有反應槽做定性實驗,等結果出來再確定下一步方案。
兩個小時后,實驗結果出來,所有反應槽工藝指標均超標。他安排用藥劑由上到下逐槽依序調整,由兩小時定性調整改為20 分鐘一次。同時,又發出指令,凈液工段12 點以后接收到的液體,全部返回浸出,電解工段加強底流排放。晚上20∶26 分,所有反應槽呈現穩定趨勢,22∶15 分,濃密機溢流合格。六個小時后,一場即將爆發的生產事故,通過程利軍教科書式的“力挽狂瀾”,終于風平浪靜。
燒板現象,多年來,一直是行業的老大難。程利軍經過查閱文獻資料,認定系統里的錫是引起鋅皮發亮、電耗增高的誘因。于是,他帶領技術人員圍繞系統中除錫課題,進行攻關。
一周的單機試驗,實驗數據和預期結論基本吻合。后來,在生產中投入應用,這個創新成果不但獲得公司職工創新一等獎,一年還創效30 余萬元。
“固話的工藝規則,大家都覺得毫無挑剔,其實,細節決定成敗,把握不好細節,再好的制度也發揮不了最大功效。”程利軍說。
以前電解工段遇到燒板現象,首先第一反應是排渣,可是,大家沒有注意到,排渣時,無意間渣又返回系統,眼下問題緩解了,可是如此操作為下一步的生產埋下隱患。程利軍經過跟蹤觀察后,當即否決了這種操作行為。他說:“以后,在泵前安裝個排渣系統,既可保證干凈渣排,又不擔心渣重回系統。”簡單一句話,瞬間點醒夢中人。
錯峰用電制度執行了多年,0 點至6點的電價,在一天內最低,這一時段把電流升至最高峰,開足馬力生產,成為常態。可是,每天的7 點至8 點,電價也不高,還可以繼續用高電流生產,增加產能。經過程利軍的點撥,電流最高峰保持到7 點,僅僅一個小時的低電價、高電流生產,一年可為公司創效60 余萬元。
“你去休息,我來炒幾個菜。”在家里,程利軍總是這樣慢聲細語,溫暖著愛人。
2018年之前的7年時間,程利軍在甘肅工作,兼顧不了家庭,總覺得對家庭、對愛人、對兒子有一種深深的愧疚感。
從小學三年級到高中一年級,正是兒子成長學習的關鍵階段,他和兒子在一起的時間,加起來屈指可數。這中間,愛人付出了多少,犧牲了多少,孩子缺少什么,他都記在心里。
2017年愛人因車禍住院,程利軍聞訊后心急如焚,怎奈相隔千里,不能插翅遠飛。等他回家后,已經是第三天。他心里涌動著多少思妻情,心疼淚,也只能用行動加倍補償,真應了“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不管工作多么重要,只要程廠長說出來,我都有一種春風拂面的感覺,覺得只有干好工作,才不辜負領導的期望。”工藝員張蕊說。